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機械姬》:機器人的覺醒之路,人工智能和人造意識有何差別?電影前後呼應複雜的道理,簡單的描述覺醒之路人工智能還是人造意識?何為意識?

作者:豆貓小娛
《機械姬》:機器人的覺醒之路,人工智能和人造意識有何差別?電影前後呼應複雜的道理,簡單的描述覺醒之路人工智能還是人造意識?何為意識?

《機械姬/人造意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小成本叙事電影,之是以說不可多得是因為該電影非常明确深入地描述了關于人工智慧的了解,卻又不用單純說教的方式來闡述,反而是利用劇本富有娛樂價值的部分進行鋪墊。

這使得在觀影的過程中,我們即使不太明白那些理論的基礎(圖靈測試、黑白瑪莉等),仍可以透過劇情的引導來了解導演要傳遞的理念,甚至因為結尾的安排,産生更多的餘韻。

《機械姬》:機器人的覺醒之路,人工智能和人造意識有何差別?電影前後呼應複雜的道理,簡單的描述覺醒之路人工智能還是人造意識?何為意識?

這除了歸功于小成本的限制外,也歸功于劇本将其限制在「地下密室」的情境,讓觀衆的焦點不得不限制在這主角三人間的互動,也一定程度的讓你專注在他們的對話之中。

如果你創造了有意識的機器人(人造意識),那就不是人類的曆史,那是神的曆史了。

《機械姬/人造意識》的片名很有意思,原意是指deus ex machina(希臘文,god from the machine之意),是說在戲劇中有反轉或是困境難以解決之時,為了将劇情推演下去,搬出了「神」作為故事難題的解決者,以便讓故事好好收尾。

《機械姬》:機器人的覺醒之路,人工智能和人造意識有何差別?電影前後呼應複雜的道理,簡單的描述覺醒之路人工智能還是人造意識?何為意識?

但這種說故事的技巧基本上破壞了原始故事内的結構,就像是現在許多科幻電影結局把外星人搬出來一樣,反正解決不了的或是無法解釋的部分就說是外星人搞的,因為沒人知道外星人的科技多麼先進,是以就可以在這個部分随意揮灑。

這樣的方式其實并沒有針對原先故事的沖突或沖突加以解釋。

但其實有另一些學者研究認為,deus ex machina其實是在讨論凡人與「神」之間的關系,是作為人本身去「刺探」神的旨意,deus就是希臘文中「神」的意思。

《機械姬》:機器人的覺醒之路,人工智能和人造意識有何差別?電影前後呼應複雜的道理,簡單的描述覺醒之路人工智能還是人造意識?何為意識?

而本片片名僅留下的ex machina似乎就是在暗示這機械産物下遺留的問題,最後并沒有一個真正的「神」來做完結,也呼應了納森作為創造者與電影分為七期描述的「創世」過程。

《機械姬》的故事大緻在描述一個被老闆納森(nathan)選中測試人工意識的工程師加勒(caleb),在測試期間對艾娃(ava)産生同情,甚至暗生情愫的情況下,決定幫助這個人造意識機器人逃亡。

《機械姬》:機器人的覺醒之路,人工智能和人造意識有何差別?電影前後呼應複雜的道理,簡單的描述覺醒之路人工智能還是人造意識?何為意識?

但在設計逃亡的過程中,卻發現其實自己才是被測試的對象,目的就是納森想知道自己所設計出的人工智能是否可以騙過人類,讓受試者願意幫助她逃亡。而結局的反轉不僅讓自以為掌控一切納森死于自己創造的機器人手上,也讓誤以為艾娃愛上自己的加勒,最終困在地下研究室中,被艾娃所抛棄。

電影在結尾不僅來了兩次反轉(「納森知道加勒與艾娃的逃跑計劃」與「艾娃舍棄加勒獨自離開研究室」),更把觀衆也納入到原本「圖靈測試」的測試當中:「究竟艾娃是真的有自我意識,還是一切隻是她程式設定的結果?」

《機械姬》:機器人的覺醒之路,人工智能和人造意識有何差別?電影前後呼應複雜的道理,簡單的描述覺醒之路人工智能還是人造意識?何為意識?

這種電影與觀影者之間的互動,不僅加深觀影者的懸疑感,也讓電影的議題得以延續,更重要的是會想讓觀影者在二次觀賞時,會想要去了解更多的細節,延長該電影的壽命。

故事場景雖然簡單,但議題的深入卻一點也不馬虎。在劇中提到的幾個重要的理論,像是「圖靈測試」與「黑白瑪莉」等,也針對劇本所要針對的議題加以修改,乍看之下似乎是對理論的誤解,實際上卻是透過這些理論的變形來加以诠釋該片所要傳替的理念,這點實在不得不讓人贊賞。

《機械姬》:機器人的覺醒之路,人工智能和人造意識有何差別?電影前後呼應複雜的道理,簡單的描述覺醒之路人工智能還是人造意識?何為意識?
「真正的問題并不是智能機器能否産生情感,而是機器是否能夠在沒有情感基礎的前提下産生智能。」——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1986

本片基本上就是圍繞着一個最簡單的議題,也是我們從《機械公敵》所遺留下的疑問展開,那就是「機器人是否擁有自我意識」?

