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中國理工學院(CAAI)聯合主辦、中國傳媒大學協辦的"新浪新聞"在杭州圓滿落幕的2021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大會(GAITC 2021)"發展與挑戰"知識媒體論壇。會上,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陳長峰發表了題為"資料、資料主義與傳播變革"的主題演講。

陳長峰發表主旨演講。
"人類的新神不是神,而是資料。陳長峰介紹,大資料、人工智能、移動網際網路是影響新聞傳播最深遠的三項技術,也被稱為未來世界百年技術的影響。這三項技術給傳播領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帶動了數字新聞傳播産業的轉型,從最初的資訊和資訊連接配接,逐漸更新到虛拟空間和物質空間的連接配接,以及現階段的生物資訊和計算資訊連接配接。
目前,資料和智能技術在通信領域的應用主要展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資料挖掘和分析、自動化内容制作、新聞/資訊的算法分發、使用者輔助/社交機器人、智能事實核查。"資料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基本素養,"她說。
資料不僅對新聞傳播領域,而且對其他領域都有重大影響。2013年,《紐約時報》的評論首次提出了"資料主義"的概念,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陳長峰認為,在資訊經濟時代,資料已經取代工業時代的煤炭、鐵礦石和石油成為新的資源和核心競争力。
"如果資料主義成功地征服了世界,那麼當一切都被資料化時,人類會發生什麼?"她認為,一旦權限從人轉移到算法,人文主義可能會變得無關緊要。"我們必須向系統證明我們仍然有價值。價值不在于擁有經驗,而在于将其轉化為免費的資料流。"
"當我們繼續開發人工智能時,往往是利益優先,我們必須警惕缺乏道德,基于價值觀的發展,這是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我們發展智能,資料科學,堅持正确的價值觀。陳長風總結道。(張明陽)
來源:中國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