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鮮榨菜,自貢鹽,天府花生粒粒滿:你知道這些四川三寶嗎

作者:海峽網絡

四川自古就是天府之國,文化燦爛,物産豐富。長久以來,四川就有“三寶”是說法。哪三寶?鮮榨菜,自貢鹽,天府花生粒粒滿。

首先來看鮮榨菜。

榨菜質地脆嫩,風味鮮美,營養豐富,是中國名特産品之一,與法國酸黃瓜、德國甜酸甘藍并稱世界三大名腌菜。中國榨菜,以四川榨菜最為知名;而四川榨菜中,又以涪陵榨菜名氣最響。

鮮榨菜,自貢鹽,天府花生粒粒滿:你知道這些四川三寶嗎

涪陵榨菜選用涪陵特有的青菜頭,經獨特的加工工藝制成,是一種鮮嫩香脆的風味産品,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多種蛋白質、糖、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涪陵榨菜的制作工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不久前,涪陵榨菜火爆全國,因為有人說“大陸人吃泡面一定要配(涪陵)榨菜,但最近一段時間他們連榨菜都吃不起了……”

鮮榨菜,自貢鹽,天府花生粒粒滿:你知道這些四川三寶嗎

不過,1996年,涪陵市被劃歸重慶市代管。1997年,随着重慶市直轄,涪陵市被撤銷,設立了涪陵地區,隸屬于重慶直轄市。此後,涪陵榨菜就成了重慶的品牌。

再來看自貢鹽。

自貢是位于四川省南部的一個地級市,盛産井鹽,開采井鹽已有 2000年的曆史。事實上,連自貢的名字,都是由“自流井”和“貢井”兩個鹽井的名字合稱而來。

鮮榨菜,自貢鹽,天府花生粒粒滿:你知道這些四川三寶嗎

自貢境内蘊含着豐富的岩鹽資源,目前已經探明的儲量有79.3億噸。據2012年衛生部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居民一年能夠吃掉600萬噸食鹽。如果将自貢已經探明的岩鹽資源全部開采出來,夠中國居民吃1300多年。

早在東漢時期,自貢就開始開采井鹽了。此後2000年來,自貢的鹽井遍地開花,在55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居然開鑿了13000多口鹽井,累計生産食鹽7000多萬噸。

鮮榨菜,自貢鹽,天府花生粒粒滿:你知道這些四川三寶嗎

自貢出産的井鹽,氯化鈉含量高達99%以上,味道純正,使得炒出來的菜肴獨具風味,形成了自貢鹽幫菜。人們常說“食在四川,味在自貢”,自貢井鹽作出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2006年5月20日,自貢井鹽的深鑽汲制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花生原産地是南美洲。15世紀,歐洲人到達南美洲後,将花生引入歐洲。15世紀晚期——16世紀早期,葡萄牙在中國東南沿海開展貿易時,将花生帶到中國。從此,花生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生根發芽,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農作物。

鮮榨菜,自貢鹽,天府花生粒粒滿:你知道這些四川三寶嗎

四川的氣候和土壤都非常适合種植花生,是以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花生産區 。四川花生的風味品質和外觀品質都屬于上佳,主要用于食用。

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四川陸續開發了天府3号、天府4号、天府5号、天府7号、天府8号一直到天府30号等優良的品種,這些品種用于農業生産後,統稱為“天府花生”。其中,又以資陽、德陽、成都、南充、宜賓、綿陽等地所産的“天府花生”味道最好。

鮮榨菜,自貢鹽,天府花生粒粒滿:你知道這些四川三寶嗎

後來,四川将“天府花生”深加工成各種類型的産品。如香酥花生、酥糖等。香酥花生果仁豐滿、鹹酥脆香、五香俱全、風格獨特,深受消費者喜愛,是多少四川人揮之不去的童年味道。

【參考資料:《涪陵榨菜》《自貢井鹽》《天府花生》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