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四軍淞滬支隊:建軍于上海浦東,最終發展為第20軍第178團

1944年8月,數十名日軍離開了上海周浦,然後前往新場去清剿當地的抗日武裝。這股鬼子極其驕橫,而且無惡不作,一路上不知道禍害了多少村民。不過,途經朱家店的時候,密集的彈雨突然淹沒了這支隊伍。最終,共有34名日軍一命嗚呼。至于本文,我要重點介紹下這些日本鬼子的克星—新四軍浦東支隊!

新四軍淞滬支隊:建軍于上海浦東,最終發展為第20軍第178團

提到新四軍浦東支隊,首先要從江蘇常州人朱亞民開始說起。朱亞民,他于1916年出生于江蘇常州。由于家境貧寒,他不到15歲就來到了上海,然後一直在一家印刷廠做工。1936年,他來到了香港,随後一直積極參加由我黨組織的一些勞工運動。1938年,他因表現突出光榮入黨。1940年5月,他受我黨派遣回到了上海浦東。

此時的上海,早已全境淪陷。日軍占據着上海市區和郊區的一些城鎮,僞軍占據着農村地區的一些中小集鎮。隸屬于軍委會軍統局的忠義救國軍,主要分布在浦東沿海地區。日僞頑犬牙交錯,而且,日軍還構築了上百公裡長的竹籬笆,一直嚴密管控着浦東地區。是以,由我黨上司的抗日武裝要想在浦東立足,實在是極其艱難。

新四軍淞滬支隊:建軍于上海浦東,最終發展為第20軍第178團

1940年,我黨在浦東已經組建了一些抗日武裝,主要包括以連柏生為首的第三戰區淞滬遊擊隊第5支隊,還有以朱人俊為首的僞第13師一部。這兩支部隊都有數百人,而且都以上海人為主。其中,連柏生的第5支隊下轄多個大隊,朱亞民因作戰勇敢,是以很快升任為第一大隊政治指導員,不久改為第五大隊副大隊長。

1942年,由我黨上司的這些抗日武裝大多南渡杭州灣,去浙東開辟新的抗日根據地。據統計,南下大軍共有近千人,隻有少數指戰員繼續留在浦東,繼續堅持抗日鬥争。這既是抗日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應對日僞軍的重兵圍剿,盡可能地儲存部分抗日力量。朱亞民雖有萬般不舍,但是他作為一名黨員,還是執行了南下的指令。

新四軍淞滬支隊:建軍于上海浦東,最終發展為第20軍第178團

同年9月,考慮到浦東急缺抗日武裝,浙東區黨委将朱亞民派回了浦東。他率領一支隻有12名指戰員的短槍隊,沿用第5支隊的番号,重新在浦東堅持遊擊戰争。聽說他回來了,當地百姓都特别高興,紛紛加入了這支英雄部隊。到了年底,新第5支隊已經發展到30多人。但是由于敵衆我寡,這支隊伍隻能分散栖居于田野中。

浦東大團有個惡霸,他名叫韓鴻生。他各種讨好日本人,并且是以出任為當地的僞維持會會長。此人民憤極大,是以朱亞民決定率先向他開刀。一天晚上,朱亞民派出了一支小分隊。這些戰士化裝成僞“清鄉”人員,大搖大擺地闖進了這個漢奸的家中。他們挾持了韓鴻生,然後趁亂擊斃了他。從此,新第5支隊威震整個浦東。

新四軍淞滬支隊:建軍于上海浦東,最終發展為第20軍第178團

1943年初,新第5支隊在浦東鶴沙一次就擊斃了13名罪大惡極的漢奸和惡霸。他們在當地百姓的配合下,神出鬼沒于浦東的港灣、河道、田野之間,屢屢伏擊或者偷襲日僞軍的小股部隊。一天晚上,朱亞民帶着幾十名戰士突襲了駐紮在浦東新場的一支僞軍中隊。我軍兵不血刃,不到半天時間就活捉了近百名正在睡覺的僞軍。

