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日甲午海戰失敗,迷霧重重,一個世紀以來學者找到什麼答案?引子慈禧過生日挪用海軍軍費的說法北洋水師組建時的壯大黃海大戰的實際情況對丁汝昌海戰指揮能力的質疑李鴻章的終結責任

作者:雜談人物

(頭條号:雜談人物)

中日甲午海戰失敗,迷霧重重,一個世紀以來學者找到什麼答案?引子慈禧過生日挪用海軍軍費的說法北洋水師組建時的壯大黃海大戰的實際情況對丁汝昌海戰指揮能力的質疑李鴻章的終結責任

黃海

120多年前,中日黃海大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不僅輸了,而且輸的很慘,為什麼輸給日本呢,究竟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了,一個多世紀以來,許多學者和曆史學家在尋找答案。當年甲午海戰到底有哪些迷案呢,還真是迷霧重重,懸案疊起。

一說是,甲午海戰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腐敗,慈禧太後生日挪用了海軍軍費了,有的學者認為,慈禧太後過生日,重新修建頤和園,挪用海軍軍費3000餘萬兩,曆史上有“黃海變昆明”的說法,意思是應該花在黃海海軍那裡的錢,竟然花在重修頤和園的昆明湖了,但是有的學者考察,當時慈禧太後過生日,隻是挪用海軍軍費600萬兩。雖然對黃海大戰有責任,但不是全盤責任。而在彼國日本,為了發展海軍,上至天皇,下至老百姓,節衣縮食,本來日本當時經濟沒有大清發達,人家愣是偷偷把海軍力量超過大清。雖然當時大清北洋水師有鎮遠和定遠兩艘世界級别巨無霸戰艦。

中日甲午海戰失敗,迷霧重重,一個世紀以來學者找到什麼答案?引子慈禧過生日挪用海軍軍費的說法北洋水師組建時的壯大黃海大戰的實際情況對丁汝昌海戰指揮能力的質疑李鴻章的終結責任

頤和園

李鴻章作為滿清當時的首席大臣,在當時自我天國上朝的清朝,能夠清醒認識清國地位的也就李鴻章,組建大清海軍,确實是睜眼看世界第一人,首先有了現代海權意識,

但是甲午海戰的失敗了,從各方面的資料看,李鴻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大清1875年組建水師時排水量是27000噸,而日本1890年的排水量才是17000噸。當日本經過幾年的偷偷發展,到了甲午海戰1894年,日本排水量達到72000噸,大清1894年排水量才是40000噸,日本差不多是大清的兩倍。

中日甲午海戰失敗,迷霧重重,一個世紀以來學者找到什麼答案?引子慈禧過生日挪用海軍軍費的說法北洋水師組建時的壯大黃海大戰的實際情況對丁汝昌海戰指揮能力的質疑李鴻章的終結責任

北洋水師戰艦

其次還有,李鴻昌為了把北洋水師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自己的老鄉淮軍将領丁汝昌,用為北洋水師提督,而丁汝昌是陸軍出身,(頭條号:雜談人物)是安徽廬州人,比較老實可靠。不太懂海戰,當然我對戰争體裁故事不太懂,簡單說說而已,當時丁汝昌不太懂海軍陣法,導緻失敗的原因之一。當時的陣型決定是由軍艦的艦載大炮決定,大清的是前置大炮,日本是側置大炮。是以日本的一字型陣型,把大清雁翎型陣型打敗。陣型的優劣有的學者認為是黃海大戰失敗的原因?

我們從黃海大戰說起吧,1894年9月17日,上午,北洋艦隊護送4000名官兵到北韓,也就是返航過程中,在黃海沙灘與旅順大連港中間的大東溝遭遇了,水師提督丁汝昌馬上召開各艦管帶布置作戰方案,令兩艘巨無霸戰艦定遠和鎮遠艦突出靠前,因為這兩艘軍艦甲闆是世界海軍戰艦裡面是最厚的,一般的炮彈貫穿不了,其餘戰艦,擺在定遠和鎮遠艦兩側一前一後,就做雁翎陣型。這是由北洋水師的前置型艦載炮決定的,屬于正面攻擊。

中日甲午海戰失敗,迷霧重重,一個世紀以來學者找到什麼答案?引子慈禧過生日挪用海軍軍費的說法北洋水師組建時的壯大黃海大戰的實際情況對丁汝昌海戰指揮能力的質疑李鴻章的終結責任

