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廖仲軒:為黨和國家犧牲是革命者的願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廖仲軒——為黨犧牲是革命者的願望(百年航海與"海外"精彩(7))

廖仲軒,1877年4月23日出生于美國舊金山一個海外企業家庭。1893年父親去世後,随母親回到廣州,去了時任清政府招商局舅的廖志剛,1896年考入香港皇家仁人書院。1897年,在叔叔的安排下,他與香港房地産開發商何岱的女兒何香靜在廣州結婚。

中日戰争期間,中國被帝國主義欺負,這給了廖仲軒強烈的愛國主義和民主思想。1903年,廖仲軒和何香靜穿越日本,學習尋找救國救民之路。在日本逗留期間,這對夫婦遇到了孫中山先生,并被他堅定的革命信念和精神深深打動。從此,這對夫婦堅定支援孫中山,走上了民主革命的艱難道路。

1905年,廖仲軒夫婦、何向靜協助孫中山建立中國聯盟,廖仲軒先生在聯盟總部擔任副會計師兼外長、外交部副部長。這對夫婦在東京的家,如孫中山,成為革命成員的聯絡點和聚會場所。

1911年,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統治。廖仲軒回廣州,曆任廣東省總法律顧問、總統府财政部長、廣東省财政廳廳長。何香靜也來到廣州協助丈夫。1912年5月,廖仲軒出任廣東軍政府财政司司長,實施土地稅交、财稅等措施。但革命的果實很快就被袁世凱偷走了。1913年8月,"第二次革命"失敗,但廖仲軒和何向京堅定不移地追随孫中山先生,在日本、上海、廣東組織并發動了"三次革命"。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在革命者多次起義後被迫廢除君主制。

1922年8月,孫中山會見了共産黨上司人李大昭和蘇聯特使駐代表俞飛,決心加入俄國,接受改組國民黨的提議。廖仲軒曾兩次奉命赴日與越南飛會談,在國民黨的改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廖仲軒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成員,任中共中央勞動部部長、農民部長。同年,廖仲軒先生協助孫中山先生籌建黃埔軍校,并擔任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代理主席。

國民黨成立後,全國革命運動在全國蓬勃發展。廖仲軒高度重視中國共産黨及其上司下的工農業運動在國民革命中的作用,與共産黨真誠合作,積極支援工農運動。

1925年3月孫中山去世後,廖仲軒繼續堅定維護"統一俄、統一共産黨、支援農業勞工"三大方針,支援中國共産黨的合作,堅持民族革命的方向,不斷批判和揭露國民黨右派的本質, 這引起了國民黨右翼的仇恨。廖仲軒卻淡淡地說道:"生死由他,革命我放不下一步。他還說:"為黨為國家犧牲,是革命者的願望,有什麼顧忌啊!"

1925年8月20日,廖仲軒在前往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開會途中,在中央黨大樓前被國民黨右翼募集的暴徒暗殺。

廖仲軒是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推動者,為中國的民主革命作出了不朽的成就。周恩來曾稱贊他為"終生奮鬥,為黨革命,為國家犧牲",高度評價他為國民黨的重心,是"工農業運動和反帝運動的積極上司人"。(張春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