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華名菜追本溯源之淮揚菜篇——“清炖蟹粉獅子頭”與楊廣相關

作者:明鍋美食

“清炖蟹粉獅子頭”是久負盛名的鎮揚傳統名菜。“獅子頭”可紅燒,亦可清蒸。因清炖者鮮嫩肥糯,比紅燒的口味更醇厚适口,能使成菜符合肉鮮嫩酥爛、湯鮮香、原汁原味、油而不膩的要求。這道菜最早不叫“獅子頭”而叫“葵花獻肉”,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中華名菜追本溯源之淮揚菜篇——“清炖蟹粉獅子頭”與楊廣相關

大閘蟹

史書記載,當年隋炀帝帶着嫔妃随從,乘着龍舟和千艘船隻沿大運河南下時,“所過州縣,五百裡内皆獻食。一州至百與,極水陸珍奇”(《資治通鑒》)。楊廣看了揚州的瓊花,特别對揚州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十分留戀。回到行宮後,吩咐禦廚以上述四景為題,制作四道菜着。禦廚們在揚州名廚指點下,費盡心思于成了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和葵花獻肉這四道菜。楊廣品嘗後,十分高興,于是賜宴群臣,一時間淮揚菜肴風行朝野。

中華名菜追本溯源之淮揚菜篇——“清炖蟹粉獅子頭”與楊廣相關

到了唐代,随着經濟繁榮,官宦權貴們也開始講究飲食。有一次,郇國公韋陟宴客,府中的名廚韋巨元也做了揚州的這四道名菜,并伴以山珍海味、水陸奇珍,令賓客們歎為觀止。當“葵花獻肉”這道菜端上來時,隻見那巨大的肉團子做成的蔡花心精美絕倫,有如雄獅之頭。賓客們趁機勸酒道:“郇國公半生戎馬,戰功彪炳,應佩獅子帥印。”韋陟高興地舉酒杯飲而盡,說:“為紀念今日盛會,“葵花獻肉”不如改名“獅子頭。”一呼百諾,從此揚州就添了“獅子頭”這道名菜。

中華名菜追本溯源之淮揚菜篇——“清炖蟹粉獅子頭”與楊廣相關

原料:去骨五花肉1000克,大闡蟹蒸熟拆蟹肉和蟹黃500克。

調料清水、高湯适量,姜蔥水,紹酒、鹽、味精适量。

制作方法

1.五花肉細切粗斬。所謂細切,是操作時應仔細認真,将肥肉切成石榴米形狀、要求大小一緻,接着粗斬,由于原料已經切細,是以隻需粗斬幾下即可。絕非信手亂斬,而要粗中帶細,上下左右,有規律、有節奏地斬,這樣才符合要求。

2.在肉料内加入蔥、姜水汁、紹酒、鹽、味精、清水。為使肉丸不散,富有彈性,在加每一樣調料時,都要充分攪拌,使之上勁。待精肉發松起勁,黏附在肥肉上後,加入部分蟹肉拌勻。用手團成雞蛋大小的大肉丸,肉丸中包入蟹肉和蟹黃,表面再沾上水澱粉。

3.沙鍋内加入高湯,煮沸後投入獅子頭,燒開,打去浮沫,調味,蓋上鍋蓋,改小火炖兩個半小時即成。

中華名菜追本溯源之淮揚菜篇——“清炖蟹粉獅子頭”與楊廣相關

關注“農家樂廚子明哥”隻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