日本水師戰艦

日本戰艦是一字擺開,中間是旗艦松島号,這是因為日本戰艦炮位在側面,屬于側攻型陣型,日本吉野艦在最左側,是遊擊隊旗艦,決戰開始,日本一分鐘能連發三四枚炮彈,而北洋水師五六分鐘才能發出一枚,雖然北洋水師一枚炮彈是比日本攻擊力強很多,但是,北洋水師沒有日本攻擊周期短。(頭條号:雜談人物)是以受到很大限制,就這情況,隻帶寥寥數枚炮彈,有效攻擊屢又不高。

開戰半個小時。日本吉野艦帶領其他三艘戰艦從側面迂回,擊沉了北洋艦隊的超勇艦,随後楊威艦也中炮起火,很快沉沒,後吉野艦等四艦穿插到後面,北洋水師陣型馬上大亂,在後來的交戰中,日本水師擊沉北洋水師五艘戰艦。北洋水師徹底被打敗。

中日甲午海戰失敗,迷霧重重,一個世紀以來學者找到什麼答案?引子慈禧過生日挪用海軍軍費的說法北洋水師組建時的壯大黃海大戰的實際情況對丁汝昌海戰指揮能力的質疑李鴻章的終結責任

黃海地圖

黃海大戰的失敗,人們當時質疑丁汝昌不懂海戰,布置陣型不行,也有學者認為。丁汝昌的陣型是由船載炮決定,陣型沒錯,是攻擊頻率太低,日本連續攻擊,北洋水師連還手之力和機會都沒有,是失敗的根本原因,區區幾枚炮彈,命中率低,隻要能命中,一枚炮彈就差不多能擊沉一艘日本戰艦,但是幾發打完就剩挨打了,船載炮型決定了北洋水師的失敗。沒有炮彈确實是當時的實際情況,怎麼回事呢?

甲午海戰,北洋水師炮彈不足是千真萬确的存在,有人說,資金不足沒有購置炮彈,軍費被慈禧太後挪用過生日,重修頤和園用了。其實解密曆史檔案,不是這樣的,當時海軍有炮彈不是在船上。炮彈全都堆在威海衛和旅順軍港倉庫裡面。那麼為什麼不随船帶呢?(頭條号:雜談人物)大戰在即,軍備未齊,究竟是誰的責任呢,理所當然是水師提督丁汝昌的。其實丁汝昌雖然不太懂海戰,但是對于甲午海戰早有心裡準備,但是海戰備戰不足,丁汝昌責無旁貸,這要請示頂頭上司李鴻昌,因為丁汝昌對于李鴻章的尊敬言聽計從。

中日甲午海戰失敗,迷霧重重,一個世紀以來學者找到什麼答案?引子慈禧過生日挪用海軍軍費的說法北洋水師組建時的壯大黃海大戰的實際情況對丁汝昌海戰指揮能力的質疑李鴻章的終結責任

李鴻章

看看李鴻章是怎麼想的?李鴻章認為北洋水師打不過日本水師,但是認為隻要保證北洋水師的實力存在,(頭條号:雜談人物)日本艦隊就不敢橫行無忌地在中國近海行動,更不敢運兵到天津大沽口登陸去打北京,基于這種作戰思想,李鴻章的意思就是能不打就盡量不打,為了避免開戰,特别囑咐丁汝昌出海盡量少帶彈藥,以免引起日本方面的誤會,這是丁汝昌備戰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以丁汝昌在李鴻章的授意下備戰不足。

丁汝昌為什麼不懂變通,我們前面說了,丁汝昌對李鴻章有知遇之恩,老鄉,上司,無條件服從。豈不知國之重器,示于人是屈對方之兵,如果對方不屈,完全可以運用,也許丁汝昌自殺的原因,是恥于為水師提督,為自己愚忠的行為诠釋吧。

也就在沒有彈藥的情況下,鄧世昌定遠艦撞向日本吉野艦的萬般無奈。(頭條号:雜談人物)甲午海戰的失敗對于後世影響巨大,雖然百年之後,國人無不為之痛惜。

甲午海戰的失敗,為日本侵華提供了曆史基礎,一是窺察到國力,二是戰後賠款得到了物質基礎。

甲午海戰決定了中國半個世紀的命運,影響深遠。

(圖檔均來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