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導演請指教》畢志飛被群嘲,梁龍被暫停,綜藝屬性倒是明确

11月7日,《導演請指教》第1期的下集已經可以正版視訊平台觀看。在這一期當中,梁龍導演的《瘋狂外星人》對戰畢志飛導演的《新小城之春》。最終,梁龍的作品播放中途,被暫停,因為大衆投票已經低于120。畢志飛導演的作品播放完畢之後,也引發了“群嘲”,基本上沒人幫老畢說話。這應該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做綜藝嘛,必然如此。不能強求一檔綜藝節目,呈現多大的文藝屬性。

《導演請指教》畢志飛被群嘲,梁龍被暫停,綜藝屬性倒是明确

梁龍的《瘋狂外星人》被暫停,讓我這個網絡觀衆看得有點“如鲠在喉”。主要原因是,這個短片,前邊播放的内容,都是蓄勢,都是鋪墊,要呈現導演水準和編劇水準的,肯定是最後那一番,甚至于是最後那一個鏡頭。被暫停的位置,應該是這個短片真正要進入為最後一番做最後沖刺的位置。騰訊視訊方面,還是應該把梁龍的《瘋狂外星人》完整版放出來才好。

當然,這可能就是節目組做綜藝的高明之處,就是要形成争議,形成話題。對于這次暫停,我感覺,節目組想要的效果是,批評現場的觀衆沒有品位,這麼值得期待的作品,怎麼就給暫停了呢。從網絡觀衆的角度講,一個故事聽一半,被暫停了,按下暫停鍵的,都是大惡人。現場觀衆,顯然充當了惡人的角色。是以,我為現場的這群青年女性觀衆們捏把汗啊。但是,我不主張批評觀衆,如何低端啊,如何不懂行啊。更不主張對現場“影評人”的說法進行解讀或者回應——他們說的,沒有多大意義,都是為了引發争議和讨論做蓄勢的,綜藝效果罷了。

《導演請指教》畢志飛被群嘲,梁龍被暫停,綜藝屬性倒是明确

節目當中,梁龍說,片子都沒放完,我拒絕讨論。這是一個合适的态度。這個短片沒放完,根本沒法進行評論。當然,有學院的老師在現場發言說,一部電影,如果5分鐘了,還是梁龍影片這個樣子的,就容易喪失觀衆。這也是對的,沒啥争議。好多電影人都不敢像梁龍這麼做。當然,不敢這麼做,不意味着這麼做就是錯的。電影的好處是,看似有規律,有百年以上的經驗了,但它又是可以打破規律和經驗的。還是那句話,希望騰訊視訊能夠在自己節目規劃的時間範疇内,把梁龍的這個作品的完整版放出來,讓大家看一看。

畢志飛帶來的是《新小城之春》。現場基本上都是“群嘲”的。“群嘲”要打上雙引号,是因為絕大多數的聲音,還是緻力于理性批評的,不是簡單地嘲笑。現場點評當中,電影人方勵的幾句話,最有煽動性,說畢志飛的這個作品,沒有從女性的視角出發,還是男人向另一個男人讓自己妻子的故事。這話放到當下的女性市場環境之下,畢志飛肯定扛不住女性觀衆的鄙夷了。老方搞電影營銷,那是門清的,他總是可以穩穩當當地切中一些影迷的神經點。

《導演請指教》畢志飛被群嘲,梁龍被暫停,綜藝屬性倒是明确

對于畢志飛的《新小城之春》,我想聊幾句我的看法。老畢的這個短片,讓我想起了楊子導演的《喊·山》——各種虛假,各種架空,各種言情劇屬性。從這兩位導演公布出來的官方履曆來講,畢志飛和楊子是可以放在一起的兩位導演。他們兩人的作品,不僅僅是導演技法上的各種不成熟,而且是對更為深刻、真實的中國生活影像的陌生,他們取象,隻能依靠機械化的學院教學片來完成。

楊子的《喊·山》,影片定位的時代背景是八十年代,但怎麼看,都像一部年代非常模糊的山村偶像劇。畢志飛的《新小城之春》年代背景說是九十年代,但短片當中,也是看不出來。小說創作,影視劇創作,都有一個基礎性的要求,年代背景之下具體的人和事兒,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典型故事。楊子和畢志飛,都屬于找不準這些基礎性要求的導演。

《導演請指教》畢志飛被群嘲,梁龍被暫停,綜藝屬性倒是明确

同樣的故事,放到不同的年代背景之下,都會發生不同的人物角色的行為選擇。是以,我們經常講,好的作家,好的電影人,能夠深刻地插入時代之内去,鑄造時代之音。拿小說來講,莫言老師的小說,有不少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鄉村,放到我們當下來,再寫鄉村,還像莫言老師一樣的主人公性格,故事内容,就顯然不對了。是以呢,每個時代,都有獨屬于自己這個時代的作家。當然,我們現在好像不産作家,因為嚴肅文學創作,能餓死人。

畢志飛的問題,是自己沒有創作紮實劇本的能力。影視劇工作當中,最偉大的工作,是劇本創作。這是從零到一的過程。剩下的,才是導演、攝像、燈光、演員、聲音……等等的老師們無限地在後邊畫上一個零。我們很多導演,在一的基礎上畫上零的本領都有。但是,讓他們自己從零到一的搞創作,就立馬露怯了。太多的時候,編劇在觀衆們看不到的地方,孕育生命。導演、演員,在觀衆們看得到的聚光燈下,咋咋呼呼。(文/馬慶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