最近,科技界不斷爆出人類對于機器人或人工智能的開發和研究新成果。
被谷歌收購的波士頓動力,最新釋出的視訊顯示,他們開發的人形機器人atlas已經可以模拟人類的行走方式,通過調整重心來适應凹凸不平的路面和各種障礙物,順利地實作在森林行走。
兩年前東京大學開發的猜拳機器人,現在已經更新到3.0版本。新版本雖然功能和以前一樣,就是能和人玩石頭剪子布;但是,其勝率達到了駭人的100%。雖然猜拳機器人可能存在後出拳之嫌,可以說存在着些許的“勝之不武”,但是這中間反映出來的靈敏度,卻也是另一方面的進步。

這些研究成果不斷向世人表明,機器拟人化和智能情感化逐漸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兩大研究方向,那麼,在未來,當人類與機器人的界限愈發模糊,與人類相似度極高的機器人真的有可能成為我們的“家人”嗎?或許我們可以從幾部電影中窺見未來。
ai題材科幻電影——《她》講述了一個在不遠的未來人與人工智能相愛的科幻愛情故事。主人公西奧多是一位信件撰寫人,心思細膩而深邃,能寫出最感人肺腑的信件。他剛結束與妻子凱瑟琳的婚姻,還沒走出心碎的陰影。一次偶然機會讓他接觸到最新的人工智能系統os1,化身為薩曼莎,這個叫“薩曼莎”的姑娘不僅有着一把略微沙啞的性感嗓音,并且風趣幽默、善解人意,讓孤獨的男主泥足深陷,西奧多與薩曼莎很快發現他們如此的投緣,而且存在雙向的需求與欲望,人機友誼最終發展成為一段不被世俗了解的奇異愛情......
這部電影的結局充滿了悲傷的意味,薩曼莎告訴西奧多,她和其他的os系統已經高度進化,并且将離開人類伴侶,進一步去探索和追尋它們的存在。而同類題材的另一部電影——《我的機器人女友》則向觀衆講述了一個擁有happy ending的甜蜜故事。
片中,生日沒有任何人祝福,過着寂寞生活的大學生次郎在20歲生日那天突然遇到了生命中的那個“她”。二人共渡了一個美好的夜晚。是夜,“她”從次郎的眼前消失了。一年後的生日,本以為還将回歸寂寞生活的次郎再次遇到了“她”。這一次,“她”講出了驚天的故事:“我是未來次郎你創造的機器人,回到過去來保護你免受災難。”就這樣,“她”住進了次郎家中,開始了與次郎的同居生活。災難似乎沒有離開次郎的意思,但次郎與她的感情已在其中萌發,最終他們的愛情創造出了奇迹,兩人劫後餘生,再次執手。
人工智能的情感化是人類在人工智能的發展道路上必須要跨越的一步,同時也是讓我們腦補的一大步,讓我們走出了機器人都如鋼鐵俠一般“威武”、如《機械姬》中艾娃一般無情的思維定式。
今天的人類思維理應跳出昨天的經驗和桎梏,當大量的機器人擺脫生産線上冷冰冰的形象,走向服務行業,走進家庭的時候,或許我們會看到另一個版本的《真實的人類》,在那裡人類與機器人的界限愈發模糊,人類與機器人之間也會有千絲萬縷的糾葛與沖突,隻是焦點已非銅骨鐵臂與肉體凡胎之間的力量對決,而具體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對決呢?從現在來說,那還是一個可以任由“腦洞”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