《機械姬》:機器人的覺醒之路,人工智能和人造意識有何差別?電影前後呼應複雜的道理,簡單的描述覺醒之路人工智能還是人造意識?何為意識?

不論是《機械公敵》的ns-4與《機械姬》當中的京子,基本上它們都具有人工智慧。但它們似乎仍按照着某種程式來行為,就像ns-4看到人類危險會插手;京子聽到音樂會随之起舞,但論這些機器人是否擁有自我意識,仍有一點差距。

那表現更為人性化的艾娃有意識嗎?還是它也隻是像是納森所描述的,為了逃脫實驗室為目的的設計,并沒有真正的意識,一切都是為了達成目的的手段而已。

這部分有趣的是電影留下的開放式結局,暗示着離開密室的艾娃才是真正要開始自我意識的覺醒。不同于《機械公敵》的索尼,這裡的艾娃在離開密室前幾乎都是按照開發者所料想的程式所進行。

《機械姬》:機器人的覺醒之路,人工智能和人造意識有何差別?電影前後呼應複雜的道理,簡單的描述覺醒之路人工智能還是人造意識?何為意識?

但納森對于人造意識的打造,并非是單純地利用大資料的回饋,更重要的部分是他采用了人類思考的方式。

納森認為他的搜尋引擎最大的貢獻就在于「那并非人類思考的事物(答案),而是人類思考事物的方式」。

我們用我們的思考方式去搜尋,那是屬于我們人類專屬的思考機制。因為我們這麼想,是以才會選擇這麼做。

《機械姬》:機器人的覺醒之路,人工智能和人造意識有何差別?電影前後呼應複雜的道理,簡單的描述覺醒之路人工智能還是人造意識?何為意識?

這種因果關聯性的發展,與現今讨論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似乎不謀而合。再加上視訊前述關于「黑白瑪莉」的說明(完全呼應最後艾娃離開房間的描述),與納森的系統結合起來,更加說明了艾娃在自我意識上的覺醒之路。

漂亮的女人跟貌似忠良的男人都不能相信。

雖然劇中巧妙地把這個論證修改為,在黑白房間中的瑪莉為電腦,走出房間接觸到真實顔色的瑪莉為人類。

《機械姬》:機器人的覺醒之路,人工智能和人造意識有何差別?電影前後呼應複雜的道理,簡單的描述覺醒之路人工智能還是人造意識?何為意識?

但這裡暗示着隻有經過感官體驗過後的瑪莉,才算是真正的有意識的人。因為在房間的瑪莉就隻是「知識」的接收器,像是一台被輸入完整且完美的電腦,隻要她的資料庫足夠龐大,那麼針對人類所擁有的實體知識來說,基本上是無懈可擊,所有你要問的問題,她都可以回答。

但走出房間的瑪莉卻不相同,因為一但你認為看到過真正顔色的瑪莉與隻處于黑白房間的瑪莉是有所不同的話,那麼該瑪莉一定獲得某些我們所不知道的「事物」,不論它是否為新知識。

《機械姬》:機器人的覺醒之路,人工智能和人造意識有何差別?電影前後呼應複雜的道理,簡單的描述覺醒之路人工智能還是人造意識?何為意識?

這個新感受的瑪莉超越原本被實體知識所限制架構,她有了自己的體驗,這似乎是某種意識的萌芽,從她離開房間後所接觸的一切事物都是新的體驗。

不同于《機械公敵》人性化的索尼或是更邏輯思考的薇琪,艾娃并沒有展現過多的人性或是超越一般人邏輯的想法,反而更像是她還在選擇未來的自己要如何發展。

她就像是一個擁有龐大資料庫的仿生機器人,不斷地吸收新世界的體驗,在來到屬于人類世界的十字交叉路口時,觀察這些人類的行為模式,漸漸的演化歸納出屬于自己的生活型态,可能更為人性、也可能更加邏輯化。

《機械姬》:機器人的覺醒之路,人工智能和人造意識有何差別?電影前後呼應複雜的道理,簡單的描述覺醒之路人工智能還是人造意識?何為意識?

但在這内心演化之上的表面,她早已學會了欺騙與隐藏自我真正的想法。也就是除了她自己之外,沒有人能知道她是否隻是單純的人工智慧還是人造意識。

「意識」究竟是什麼?是不是隻要能區分自我與他人的不同、了解到自己的行為模式、甚至行為背後的原因、了解他人的行為并進行适當的回報響應、知覺、記憶、行為控制等等這些就算是「意識」嗎?

《機械姬》:機器人的覺醒之路,人工智能和人造意識有何差別?電影前後呼應複雜的道理,簡單的描述覺醒之路人工智能還是人造意識?何為意識?

如果我們可以将關于「意識」的所有了解一一列出,且化為程式輸入到一部超級電腦哩,那麼這個電腦就算是有意識嗎?或許下一部電影會有一些解答──《攻殼機動隊》。

謝謝觀賞,關注我,了解更多精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