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古裝劇的飲食,為何如此貧乏?隻因窮山惡水,資源匮乏

日本在近代以前,如果從天朝上國的角度看,就是個窮山惡水、物資極度貧乏的“蠻夷小邦”。

即使是貴族、諸侯(大名)們的一日三餐,也隻有小魚幹,腌蘿蔔,醬菜,梅子,海苔,和大米飯、湯泡飯等等,還是以發明了壽司(梅子腌飯團),茶泡飯等獨特食物。

日本古裝劇的飲食,為何如此貧乏?隻因窮山惡水,資源匮乏

雖說日本是四面環海的島國,然而其古代的捕魚和保鮮技術都十分低下,(一直到近代化以後,才能靠捕殺鲸魚補充蛋白質。)

鮮魚不易儲存,容易變質,統治大半個日本的織田信長,就是以痛責其部下明智光秀,間接導緻影響了日本數百年曆史的“本能寺之變”。

統治日本關東地區的諸侯北條氏政,隻因為用醬湯泡飯時,多放了一勺調料,就被他的父親歎息:「北條氏要滅亡了。」

要知道,日本關東平原的總面積1.6萬平方公裡, 疆域已經相當于如宋國、鄭國這樣的春秋中等國家了。如果是任何一個正常的古代國家,一個統治地域不小的貴族領主,吃湯泡飯……哪怕就算多加十碗湯,又算什麼?

這居然也值得當成事來說?這也值得特意記挂于心?這也值得父親用來教訓兒子?哪怕是千年之前、中國春秋小國的國君,也不至于這麼寒碜,大塊的熊掌管夠,大口的魚湯烏龜湯随便喝。

至于天婦羅(炸面糊,包裹魚蝦)、生魚片,對日本貴族們而言,更是難得才能吃到的頂級美食。

江戶幕府的建立者,德川家康除掉心腹大患豐臣氏,統一日本之後,終于可以惬意地大吃天婦羅,因為活到70多歲,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油膩食物,腸胃受不了挂了。

日本古裝劇的飲食,為何如此貧乏?隻因窮山惡水,資源匮乏

他的子孫、德川幕府的将軍們從此引以為戒,誰也不敢再品嘗美食,甚至當成了其重要的祖訓。于是上行下效下,人人都隻好守着貧乏的食譜了。

至于被幕府、諸侯、貴族、武士們,敲骨嗜髓盤剝到極緻的平民,更是隻有野菜、雜食可以勉強裹腹。是以,「吃一碗白米飯」帶來的幸福感,對米飯的偏執喜愛,成了一代代日本人最大的偏執,即使到物資豐富的現代,依舊保留在其民族記憶中。

日本古裝劇的飲食,為何如此貧乏?隻因窮山惡水,資源匮乏

至于中國觀衆看日本古裝劇,會訝異于即使是日本貴族的飲食如此貧乏,隻因為我們太習慣于用“天朝上國”的本能去類比他國了。

殊不知在近代以前的數千年時間,中國華夏文明皆是當時世界最高度發達的文明,物産豐盛,衣飾精美,文華風物,地靈人傑,諸子典籍,詩詞文章,禮儀冠裳,全都是遠遠領先于世界的存在。

無需用明清時期成書的《金瓶梅》《紅樓夢》,所羅列的各種日常飲食來對比。哪怕是更早之前的兩張菜單:

唐朝宰相韋巨源的燒尾宴食單:

籠金乳酥(酥油餅)、曼陀樣夾餅(爐烤餅)、巨勝奴(芝麻點心)、貴妃紅(紅酥餅)、婆羅門輕高面(籠蒸餅)、禦黃王母飯(蓋澆黃米飯)、七返膏(蒸糕)、金鈴炙(酥油烤餅)、火明蝦炙(煎鮮蝦)、通花軟牛腸(牛肉香腸)、生進二十四氣馄饨(二十四種餡料生馄饨)、生進鴨花湯餅(面片)、同心生結脯(風幹肉)、見風消(油炸糕)、冷蟾兒羹(蛤蜊肉湯)、唐安锬(唐安盒子餅)、金銀夾花平截(蟹黃點心)、水晶龍鳳糕(棗糕)、天花铧鑼(手抓飯)、賜绯含香粽子(蜜淋)、白龍腥(鳜魚片羹)、蔥醋雞、紅羊枝杖(烤全羊)、八仙盤(剔骨雞八隻)、分裝蒸臘熊(蒸熊肉幹)、暖寒花釀驢蒸(爛蒸糟驢肉)、水煉犢(清炖小牛肉)、纏花雲夢肉(雲夢肘花)、遍地錦裝鼈(清炖甲魚)、湯浴繡丸(澆汁大肉丸)等等。

南宋大将張俊宴請宋高宗趙構的食單:

繡花高一行:香橼、真柑等8果壘。樂仙乾果子叉袋兒一行:荔枝、圓眼等12果脯。縷金香藥一行:腦子花兒、甘草花兒等10鮮花。

雕花蜜煎一行:雕花梅球兒、紅消花等12花蜜煎。上兩道。砌香鹹酸一行:姜絲梅、梅肉餅兒等12果脯。上兩道。

脯臘一行:肉線條子、肉瓜齑等10道脯臘菜。垂手八盤子:揀蜂兒、新椰子象牙闆等8果。

切時果一行:春藕、切綠橘、生藕铤子等8鮮果。

時新果子一行:鹹楊梅、甘蔗柰白香等12時新果。

砌香鹹酸一行:改荔枝甘露餅、糖霜玉蜂兒等12果脯。

下酒十五盞:每盞2道菜,共30道共,分别是花炊鹌子、荔枝白腰子、奶房簽、三脆羹、羊舌簽、萌芽肚眩、肫掌簽、鹌子羹、肚臃脍、鴛鴦炸肚、鲨魚脍、炸鲨魚襯湯、鳝魚炒鲎、鵝肫掌湯齑、螃蟹釀枨、奶房玉蕊羹、鮮蝦蹄子脍、南炒鳝、洗手蟹、鲫魚假蛤蜊、五珍脍、螃蟹清羹、鹌子水晶脍、豬肚假江、蝦枨脍、蝦魚湯齑、水母脍、二色繭兒羹、蛤蜊生、血粉羹。

插食:5道菜,分别是炒白腰子、炙肚臃、炙鹌子脯、潤雞、潤兔、炙炊餅、不炙炊餅脔骨。

勸酒果子庫十番:雕花蜜煎、時新果子等10番,每番12果,共120果。

廚勸酒十味:共10道菜,分别是江炸肚、江生、蝤蛑簽、姜醋生螺、香螺炸肚、姜醋假公權、煨牡蛎、牡蛎炸肚、假公權炸肚、蟑炸肚。

對食十盞:共10道菜,分别為蓮花鴨簽、繭兒羹、三珍脍、南炒鳝、水母脍、鹌子羹、 魚脍、三脆羹、洗手蟹、炸肚。

菜品分三輪,每輪花樣不同,還上細壘四桌,次細壘二桌,内有蜜煎鹹酸、時新脯臘等件。

這些距離明朝幾百年前的中華美食食單,雖然缺少了地理大發現後,從美洲引進的大量的香料、食材,但也足以令工業化之前、世界上任何國家的帝王膳食為之自愧不如,何況是日本這樣的窮餓小邦呢?

誠然統治階級的奢靡生活,固然是千萬百姓的民脂民膏之上,但是中國古代,長期普遍實行十一稅制,十五一稅制,普遍稅負6%~10%,有的朝代(如漢景帝時)甚至三十一稅制。

而日本呢,上文提到的北條氏,在自己統治土地上,搞“四公六民制”(40%稅負),就已經是日本難得罕見的善政,更讓自己成為其他普遍搞“六公四民制”(60%稅負)的諸侯們的公敵,終于被豐臣秀吉鏟除了。

甚至有些時期、有些諸侯,比如德川幕府時代,搞“七公三民制”(70%稅負)同樣也很普遍。

是以,對比日本這種窮極困甚的小國,古代中國當然是神仙一般的夢幻國度,名副其實的天朝上國。

也就是這種物資極度貧乏的環境下,日本人才會養成極度内卷、輕視生命的民族性,一方面是大量溺死新生兒,一方面是老人一上年紀,就主動到山林餓死,或者葬身野獸腹中,減輕子女負擔。而且,「不能給别人添麻煩」,懼怕社會性死亡遠過于生理性死亡,一出現棘手問題,就自殺謝罪,更成為日本人的本能。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一個基本常識,中國的農業稅自古就是世界古代各國最低的。每個合格的皇帝,都懂的最淺顯的道理,就是輕徭薄賦,方為明君。

但是低下的社會生産力,導緻【自耕農】們往往抵禦不了大規模自然災害,不得不出賣土地,淪為佃農,給地主種地,和自己有土地隻需和官府交稅賦比,自然是過得苦了。

是以,每個王朝崛起初年,大量自耕農存在,自然政治清明,太平盛世,

等到王朝中後期,時間推移,土地兼并嚴重,大量農民出賣土地,淪為豪強地主的佃戶後,朝廷的輕徭薄賦,好處全歸了地主,自然民不聊生,群起反叛,諸侯割據,直到通過兼并戰争,火并出一個新王朝,這就是所謂的【三百年王朝周期律】。

然而,這種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三百年王朝周期律的周而複始,吐故納新,也确定了華夏文明相對于歐洲中世紀貴族文明的先進性,更非崇尚“天子萬世一系”而洋洋自得的井蛙之地可比了。

事實上,【日式料理】所謂的風靡全球,則是日本近幾十年努力向歐美、向東亞去文化輸出的結果,一如日本戰國曆史通過遊戲和動漫産業的推廣普及,本質如出一轍。

日本古裝劇的飲食,為何如此貧乏?隻因窮山惡水,資源匮乏

類似梅子飯團、炸面糊這種東西,哪怕表面雕琢得再如何精緻異常,也難改其量少無味的本質,至于其中蘊含了多少“工匠精神”,誰當真了誰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