到了1944年,這支部隊已經發展到近200人,加上周邊的一些地方部隊,全軍已經擴至300餘人。這支隊伍先是被命名為新四軍浦東支隊,又在1944年11月被改編為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淞滬支隊。這個支隊由朱亞民擔任支隊長,姜傑和陳偉達先後擔任過支隊政委,曾平擔任過支隊政治處主任,張席珍任過副支隊長兼參謀長。

新四軍淞滬支隊:建軍于上海浦東,最終發展為第20軍第178團

1944年8月,朱亞民率部發動了朱家店伏擊戰。在這場戰鬥中,約有50名日軍途經朱家店(現在的浦東新區六竈鎮會龍村)去新場清剿當地的抗日武裝。在朱家店以南的一座石橋附近,這股鬼子遭到了我軍上百人的伏擊。密集的彈雨很快淹沒了這群禽獸,最終,我軍一共打死了34名日軍。至于日軍,隻有十幾個人逃了出去。

日軍自從占領浦東以來,一直趾高氣揚,不可一世,他們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大的打擊。是以朱家店一戰,對日僞軍震動很大。從此,日軍再也不敢派出小部隊下鄉掃蕩,一些僞軍也主動向我軍示好。這一戰,打出了新四軍淞滬支隊的赫赫威名。建國以後,總參謀部和軍事科學院将這個優秀“進攻戰例”寫進了教材。

新四軍淞滬支隊:建軍于上海浦東,最終發展為第20軍第178團

1945年1月,一架美機在浦東轟炸日軍的時候不幸被日軍擊落了,美國飛行員托勒特跳傘後落在了周浦附近。朱亞民聞訊以後,立刻指揮短槍隊将他救了出來。随後,我軍曆經艱險和曲折,終于将他送到浙東抗日根據地。最終,他安全回到了大後方基地。幾十年後上映的電影《一個美國飛行員》,就是以該事件為原型拍攝。

到了抗戰結束前,新四軍淞滬支隊已經由三個主力中隊擴編為三個主力大隊。1945年上半年,朱亞民和陳偉達率領這個支隊的主力部隊殺入了浦西。副支隊長張席珍等人率領部分指戰員,繼續在浦東堅持遊擊戰争。抗戰結束以後,淞滬支隊已經發展到了1000多人。同年10月,這支隊伍和新四軍浙東縱隊的其他部隊勝利會師。

新四軍淞滬支隊:建軍于上海浦東,最終發展為第20軍第178團

會師以後,新四軍淞滬支隊被改編為新四軍蘇浙軍區第二縱隊(原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第一支隊。1945年11月,原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一路北上,接着來到了華中解放區。在蘇北的漣水,原新四軍浙東縱隊被改編為新四軍津浦前線野戰軍第一縱隊第三旅。其第一支隊和第五支隊被合編為第三旅第七團,由謝忠良任團長。

部隊北上以前,朱亞民因傷離開了部隊,副手張席珍升為第一支隊支隊長。同時,陳偉達任支隊政委,舒予望任副支隊長,陳長勝任參謀長,顧複生任政治處主任。據統計,新四軍淞滬支隊在抗戰期間一共殲滅了不下1500名日僞軍。同時,其自身也損失了幾百名指戰員。被改編為第七團以前,該部已經發展到1300人以上。

新四軍淞滬支隊:建軍于上海浦東,最終發展為第20軍第178團

這支部隊在漣水被改編為新四軍第一縱隊第三旅第七團,由謝忠良擔任團長,邱相田擔任政委,張席珍擔任副團長,顧複生擔任副政委,曾阿缪擔任參謀長,汪志華擔任政治處主任。至于這支部隊的創始人朱亞民,非常遺憾的是,他在傷愈以後一直未能回到自己的老部隊。姜傑和陳偉達等人,他們也相繼離開了自己的老部隊。

在解放戰争中,第七團先後參加了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這支部隊南征北戰,立功無數。1949年,以葉飛為司令員的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被改編為第三野戰軍第20軍。原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被改編為第20軍第60師,原新四軍淞滬支隊被改為第20軍第60師第178團。

