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麗萍版《春之祭》:傳統文化是種子,找到就能生根發芽

作者:澎湃新聞

問世一百多年來,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無論在音樂還是現代舞領域,都充滿無法逾越的誘惑,引來無數藝術家競折腰,更是檢驗藝術家才華高度的“試金石”。

作為中國民族舞蹈的領軍人物,楊麗萍也把創作之手伸向了《春之祭》。這場曆時兩年的冒險,在現代舞蹈的基礎之上融入大量藏文化元素,獅子、女人、祭司成了主角,楊麗萍的代表形象——孔雀,也在劇中涅槃重生,濃郁的東方風味撲面而來。

10月19日-21日,由上海國際藝術節、倫敦薩德勒之井劇院共同委約楊麗萍創作的《春之祭》,将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全球首演。

楊麗萍版《春之祭》:傳統文化是種子,找到就能生根發芽

楊麗萍的《春之祭》自創意之初就有一個出發點——以東方哲學、東方智慧、東方審美重新闡釋西方經典。

1910年,斯特拉文斯基在即将完成《火鳥》時,于睡夢中看到一場莊嚴的異教祭典:睿智的長老們席地而坐,眼見一名少女跳舞至死,他們要把她當成祭品,來安撫春之神。這是斯特拉文斯基幻想中的俄羅斯遠古時代部落的祭祖儀式圖像。被命運選中,犧牲獻祭,《春之祭》描繪了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對死亡的恐懼、對春天來臨的渴望。

“其實我們少數民族也有這樣的意識,春天來臨之際,女人用自己最珍貴的東西來獻祭,佤族人、彜族人都有很相似的儀式。”

楊麗萍說,“西方表現女人獻祭是一種恐懼、沖突、彷徨的心情,但在雲南少數民族裡,更有一種犧牲自我、救贖大家的意思。這就是東西方對生命的不同意識。”

楊麗萍版《春之祭》:傳統文化是種子,找到就能生根發芽

楊麗萍在《春之祭》裡融入了她對東方生命觀的解讀。

傳統版《春之祭》展現了一個線性故事,這次,楊麗萍提出“輪回”概念,想要嘗試一個曲線故事:生命不再隻是向死而生,而是從生到死、再到涅槃重生的輪回;女性也不再是被動獻祭,而是主動獻身。

《春之祭》同時繼承了楊麗萍絢麗、繁複、濃墨重彩的舞台美學——舞台被999個神秘符号堆滿;一個存在于平行時空的修行者躬身大地,種麥子一般播種着祝福、寓言、覺悟;舞者置身其中,忘我起舞,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被放置在一個宏大的時空之中。

愛恨、生死與自由,在楊麗萍的诠釋下都化為具象:獅子暗喻權力、舊有的世界、不可侵犯的規則;女人是受難者、覺醒者、重生者;祭師象征着冷漠無情的壓迫者;孔雀代表重生、未來和希望。

楊麗萍是白族人,早在《雲南印象》裡,她就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從土地裡找到自己的根,找到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十面埋伏》裡,她第一次嘗試用世界的視角和語言,尤其是現代肢體語言,與中國傳統文化對話。

《春之祭》與《十面埋伏》一脈相承,“我對自己的文化、對自己民族的情感非常深厚,能和西方找到共同視角,用東方人的美學來诠釋西方經典,這真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楊麗萍版《春之祭》:傳統文化是種子,找到就能生根發芽

“中國真的太偉大了,作為一個舞者,能夠傳承民族文化是我的福氣,我從來沒有放棄過。我這次照樣用了中國最具文化特色的元素,不會去抄西方或者學别人,就是把民族文化融到全世界關注的作品裡。”

楊麗萍感慨,“很多人會忘了自己擁有什麼,其實就是低下頭來尋找種子,讓它發芽成才。這沒有多難。尊重自己的文化,這是非常美好的法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