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您更好的閱讀互動體驗,為了您及時看到更多内容,點個“關注”,我們每天為您更新精彩故事。
文|福寶
編輯|福寶
前言
"孔雀舞者不再年輕,但她的舞蹈永駐精神" —— 這句話或許是對楊麗萍這位中國舞壇傳奇的最好诠釋。
當大多數人對"孔雀舞"一詞隻存在模糊的印象時,楊麗萍早已在用虔誠的藝術家之手,将之孕育、呵護并推向成熟。她用今生注定要完成的偉業,诠釋了什麼叫"藝術家的宿命"。
文化傳承之火不滅
楊麗萍執掌"雲南映象"二十載,将中華舞蹈文化播灑向世界各地,為家鄉旅遊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她更大的意義在于,通過自己的藝術實踐,将獨具特色的孔雀舞這門舞種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今,雖然年事漸高體力難複當年,楊麗萍已将教鞭傳遞給了新一代弟子。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她多年來的精心孕育之下,孔雀舞必将代代相傳,終有一天被完全承襲為中華民族的瑰寶。屆時,楊麗萍的藝術理念和價值追求,才會被更多人所了解和認同。
回顧楊麗萍漫長的人生旅程,我們不難發現她對舞蹈的執着是如此不遺餘力。從十三歲被相中進入藝術團,到後來創作出融合多種舞種元素的孔雀舞;再到将之大力推廣并最終成為中國舞壇的傑出代表......一路走來,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詳解了什麼叫"藝術家的宿命"。
為祖國的舞蹈事業貢獻畢生心血,是楊麗萍永遠心之所向的方向。她深知,藝術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發展,才能真正為中華文化增光添彩。是以雖然常年遭受保守派的質疑與非議,但她依然矢志不渎地在孔雀舞創作道路上大膽探索。
而要取得今天的成就,楊麗萍也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為了保持最佳的舞台狀态,她堅持隻吃花瓣水度日、剪短指甲以免影響舞姿,作風之殘酷可想而知。兩段婚姻的陸續破裂、終身未育的個人犧牲,更是她為孔雀舞而做出的艱難選擇。
有人說楊麗萍對于舞蹈的追求,已然超越了藝術層面,達到了某種宗教式的狂熱信仰。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憑借這份矢志不渝的執着,她才能将自己的舞種一步步打磨出世界級的品質。
生命中最艱難的一刻
楊麗萍的舞台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一場意外的舞台事故令她摔斷了腳踝骨,對于一位年近古稀的職業舞者來說,這無疑是晴天霹靂。很多人以為,這會是她繼續堅持下去的最大阻礙。當初她拄着拐杖在機場的照片一度引起網友讨論。
孰料楊麗萍在短暫的休養後,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重新重振旗鼓,再度站上舞台大獲好評。這種頑強拼搏的毅力和重生能力,是她在藝術道路上最寶貴的财富,也是她最終成名的原因之一。
對舞蹈事業的狂熱愛,注定要以虔誠的心來回饋。正如楊麗萍自己說的那樣:"跳舞就是我的生命,我會一直跳下去,永遠不會停止"。
如今雖然随着年齡的增長楊麗萍已不能再親自揮灑自如,但她對舞蹈的那股浪漫執念卻從未磨滅。每當談及孔雀舞時,她的眼睛總是熠熠生輝,神态就如當年那個少女般單純。這種年輕朝氣和内心的浪漫主義情懷,正是孔雀舞能永葆生機的不竭動力。
初窺門徑的楊麗萍從未接受過正規的舞蹈教育,但她與生俱來的藝術天賦非同凡響。從進入藝術團開始,她就展現出過硬的臨場模仿能力,以及掌控動作細節的超強領悟力。
1979年,21歲的楊麗萍借着春晚這個全國舞台,創作并首演了融合古典、民族與芭蕾舞蹈元素的孔雀舞,一舉為她赢得了"孔雀公主"的美譽。這支作品标志着一種全新的中國舞蹈風格正式形成,轟動一時。楊麗萍也由此成為家喻戶曉的舞壇新星。
從小村女孩到"現代舞蹈新貴"
楊麗萍原本出身于雲南大理一個落後貧窮的白族村落。童年的她隻能在家務農勞作中打發時光,與舞蹈這門藝術根本素無緣分。直到13歲那年被當地一支民間藝術團青睐相中,她的人生軌迹才開始發生根本的轉折。
如今,楊麗萍已經成為中國舞壇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舞蹈大師"、"東方舞神"。從無人問津的小村女孩,一躍成為令世人矚目的"現代舞蹈新貴",她用自己的一生演繹了一段最精彩的逆襲傳奇。
盡管在孔雀舞推廣的道路上,楊麗萍也曾遭受過不少批評和質疑。一些持保守觀點的人認為,她過于崇尚創新而背離了舞蹈藝術的純樸本源。甚至還有人直言不諱地指責她"不知廉恥"。
但楊麗萍一直懷着一顆平常心,她明白隻有不斷創新發展,才能讓這種獨具特色的舞種永續傳承。是以即便遭受了輿論的風風雨雨,她依然矢志不渝地在孔雀舞的傳承和創新之路上不懈探索。
在她身上,我們不難發現一種前瞻性的藝術視野和對民族文化的終極責任擔當。正因有了這份藝術理想的支撐,她才能以自身的艱辛付出,為中國舞蹈事業寫下濃重的一筆。
舞出精神核心的人生意義
作為楊麗萍藝術創作的核心理念,孔雀舞汲取了中國古典舞、民族民間舞和芭蕾舞的精華,三種元素有機融合,形成了優雅大氣、動人心魄的獨特舞種。在舞者的舞台演繹中,仿佛一隻靈動的孔雀在翩翩起舞,光彩奪目。
要達到如此境界,背後又是怎樣的一番心路曆程呢?楊麗萍說,對于她來說舞蹈就像戀人一般,她如少女般專注、如癡如狂。這正是孔雀舞之是以能流傳至今、永葆青春活力的原因-它是一顆赤子之心的藝術縮影,浪漫執着,永不止步。
作為一個舞蹈藝術家,楊麗萍的藝術之路備受質疑也在情理之中。畢竟,一味地追求創新很可能會使作品背離藝術的根本。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為之矢志不渝的堅持,恰恰是在用實際行動诠釋"藝術家的使命"。
一個真正的藝術家,無時無刻不應懷着一顆學習的心,永不自滿。他們應當遵從内心的藝術追求,勇于挑戰權威,敢于創新突破,進而不斷推動藝術的發展與進步。這份藝術家的責任與理想,正是孔雀舞之是以能成為國粹級舞種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楊麗萍以自身的實踐行為,诠釋了這份藝術家的宿命,用執着的姿态為祖國舞蹈事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中國舞壇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她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了追求卓越藝術所需具備的堅韌品質,以及對民族文化的高度責任擔當。
如果你有什麼想法,也不妨在評論區留言跟我們分享一下喲~順便别忘了三連(點贊、關注、分享)支援一下我們哈!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