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許廣平:陪伴魯迅十年,卻隻是“同居”關系,為何至死沒有名分?01 時代命也02 師生結緣03 一生柔情結語

作者:絕易塵

民國時期,伴随着五四運動帶來的文化革新風潮的興起,廣大女性也開始接受教育,其中不乏才華橫溢,對社會産生了巨大影響力者,被尊稱為先生。

宋慶齡先生,中華民國國母,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享有崇高的國際威望。

楊绛先生,中國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通曉多國語言,著作等身,固守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淡泊與堅韌。

林徽因先生,中國著名建築師、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為中國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許廣平:陪伴魯迅十年,卻隻是“同居”關系,為何至死沒有名分?01 時代命也02 師生結緣03 一生柔情結語

張充和先生,在哈佛、耶魯等大學傳授書法和昆曲,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默默耕耘一生,被譽為民國閨秀,“最後的才女”。

上面列出的這幾位先生,有的從政,有的治學,都是在各自領域内聲名顯赫的新時代女性。

還有一位先生,與她們相比算是默默無聞,縱觀她的一生,與另一個偉大的人物——魯迅先生緊密聯系在一起,她就是許廣平。

許廣平,出生在近代廣州第一名門許氏家族,堪稱兩粵頂級名媛,祖父許應骙,官至禮部尚書、閩浙總督,權傾一時,深得慈禧太後賞識。

堂兄弟許崇灏、許崇智,并稱“辛亥雙雄”,掌控粵軍兵權,還是黃埔軍校的創辦元老。

許廣平:陪伴魯迅十年,卻隻是“同居”關系,為何至死沒有名分?01 時代命也02 師生結緣03 一生柔情結語

可惜許廣平的父親是庶出,在家族中并沒有很高的地位,加上許廣平出生時尿遺母腹,被認為是不祥之人,剛落地沒幾天,竟然就被許配給鄉間土财主家做童養媳。

早在許廣平年幼之時,骨子裡的拒絕世俗、渴望自由的個性已經有所凸顯。

她不僅拒絕了當時普遍存在的女性裹腳,還強烈要求與家中男性一起入學讀書,拒絕童養媳的包辦婚姻。

幸好許廣平天資聰穎,逐漸赢得家族叔伯和兄長的賞識,1917年家族分财産,許廣平得到了唐伯虎字畫真迹,賣得一筆錢,得以接濟家用。

同時在家族兄弟的幫助下,順利解除了包辦婚約,獲得自由身。

許廣平:陪伴魯迅十年,卻隻是“同居”關系,為何至死沒有名分?01 時代命也02 師生結緣03 一生柔情結語

後來,許廣平用那筆錢作為學費,考進了北京女子師範學校國文系,她在這裡遇到了自己的導師,也是日後陪伴一生的人——魯迅先生。

1923年,許廣平正式入讀國文系,25歲的她,每個星期的小說史講讀課,都會提前到。

那一年的魯迅,42歲,每周都會穿着破舊的長袍,到女師大去講一個小時的小說史,在這裡兼職的他,就這樣與許廣平相遇了。

許廣平最初對魯迅的印象,她自己是這麼描述的:“他看起來完全是普通中年男人,丢進人堆絕對發現不了的那種,但一走上講台那氣勢就完全不同了……講台上的他,面色灰暗,配上常穿的一身長袍,看起來就像夜光杯一樣,顔色雖暗但光芒内斂,一開口講課就宛如鮮紅的葡萄酒倒進了夜光杯裡,令人心曠神怡,頓覺整個課堂都亮堂了許多。”

造化弄人,在兩人相遇之前,他們都各自經曆過一段失敗的感情。

許廣平:陪伴魯迅十年,卻隻是“同居”關系,為何至死沒有名分?01 時代命也02 師生結緣03 一生柔情結語

許廣平進學校不久,就結識了同在學校學習的一位老鄉李小輝,這個勤學好進的青年赢得了許廣平的好感,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李小輝感染熱病早逝,許廣平的第一段戀情就此夭折。

而魯迅則被母親安排了包辦婚姻,娶了農家出身的朱安,婚後沒幾天魯迅就離家出走,一輩子也沒和朱安有過夫妻之實。

甚至他還公開說,自己這段婚姻根本沒有感情成分,隻是因為不想讓母親失望。

1925年,許廣平被開除,她給魯迅寫了一封信,傾訴心中的郁悶,談論時事。

沒想到魯迅很快回信了,他也注意到這個經常坐在自己的課堂第一排,目不轉睛的小女生,還大膽和自己讨論起時事格局。

許廣平:陪伴魯迅十年,卻隻是“同居”關系,為何至死沒有名分?01 時代命也02 師生結緣03 一生柔情結語

第一次寫信後一個月左右時間,端午節到了,魯迅邀請了幾位學生去自己家小聚,其中就有許廣平,她第一次走進魯迅的書房,形容這裡“充滿奇幻色彩”。

那天聚會,魯迅多喝了幾杯,開懷大笑,暢談古今,那新派文壇領袖的灑脫豁達之色盡顯,深深吸引了在座的許廣平。

他們的感情就在這裡起步,很快許廣平又寫信了,然後魯迅很快回複,一寫就是十年。

兩人的上百封書信,全部被收錄在《兩地書》。誰也沒有想到,那個以筆為刀,抨擊時局,強硬倔強的魯迅,竟然也會寫出溫柔似水的情書:

“我寄你的信,總要送往郵局,不喜歡放在街邊的綠色郵筒中,我總疑心那裡會慢一點。”

