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現距今2000多年的哀牢古國青銅器!這位老人全部交國家

作者:環球網

來源:春城晚報

近日,昌甯縣大甸山哀牢國古墓葬群遺址新近發現并出土了一批包含銅鐘、銅劍和銅钺等在内的青銅器,這是繼2012年在大甸山哀牢國古墓葬群出土青銅器文物後,該縣又一次發現距今2000多年的哀牢青銅器文物。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從昌甯縣文物管理所獲悉,發現并上繳這批珍貴文物的,是昌甯縣田園鎮龍泉社群村民楊志美。

平整土地時發現文物

發現距今2000多年的哀牢古國青銅器!這位老人全部交國家

據介紹,今年60歲的楊志美家住大甸山附近,此前,他一直在這個區域附近的田地裡進行勞作。“我經常到大甸山腳下古墓葬群保護區外平整土地,在取土的過程中,陸續翻出并發現有殘損的青銅器,我就把它們拾起、裝着、收藏起。從去年開始至今,大大小小總共撿拾到了10餘件,經過整理,現在我決定把這些東西上繳給文管所。”

發現距今2000多年的哀牢古國青銅器!這位老人全部交國家

據了解,在楊志美發現、整理和上繳的這批青銅器中,就有儲存較好的青銅鐘、青銅劍和青銅钺等。經當地文物從業人員初步判斷,這批文物屬于距今2000多年前的古哀牢王國産物。

新出土文物屬于大甸山古墓葬群

經昌甯縣文管所整理,楊志美上繳的這批青銅器文物,包括銅鐘、銅劍、銅钺、銅矛及人面紋銅彎刀、銅盒等器物殘片共計十餘件。其中有銅鐘兩件,較為完整的一件通高43cm、寬22.5cm,器身飾有太陽紋、龍紋等紋飾。有銅劍7件,均為山字格銅劍,長度在41.5-18cm、寬2-4cm之間。有銅钺1件,靴型,儲存較好,高20.5cm、刃長21.5cm,钺身飾有斜線紋。另外還有銅矛2件,一件殘長12.5cm、寬3.3cm,另一件殘長10cm、寬2cm,都無紋飾。

發現距今2000多年的哀牢古國青銅器!這位老人全部交國家

經過哀牢青銅文化調勘隊相關專家與楊志美詳細了解情況并到實地核實确認,這批青銅文物均出自大甸山墓地,采集地點位于大甸山墓地保護範圍外。調查隊推測應該是早年從大甸山頂、山腰把土推到磚廠制坯工廠中的房間外堆放,準備用來制磚坯,在此過程中墓葬被推土機破壞,随葬品被土裹挾掩埋,屬于次生堆積。由于當時大甸山墓地的發現、發掘,相關部門責令磚廠停止取土燒磚,是以沒有被及時發現。

楊志美:給我多少錢都不能賣

據楊志美介紹,從開始發現有青銅器物後,他就知道這批器物應該都屬于受保護的文物,是以每發現一件他都細心進行整理和收藏,不讓這些青銅器物再受到損壞。

發現距今2000多年的哀牢古國青銅器!這位老人全部交國家

“此前,聽說我挖出了青銅器,也有不少人來問過我,想跟我買。”楊志美說:“我當時就告訴他們,青銅器屬于國家文物,給我多少錢也不能賣,要全部交給國家。”

文管所:為研究哀牢文化提供實證

據昌甯縣文管所所長張雲峰介紹,2012年,大甸山古墓葬群被發現後引起了省、市縣各級相關部門專家的重視。經國家文物局準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保山市博物館、保山市文物管理所、昌甯縣文物管理所等機關,從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開始對大甸山墓葬群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發現距今2000多年的哀牢古國青銅器!這位老人全部交國家

“發掘面積2500餘平方米,清理各類墓葬198座,出土随葬品268件(套)。出土文物包括青銅器、鐵器、石器、陶器、琥珀和藤蔑等5個品種,以青銅器為主。”張雲峰介紹說,2019年10月16日,昌甯大甸山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據相關專家考證,大甸山墓葬群是雲南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而這一墓葬從發現、保護到發掘和考古研究,将對揭示昌甯地方文化以及保山乃至哀牢的青銅文化提供實物實證,并對建構哀牢文化體系研究提供更加詳實、科學的考古材料。”

發現距今2000多年的哀牢古國青銅器!這位老人全部交國家

張雲峰說,讓人感到欣喜的是,發現并上繳這批文物的楊志美隻是昌甯當地一名普通農民,這說明,随着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文物保護的重要性,都能積極參與到文物保護工作中來。“由楊志美新近上繳我館收藏的的這批青銅器文物,極大豐富了昌甯縣館藏文物的數量和種類,将為今後哀牢文化的研究提供新的實物資料。”

來源: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崔敏 通訊員 王麗雪 楊潔 攝影報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