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麒麟區三寶街道:循環水養出“跑步魚”

作者:麒麟融媒

視訊加載中...

​近年來,麒麟區三寶街道在水産養殖業發展取得量變的基礎上,積極尋找提質增效的新途徑,引進池塘低碳高效循環流水養殖技術,有效帶動三寶及周邊漁業向綠色環保、節能減排、持續健康方向發展。

麒麟區三寶街道:循環水養出“跑步魚”

在三寶街道張家營村委會灣子村池塘循環流水養魚地,80畝的養魚水面上,建有2條養殖線,總投資500餘萬元,每條養殖線建有7個養殖槽,每個養殖槽面積為110平方米、年産魚20餘噸。這裡建的第一條池塘循環流水養殖線是雲南省首條循環流水生态養殖線。經測産,該池塘循環流水養魚點,較正常養殖增産1.5萬公斤。

麒麟區三寶街道:循環水養出“跑步魚”

池塘循環流水養殖提高了水産品品質安全問題,顯著降低了對外部水源的依賴,漁藥使用量顯著降低,僅為傳統模式的10%,有效保障了水環境和水産品品質安全。同時,魚集中養殖,縮小了管理範圍和捕撈空間,有效降低勞動用工和勞動強度,勞動用工可減少60%,勞動強度可降低70%。提高勞動效率,降低勞動成本;日常管理操作友善,起捕率達100%。

據了解,低碳高效池塘循環流水養魚就是把魚集中在内循環槽裡進行養殖,利用推水裝置實作養魚槽流水養魚和整個池塘循環流水,養魚過程産生的排洩物殘剩物,通過底部排洩物殘剩物收集系統自動收集,經過自然發酵後用于基地200畝蔬菜追肥,有效地收集養殖魚類的排洩物和殘剩的飼料,根本上解決了水産養殖水體富營養化和污染問題。

麒麟區三寶街道:循環水養出“跑步魚”

“這些魚兒一直在水槽裡‘跑步健身’,做‘有氧運動’,魚肉沒有土腥味,肉質鮮嫩,口感更好,長得也好。”養殖戶李貴方一臉自豪地說。“魚一直保持着逆流遊泳的狀态,不像以前有時候是不太動的,我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跑步魚’,‘跑步魚’現在已經通過了商标注冊。”

圖文:李若溪

視訊:趙光亮

責編:高夢娜 窦俊偉

稽核:崔媛晶

麒麟區三寶街道:循環水養出“跑步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