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人被孔子稱為“聖人”,但卻被世人罵成了“漢奸”,為什麼?

作者:紅星新聞

孔子被世人稱為“聖人”,能得到他的評價,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呀。

然而,有這麼一個人,孔子對他有着很多的評價,稱贊他“仁”,但是,後世的很多人卻不這樣認為,甚至,恰恰相反很多人覺得他是一個“賣國的漢奸”。

這個人就是纣王的哥哥“微子啟”。

這個人被孔子稱為“聖人”,但卻被世人罵成了“漢奸”,為什麼?

微子啟,又稱“微子”,是商朝末代君主商纣王的親哥哥。纣王是商朝的亡國之君,是曆史上有名的暴君,可與曆史上的夏桀并駕齊驅,兩人被世人稱為“桀纣”。纣王在位期間,荒淫無度,酒池肉林,濫用酷刑,親近小人,寵幸妲己,不分是非,且自認為是天命之子,大肆征伐少數民族,結果,在于周武王的牧野一戰之後失去了天下,成了亡國之君。

其實,商朝早就展現出了亡國之兆,對此,商朝的各位大臣卻有着不同的反應:

第一種是以纣王的叔叔比幹為代表的臣子。比幹不僅是纣王的親叔叔,還是先王專門給纣王認定的輔政大臣。他以纣王親叔叔的身份,以死進谏纣王,但是,卻沒想到纣王根本不理這一套,甚至,覺得這個叔叔讓自己丢了臉面,于是,對他起了殺心。

最終,比幹的心被挖了出來,纣王甚至還想看看比幹是不是有七竅玲珑心。比幹死後,據傳說是升入了天庭,玉帝封他為文曲星。當然,這隻是傳說,是老百姓對比幹的美好祝願。在民間,比幹則被稱贊為“天下第一仁”。

這個人被孔子稱為“聖人”,但卻被世人罵成了“漢奸”,為什麼?

第二種是裝瘋賣傻以求保命的臣子。這一類人以箕子為代表,箕子和比幹一樣,也是纣王的叔叔,官至太師。其實,箕子也曾試圖勸谏纣王,但是,纣王不聽,箕子隻好不再堅持。于是,箕子見纣王不知悔改,就裝瘋賣傻保全性命,不再試圖去勸谏纣王了。

而纣王,也真的以為自己的這位叔叔瘋了,就把他關了起來,貶為了奴隸。直到商朝滅亡之後,才被解救出來,周武王向箕子詢問殷商滅亡的原因,箕子不說話,因為,他不願意講自己故國的壞話。因怕武王再次來請,箕子乘武王走後,

據說,萁子帶着商朝的遺民,遠走他鄉,到達了北韓半島,建立起了一個自己的政權——箕子北韓。

第三種是以纣王的哥哥微子啟為代表的臣子。其實,微子啟本來差點就可以成為商朝的君主,因為,他是長子。但是,世事難料,微子啟的母親在生他的時候,還是一個妾室,而生商纣王的時候,已經貴為王後了。是以,微子啟雖然是長子,卻不能成為商朝的下一任君主。

換句話說,是嫡長子繼承制阻礙了微子啟,隻要有嫡子在,就沒有立庶子為王的可能性,是以,微子啟就失去了成為商王的機會。

這個人被孔子稱為“聖人”,但卻被世人罵成了“漢奸”,為什麼?

試想一下,如果當年立微子啟為王,以微子啟的才能,商朝說不定還會再度複興。但是,曆史沒有假設,纣王作為商王,心狠殘暴,緻使民怨四起。看到弟弟如此暴政,身為哥哥的微子啟,也試圖勸說過纣王,但是,纣王連叔叔的話都不聽,怎麼可能聽微子啟的話呢?

面對這種情況,微子啟很迷茫,于是,他就去問自己的兩個叔叔:比幹和萁子。比幹和萁子告訴他:“如果商朝因纣王而亡了,我們也不能改變什麼,你還是盡快逃走吧。但是,具體怎麼決定,還是要看你自己。”

聽了兩位叔叔的建議,微子啟心中暗暗有了謀算。沒有人知道微子啟,後來做了什麼,也沒有資料記載,他有沒有“通周滅商”的嫌疑。但是,一些證據都指向他有通周之嫌,而真正做周王朝信使的人,是一個叫膠鬲的大夫。

這個人被孔子稱為“聖人”,但卻被世人罵成了“漢奸”,為什麼?

然而,微子啟在周滅商之後的表現,确實很難讓人滿意。

曆史記載:周武王滅商後,微子持祭器造訪武王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向武王說明自己遠離帝辛的情況。按理說,一個前朝王子,起碼要和自己的國家共存亡,再怎麼樣也不能像微子啟那樣,赤裸着上身在地上匍匐着向周武王請罪,做的太沒骨氣。

換句話說,微子啟的做法,完全是一個投降派的作風。是以,後人對微子啟沒有一個好印象,說微子啟是一個漢奸,是一個通敵叛國的人。其實,微子啟就像水浒傳裡的宋江,是一個徹底的“投降派”。可能說的好聽一點,叫棄暗投明,不願助纣為虐。

并且,史料還記載道:對于微子啟所做的這些,周武王很受感動,“乃釋其縛”,“複其位如故”,仍為“卿士”。也是以,在周朝初年,微子啟被周成王封于商朝發源地、舊都商丘,之後,建立宋國,成為了周朝宋國的始祖,後世也是以稱其為“宋微子”。

這個人被孔子稱為“聖人”,但卻被世人罵成了“漢奸”,為什麼?

然而,對微子啟的評價,應該站在不同的角度,如果站在商朝的角度,微子啟就是一個叛徒,是一個漢奸,雖然投降是有原因的,但是,投降做内奸也是不應該的。如果站在周朝的角度,微子啟卻是一個功臣,他為周武王滅商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周武王賞賜世代為侯也是應該。

除此之外,微子啟勤政愛民,體恤百姓,與百姓一起勞動,是以,微子啟雖然通敵賣國,是一個“漢奸”作風,但是,他并不受人嫌棄,反而受人敬仰。是以,孔子就說道:比幹以死進谏纣王,為“聖”,萁子因為體恤百姓,為“賢”,微子啟棄暗投明,不願助纣為虐,則為“仁”,他們三人也算是殊途同歸,歸一于德。

這個人被孔子稱為“聖人”,但卻被世人罵成了“漢奸”,為什麼?

其實,曆朝曆代,都有像微子啟一樣的人,他們可能會遭到世人的唾棄,可能不被世人所承認,但是,他們卻是真正為百姓造福之人。

既然,朝代的滅亡已成為事實,勉強支撐又有什麼作用呢?

《中國曆史讀這本就夠了》中國通史 曆史常識一本通初高中科普書 ¥39.9 購買

參考資料:

【《史記·殷本紀》、《宋微子世家》、《呂氏春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