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宮廷畫家陳枚,因畫畫過度得了眼疾而卸任,歸鄉後畫風突變

陳枚是清朝雍正、乾隆時期的宮廷畫家,其畫作流布不廣但是非常精緻細膩,可見其畫藝之高。《國朝院畫錄》、《國朝畫徵錄》等書記載了他。

清宮廷畫家陳枚,因畫畫過度得了眼疾而卸任,歸鄉後畫風突變

《國朝院畫錄》 網絡圖檔

根據清内務府檔案,陳枚于雍正初進入宮廷供職。從畫家的《萬福來朝圖》軸和《晚鴉歸林圖》軸兩幅畫來看,前者畫于雍正四年(1726年),陳枚時年三十二歲,正當年富力強之際,在宮廷中頗受皇帝重視,春風得意。

清宮廷畫家陳枚,因畫畫過度得了眼疾而卸任,歸鄉後畫風突變

清 陳枚  《萬福來朝圖》軸

後者畫于乾隆七年(1742年),陳枚時年四十八歲,已經從宮廷中回到家鄉兩年了,年齡雖然算不上很大,但“兩目大傷”,體弱多病,心情自然就不會太好。顯然兩幅畫作畫時的心态大不相同,反映到畫面上給人就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清宮廷畫家陳枚,因畫畫過度得了眼疾而卸任,歸鄉後畫風突變

清 陳枚  《晚鴉歸林圖》軸 紙本水墨淡設色 縱134厘米  橫62厘米 私人收藏

兩幅作品的構圖有相仿佛之處,都是在天空中密密麻麻畫了一群飛翔的動物,但是二者的情調卻大相徑庭,形成極強烈的反差。前者給人以富貴華麗的感受,而後者卻正好相反。在畫法上,前者細密、工緻,色澤漂亮,講究造型,後者則運筆粗放、急促,以水墨為主,用筆稍嫌潦草。

清宮廷畫家陳枚,因畫畫過度得了眼疾而卸任,歸鄉後畫風突變

《萬福來朝圖》款識

同一位畫家在不同情緒的支配下,畫出了情調截然有别的作品,這本身就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順便還可以說一下,以上這兩幅作品中畫家自題的款識。《萬福來朝圖》軸上是規規矩矩工工整整的楷書,而《晚鴉歸林圖》軸上則是比較随意的行書,二者風格完全不一樣,一看就不是同一個人的筆迹。

清宮廷畫家陳枚,因畫畫過度得了眼疾而卸任,歸鄉後畫風突變

清 陳枚  《人物圖》冊(其一) 絹本設色 每頁縱37厘米 橫31.8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這說明宮廷中畫家(有極個别例外,如徐揚)在畫完畫幅之後,其絕大多數作品上并不是由自己署寫名款的,而是造辦處内專門有人為所有的作品統一書寫名款。

清宮廷畫家陳枚,因畫畫過度得了眼疾而卸任,歸鄉後畫風突變

清 陳枚 《山水樓閣圖》冊(十二頁中的五頁) 絹本設色 每頁縱31厘米 橫25.3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而後面那幅畫(《晚雅歸林圖》)上的署款應當是畫家陳枚自己親筆所書。于此也可以明白,清朝宮廷繪畫上畫家的署款,為什麼是無法作為鑒定其作品真僞的标準和依據的。

清宮廷畫家陳枚,因畫畫過度得了眼疾而卸任,歸鄉後畫風突變

當初由陳善将陳枚推薦給皇帝,他自己卻于乾隆二年(1737年)被革退,此事見于清内務府造辦處記事錄記載:乾隆二年,“正月二十九日,……随查得鹹安宮原住官房畫畫人陳善、陳敏革退,将伊二人所住官房給與程志道、吳桂二人居住。……回明内大臣海望,準給。記此。”比畫家陳枚早三年離開了宮廷。

内容整編自:聶崇正《宮廷畫家陳枚生平及其作品》《紫禁城》2011年2月刊,感謝作者及雜志提供資料,如有問題私信聯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