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味苦性寒委陵菜,清瀉大腸熱毒斂

▶本文為《跟我識中藥》專欄第380期内容,感謝您的支援與分享!每天學一點,健康生活常相伴!

委陵菜,又叫翻白菜、根頭菜、野鸩旁花、黃州白頭翁、龍牙草、天青地白、小毛藥、虎爪菜、蛤蟆草、老鴉翎等。為薔薇科植物委陵菜的根或帶根全草。每年的4-10月期間采收。将帶根全草除去花枝及果枝,曬幹。也可将地上部分莖葉全部除去,僅用其根。

味苦性寒委陵菜,清瀉大腸熱毒斂

委陵菜的用藥部位為幹燥的根或帶根的全草,根圓柱形,偶有彎曲,長短不一,外表紅棕色或暗棕色,它的葉片很小,多向内對折,邊緣向外反卷,背面的綿毛密而長。氣微弱,味微苦而澀。以幹燥、無花莖,無雜質者為佳。

味苦性寒委陵菜,清瀉大腸熱毒斂

【典籍來源】《救荒本草》:“味苦微辣。”

【性味】苦,平。

【歸經】肝;脾;胃;大腸經。

【功能】祛風濕,解毒。

【主治】治痢疾,風濕筋骨疼痛,癱瘓,癫痫,瘡疥。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0.5-1兩;研末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搗敷或研末撒。

【使用注意】慢性腹瀉伴體虛者慎用。

【臨床應用】

1.治療出血性疾病:取新鮮委陵菜全草2-4兩(幹品0.5-1兩)切碎,水煎2次,兩次煎液混合,加入少量紅糖再煎片刻,2次分服,每日一劑,必要時可續服1-2劑。

2.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取委陵菜幹根制成20%溶液,每次60毫升,每日口服2次。或制成20%注射液供肌肉注射,首次2毫升,以後逐漸增至3.5毫升,每日1-2次。不論口服或注射,均同時用20%溶液60毫升,行保留灌腸,每日1-2次。用藥2-10天不等。

3.治療阿米巴痢疾将委陵菜根莖制成煎劑或流浸膏服用。成人每日量為20-30克(以生藥計算)。3次分服。少數患者并用10%煎液100毫升行保留灌腸。7-10日為一療程,必要時休息1、2日再行第二療程。

【經驗方】

1.治痢疾:委陵菜根五錢。煎水服,一日三、四次,服二、三日。

2.治久痢不止:委陵菜、白木槿花各五錢,煎水吃。

3.治赤痢腹痛:委陵菜細末五分。開水吞服,飯前服用。

4. 治風濕麻木癱瘓,筋骨久痛:委陵菜、大風藤、五香血藤、兔耳風各半斤,泡酒連續服用,每日早晚各服一兩。

5.治風癱:委陵菜(鮮)一斤。泡酒二斤,每次服一、二兩。第二次用量同樣。另加何首烏一兩。

6.治疔瘡初起:委陵菜根一兩。煎水服。

7.刀傷止血生肌:委陵菜葉(幹)研末外擻;或鮮根搗爛外敷。

8.治癫痫:委陵菜根(去心)一兩,白礬三錢。加酒浸泡,溫熱内服,連發連服,服後再服白礬粉一錢。

跟我識中藥 | 竹瀝——竹子裡面流出來的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