新四軍淞滬支隊:建軍于上海浦東,最終發展為第20軍第178團

朱亞民

1950年,這支部隊在軍長張翼翔、師長彭飛、團長王榮桂的率領下,參加了抗美援朝戰争。第178團在長津湖戰役中拼死堵住了一千多名美軍,經過十幾天的激戰,這個英雄團已經損失過半,可戰鬥人員僅剩下了5個步兵連。但是,該部仍在奮力追殲逃敵。這個團在第五次戰役中,以一個火箭筒連一戰就擊毀了20多輛坦克。

在抗美援朝中,第178團戰功赫赫,湧現出了大批戰鬥英雄和烈士,例如:戰士程九齡,他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了“孤膽英雄”稱号;班長任玉祥,他壯烈犧牲,榮立一等功、獲得了二級模範稱号;第二營營長陶妙根,他在第五次戰役第三階段的華川阻擊戰中壯烈犧牲;戰士潘澤民,他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了“反戰車英雄”稱号……

新四軍淞滬支隊:建軍于上海浦東,最終發展為第20軍第178團

陳偉達

1952年,第178團離開北韓戰場,然後回到了國内。1955年,這支部隊參加了著名的一江山島戰役。第178團的全體指戰員和第180團的一個營,它們作為這場戰役的主力,均表現頑強。在海軍和空軍等兄弟部隊的配合下,這兩支部隊不到半天時間就解放了一江山島,殲敵1000多人。 主席贊曰:一江山島登陸戰,打得很好!

戰後,這支部隊長期駐紮在浙江境内。1975年,第20軍第60師第178團移防河南,駐紮在信陽的明港。後來,這支部隊被編入了我軍的一個數字化機步旅。截至目前,我們可以從第83集團軍某合成旅找到這支部隊的一些餘脈。新四軍浦東支隊-新四軍淞滬支隊,它們雖然都已經退出了曆史舞台,但是其功勳和威名将永垂不朽!

新四軍淞滬支隊:建軍于上海浦東,最終發展為第20軍第178團

謝忠良

據統計,新四軍浦東支隊/淞滬支隊和其衍生部隊,在建國以後出了許多開國功臣。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朱亞民,未授銜,原蘇州市市長;姜傑,未授銜,原上海市老閘區區長;陳偉達,未授銜,原中央政法委副書記;邱相田,開國少将,原裝甲兵副政委兼任政治部主任;謝忠良,1961年晉升為少将,原江西省軍區副司令員。

還有:顧複生,未授銜,原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毛張苗,中校軍銜,原第20軍第60師師長;戚慶連,開國上校,原浙江省軍區溫州軍分區司令;楊明德,原中國科學器材公司總經理;張錫祚,上校軍銜,原第29軍第86師政委;曾阿缪,開國大校,原福建省軍區南平軍分區副司令;汪志華,大校軍銜,原國防科委後勤部副政委……

新四軍淞滬支隊:建軍于上海浦東,最終發展為第20軍第178團

邱相田

由于篇幅有限,我暫且隻列舉其中的部分烈士:張席珍,原新四軍淞滬支隊副支隊長、支隊長;曾平,原新四軍淞滬支隊政治處主任;徐學文,原新四軍淞滬支隊某部中隊長;徐黎,原新四軍淞滬支隊某部中隊長;陶妙根,原新四軍淞滬支隊老兵、志願軍第178團二營營長;蔡金松,原新四軍淞滬支隊戰士,犧牲于1945年……

本文主要參考了以下資料:我與浦東抗日遊擊戰:憶淞滬支隊逐鹿浦江兩岸(朱亞民)、上海地方志、二十軍軍史、葉飛回憶錄、浙東抗日根據地史、浦東抗日遊擊隊始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戰史、譚啟龍回憶錄、解放一江山島勝利四十周年紀念集、戰鬥在大上海的近郊一憶新四軍淞滬支隊……如有纰漏,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