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寫作
去冬今春,我所做的最快樂的一件事,就是應邀參加《二十四節氣裡的滁州味道》的短文撰寫。
文章皆不長,又是寫平日裡最愛的美食,不是難事。
第一篇《天長甘露餅》,對應的節氣是“春分”。與視訊同步推出後不久,正逢清明小長假,外地的遊子紛紛歸來祭祖。《二十四節氣裡的滁州味道》之《甘露餅》,一下子勾起了人們的鄉愁,走時,很多人尋覓到天長西門老街,去買甘露餅。甘露餅是純手工制作,量不大,很快售罄。
從沒發生過的事,發生了。有朋友私信涮我,讓我去西門老街食品店要廣告費。我嘿嘿地偷着樂了。沒想到,現在微信公衆号威力這麼大。
水鄉美味
——燴魚羹
要廣告費我沒資格。是《二十四節氣裡的滁州味道》創意策劃好,視訊拍得好,我嘛,充其量隻能算是一片綠葉。雖為綠葉,我也感到自豪和快樂!緊接着,我有點“人來瘋”,又一口氣寫下了《水鄉美味——燴魚羹》《秦欄鹵鵝——舌尖上的密碼》《芡實,他鄉與遠方的鄉愁》。舞文弄墨這麼多年,似乎隻有這次,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快樂的寫作”。食味人間,吾愛永恒!同時,又能為宣傳地域文化,推動産業發展作出一點貢獻,豈不快哉!
秦欄鹵鵝
——舌尖上的密碼
快樂遠不止我一個。在策劃團隊的号召下,皖東才俊紛紛出籠,談吃論喝,說古道今,妙筆生花,竭力推薦家鄉美食,打擂台似的,一個比一個“拽文”,一個比一個寫得好。這既是一次滁州文壇“筆會”,也是一次滁州美食“展銷會”。拜讀完《馬廠羊肉面》,那字裡行間的“味道”,我一直念念不忘,借到合肥辦事機會,竟專門駛下高速,去嘗了一碗。讀罷《獨一無二的橋尾臘肉》,立即微信作者老蔣,連點三個大拇指,發了一個“垂涎欲滴”的表情,老蔣“龇牙咧嘴”,回了兩字“來吃”。還有《又到菊黃蟹肥時》、《山芋粉絲》、《買不起人參,就吃葛根吧》,哈哈,每讀到一篇,就會心一笑,文人果然都是“吃貨”,都是“美食家”。文章背後,都閃現出了一張幸福快樂的笑臉。
芡實,他鄉與遠方的鄉愁
轉眼一年過去了,這一年間,快樂如魚躍池塘,漣漪一波接一波,不斷擴張延展。圖、文、視訊、微信、公衆号,立體呈現,火力全開,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新媒體、新融合。春厘清明,谷雨立夏……節氣不斷,話題不斷;話題不斷,快樂不斷。《二十四節氣裡的滁州味道》結內建書後,其裝幀、設計、開本,更是讓人愛不釋手,滿心歡喜。新書釋出會上,我少有的“貪婪”,悄悄多拿了幾本,我要帶回去讓幾個摯友先睹為快,共同分享這一份快樂!
文:錢玉亮
初審:鄧忠航
稽核:張友奎 審簽:汪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2021.11.4公益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