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河岸邊昭君鎮"母親河":稻花說歲月

黃河岸邊昭君鎮"母親河":稻花說歲月

圖為金津渡口的昭君大橋。烏亞娜照片

黃河岸邊昭君鎮:稻花說富貴歲月

新華鄂爾多斯10月17日期:黃河岸邊昭君鎮:稻花香味中說富貴歲月

ChinaNews.com 記者 烏雅娜·陳海峰

北魏時期,黃河北岸有一條小河,河床上有金砂或金礦石,古人将其命名為"金金",附近的黃河渡口,被稱為金津渡口。

由于條件原因,河中的黃金沒有被開采,但黃河孕育了一片金色的土地。正好趕上收獲季節,伴随着收割機的轟鳴聲,收割、造粒過程,農夫們将滿載着糧袋,呈現出收獲的景象。

黃河岸邊昭君鎮"母親河":稻花說歲月

圖為黃河澆灌的大米。烏亞娜照片

金津渡位于内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昭君鎮,這裡因其地處黃河南岸,離黃河堤壩較近,大面積土地鹽堿化,洪澇嚴重。當地的一句諺語接着說:"春天是白色的,夏天是多水的,雜草無處不在,不要生産石油和谷物。"

經過多年的探索,現在鹽堿地不僅長了水稻,而且生長良好,産量高。

以稻田為基礎,趙軍鎮沙堯街區村黨支部書記李青雲告訴記者:"自1998年以來,我們引進黃河田,根據當地條件進行土地改良,23年過去了,一旦鹽堿地變成了高産田。今年,我們還啟動了智能水稻項目,該項目帶來了更高品質的谷物。"

"我們利用大資料和物聯網建立可追溯性體系,我們生産的大米在包裝上具有可追溯性,實作了從播種到收獲再到銷售的整體可追溯性,"智能水稻項目總監李欣解釋道。在稻田中,每300畝範圍内就有一個智能基站,提供病蟲害預警,同時不間斷記錄水、土壤、養分等資料。"

黃河岸邊昭君鎮"母親河":稻花說歲月

圖為昭君鎮的一片智慧稻田。烏亞娜照片

記者了解到,目前當地智能水稻種植面積1500畝,産值300多萬元。今年,趙軍鎮水稻種植規模超過4萬畝,有1100多戶家庭水稻種植者,平均每畝産量超過1300斤,畝産淨收入2000元。

當地村民種植了10年的水稻,水稻産量超過了以前種植的玉米和甜瓜。她告訴記者:"今年我種的也是聰明水稻,收割水稻不用擔心,合作社都來接觸市場。"

據說,公元前33年,王昭君在金津渡口登船,向北走。是以,昭君鎮也憑借趙君文化發展旅遊業。

黃河岸邊昭君鎮"母親河":稻花說歲月

圖為趙君市景區的趙君雕塑。烏亞娜照片

當地的昭君市旅遊區現為鄂爾多斯市文物保護機關,景區占地1000餘畝,是一家集現代旅遊、餐飲、住宿、水上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全市擁有天然丘陵、昭君娟、洞景、暗河等景點,周邊有秦直道、落崖、金金古都等曆史文化遺址。

秋風帶着收獲的味道吹過黃河趙軍鎮,兩天前,這裡還舉辦了第一屆水稻文化節,以大米為媒介,以節日朋友為媒介,以節日投入,促進農業,促進當地鄉村的振興。(完整)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