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枚,字載東,号殿掄,晚年号枝窩頭陀,松江府婁縣(今上海松江)人。他是雍正、乾隆兩朝的宮廷畫師,生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前後,卒于乾隆十年(1745年),他從雍正四年(1726年)開始供奉内廷,任内務府掌儀司員外郎,在宮中供職約十七年。

從小陳枚就沉浸在書畫當中,培養了深厚的藝術素養。康熙末年,陳桐畫技逐漸成熟,北上京城求取功名,陳枚也跟随前往。二人結識了在北京供職的畫家陳善,陳桐就希望希望弟弟陳枚可以拜他為師,但是陳枚隻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自成一家,于是整日閉關不出,一心潛心研究書畫。
有一日陳善見到了陳枚的作品,大加贊賞,從此兩人成為了莫逆之交。陳枚也因為陳善的關系能夠進入宮廷為畫師,在宮中任職。陳枚入宮以後就很受雍正皇帝的重視。他在任職期間畫了大量的作品,但是因為這些作品都非常精巧工細,于是用眼過度,視力減退而離開宮廷南歸。陳枚的主要作品有《萬福來朝圖》、《晚鴉歸林圖》、《月曼清遊圖冊》以及《山水樓閣圖冊》等作品。
他的《山水樓閣圖冊》有12頁,絹本設色,每頁縱31厘米,橫25.3厘米,自題“陳枚恭畫”,根據他的題款“恭畫”二字可以得知,這套作品應當是他入宮以後的作品。這副圖冊表現的是圓明園的建築和山川景色,非常工細,且有西洋畫的凹凸立體之感,明顯是有受到西方繪畫的影響。
這套圖冊看似和傳統山水并沒有太大的差別,有宋代院體畫的風格,但是仔細觀察的話,能夠發現這套圖冊更加科學,更加寫實。這套作品能夠看出來是受到了郎世甯的影響,運用了一些西洋透視法,表現出了物體的立體感,同時展現出了圓明園中西融合的建築和宮殿園林的完美結合。
1860年英法聯軍摧毀圓明園,是以這套圖冊的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更顯得彌足珍貴,對我們了解當時圓明園的景象提供了一定的史料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