許廣平:陪伴魯迅十年,卻隻是“同居”關系,為何至死沒有名分?01 時代命也02 師生結緣03 一生柔情結語

這時的中國,軍閥混戰,時局動蕩,許廣平屢遭迫害,她的堅持和勇氣,也引起了魯迅心中的震蕩。

畢竟名義上自己已經是有婦之夫,許廣平又是自己的學生,魯迅對這段已經近乎公開的愛情,依然是躊躇萬分。

後來,許廣平主動向魯迅伸出自己的手,終于也讓魯迅釋懷,接受了雙方的戀情。

在那個年代,這對師生戀引發了社會上的巨大争議,縱然是魯迅這樣威望極高的文壇領袖,也不免對外界的議論感到惶恐不安,隻能小心翼翼地維護許廣平。

“四·一二”政變爆發後,魯迅輾轉到了上海,許廣平不顧家人的阻攔,也跟了過去,這一次是真的在一起了。

許廣平:陪伴魯迅十年,卻隻是“同居”關系,為何至死沒有名分?01 時代命也02 師生結緣03 一生柔情結語

許廣平不再出去工作,心甘情願地做魯迅身後的女人,幫他操持家務、編輯稿件、整理資料,魯迅有了她的支援,也專心于革命事業和寫作。

曾經網上流行一種說法,許廣平自從跟了魯迅,就失去了曾經的新時代知識女性的風采,成了一個居家相夫教子的老媽子。

魯迅的吃飯習慣非常特殊,必須一個人吃,曾經在北京生活的他,對日常餐飲的要求還很高,菜式必須具備北方特色,還要營養健康。

魯迅這樣的公衆人物,平時來拜訪學習的學生和朋友自然很多,每次許廣平都要準備七八個不同的菜,滿滿一桌,這對從小出身富貴之家的她而言,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他倆後來還有了兒子,許廣平得在做家務的同時帶孩子,還得幫魯迅整理稿件,做編輯工作,負擔之重可想而知。

許廣平:陪伴魯迅十年,卻隻是“同居”關系,為何至死沒有名分?01 時代命也02 師生結緣03 一生柔情結語

其實客觀地說,做偉人身邊的女人,本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從古至今皆是如此,換個角度,魯迅其實也在生活中,盡可能地照顧到了許廣平。

其實魯迅一直想着與原配朱安離婚,跟許廣平正式領證,可是又擔心朱安生活無着落,魯迅隻能一直拖着,内心對許廣平也是愧疚不已。

但是除了那張結婚證,魯迅确實盡力給到許廣平能給的:他一有閑暇時間,就跟許廣平一起研讀諸多世界名著,并教她翻譯《資本論》等。

兩人出去看電影,魯迅都是買最好的座位,因為許廣平視力不好;許廣平想要出去做事,魯迅會第一時間發動自己的人脈關系協助……

許廣平将自己的青春,盡數奉獻給了魯迅,魯迅心中何嘗不明白?一直到彌留之際,魯迅還叮囑許廣平不要再挂念自己,尋找新生活要緊。

許廣平:陪伴魯迅十年,卻隻是“同居”關系,為何至死沒有名分?01 時代命也02 師生結緣03 一生柔情結語

可是許廣平感受到魯迅的愛,又怎麼可能忘了他重新開始?

觀其一生,最後的時光依然獻給了魯迅:全力搜集、整理、出版魯迅的著作,撰寫紀念魯迅的文章,出版魯迅個人傳記。

朱安是許廣平一直感到虧欠的人,魯迅生前雖然沒有與朱安有過夫妻之實,卻也一直尊重朱安,自願贍養她,每個月都會給幾百塊的生活費,供朱安和老母親使用,要知道那時候哪怕是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普通勞工一個月工資也就二三十塊。

魯迅和許廣平同居後,朱安的角色就很尴尬了,很多人是以為她打抱不平,她卻表示了了解:“大先生不是薄情的人,他不會不管我的。”

魯迅逝世後,贍養朱安的重擔被許廣平接了過來,盡管那時候許廣平母子自己的生活也很艱難,卻從不抛棄朱安,是以朱安直到臨終,依然跟人說着許廣平的好。

許廣平:陪伴魯迅十年,卻隻是“同居”關系,為何至死沒有名分?01 時代命也02 師生結緣03 一生柔情結語

朱安的一生是個悲劇,是封建時代包辦婚姻的犧牲品,換個角度,遇上許廣平,也算是朱安僅存的一點生活慰藉。

魯迅死後,許廣平剩餘的時光依然圍繞着他。

1942年,日軍上海憲兵司令部開始大肆搜捕滬上抗戰文人,首當其沖的便是魯迅遺孀許廣平。

許廣平在獄中經曆了日軍酷刑折磨,消息傳出後,輿論大嘩,魯迅生前好友内山完造等紛紛出面營救,才讓她幸免于難。

1968年,許廣平舊病複發,不幸逝世。

許廣平:陪伴魯迅十年,卻隻是“同居”關系,為何至死沒有名分?01 時代命也02 師生結緣03 一生柔情結語

許廣平為了魯迅,奮鬥到生命最後一刻。

說起來,許廣平和魯迅,這對甚至沒有領證的夫妻,卻是真正實作了相濡以沫一生的願景。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魯迅,一位針砭時弊,鐵骨铮铮的時代巨人;許廣平,一個骨子裡透着叛逆和青春的新派知識女性。為何他們走到一起後,彼此變得溫柔似水,生死相依?

可能就像很多人講的,他倆互相欣賞,在舊時代找到了彼此的志同道合,共同的精神追求,是以才相伴一生。

其實我倒是覺得這兩人符合那句話:真正的愛情,是你很好,我也不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