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消費”的核災難:切爾諾貝利還有多少真相等待還原?

作者:酒死了
記者 | 劉芳

1986年4月26日,淩晨1點30分,刺耳的消防火警警報在蘇聯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上空劃過。第一批消防員在接到消息後趕赴爆炸現場。

年輕而好奇的消防員misha從滿目狼藉的地上撿起一塊石墨問道:“這是什麼?”“我不知道misha,不要亂碰這東西。”另一名消防員vasily一邊回答一邊驚恐地看着火光沖天的4号核反應堆。

兩個星期後,vasily和misha因急性放射綜合征痛苦地死去。在救治期間,vasily已懷孕的妻子握着他潰爛的手,堅持不肯離去。

被“消費”的核災難:切爾諾貝利還有多少真相等待還原?
被“消費”的核災難:切爾諾貝利還有多少真相等待還原?

以上情節來自美國hbo和英國sky合拍的迷你劇《切爾諾貝利》,于5月6日起正式播出。該劇集将33年前震驚世界的核災難再次推向輿論中心。其中,misha和vasily等角色均基于真實人物經曆刻畫而成。

随着劇集的熱播,一時間荒涼潰敗甚至毛骨悚然的切爾諾貝利成為了本年度全球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切爾諾貝利位于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北約110公裡的普裡皮亞季 (pripyat) 附近,是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地方之一,隻有在擁有許可證的導遊陪伴下才能參觀。切爾諾貝利“禁區”(exclusion zone)覆寫核電站周圍4000多平方公裡的區域,有多家旅遊公司提供不同的旅行産品。

在保證核輻射水準安全的情況下,切爾諾貝利大部分地區已經于2011年對遊客開放。目前4号核反應堆殘骸被巨型鋼鐵結構覆寫,成為新安全圍堵體(new safe confinement)。遊客可以在300米之外的觀察點參觀。

當地旅遊公司soloeast主管伊萬丘克(sergii ivanchuk)對《華盛頓郵報》表示,他們5月的訂單比2018年同期增加了30%,接下三個月的預定也比去年有所增加。這一情況被另一家旅遊公司chernobylwel.com證明。

劇集熱播之後,chernobyl-tour等公司開始嘗試與傳統項目不同的模式,他們迅速推出了迷你劇主題遊。

被“消費”的核災難:切爾諾貝利還有多少真相等待還原?
被“消費”的核災難:切爾諾貝利還有多少真相等待還原?

chernobyl-tour公司的網站上用英文介紹道:“hbo的《切爾諾貝利》迷你劇引起了全世界對切爾諾貝利主題遊的濃厚興趣。在切爾諾貝利事故親身經曆者的幫助下,旅行專家們為你準備了一次特别的旅行,向你揭示事件的秘密和真相。”

在這個旅行項目中,遊客将參觀到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地下室、vasily和misha等第一批趕赴現場消防員所在的消防站、接收第一批核輻射受害者的醫療站等。遊客還能乘坐裝甲車,體驗應急人員在當年如何進行第一次輻射探測,繪制第一張輻射污染圖,甚至可以在核電站食堂吃一頓當時員工的午餐。

但這種将災難事故變成大型嘉年華主題公園式的營銷手段受到了争議。soloeast主管伊萬丘克說,他很難了解為什麼某些競争對手開始在核電站原址附近銷售“冰箱磁鐵、放射性冰淇淋和罐裝空氣”。

被“消費”的核災難:切爾諾貝利還有多少真相等待還原?

引起更大争議的是,烏克蘭的一些網絡紅人,尤其是時裝模特們突然發現了切爾諾貝利的“流量效應”。她們在社交媒體上釋出自己在廢墟中的性感照片,引來了衆多網友點贊。将切爾諾貝利作為背景釋出半裸照片的烏克蘭模特羅切娃 (veronika rocheva) 近日不得不公開道歉稱,事實上她根本不在“禁區”,隻是為了人氣編輯圖檔而已。

對此,這部劇集的創作者craig mazin表示,他認為節目促進了當地的旅遊業是件好事,但希望遊客謹記悲劇曾在這裡發生。

被“消費”的核災難:切爾諾貝利還有多少真相等待還原?

這部劇集之是以引起巨大轟動,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對視覺效果的高度還原。business insider評價道,雖然劇情并不完全符合史實,但場景、服裝、角色等方面和曆史有着驚人的相似。而這要歸功于在第一時間真實記錄下切爾諾貝利災難的人們。

1986年4月26日,在爆炸14小時後,攝影師考斯汀(igor kostin)在一架評估輻射水準的直升機上拍下了第一張4号反應堆的圖檔。由于當時的輻射,照片有些模糊。專家們在之後了解到,當時直升機所處空中兩百米高度的輻射達到了1500雷姆。據指揮整個清理工作的蘇聯将軍塔拉卡諾夫(nikolai tarakanov)介紹,清理者們可接受的最大輻射值為20雷姆,也就是戰争期間士兵可接受的最大輻射。事故前後3個月内,有31人死亡,之後15年内又有6-8萬人因核輻射離世。

在考斯汀拍攝的另一張照片中,清理者們正在清理3号反應堆上的碎片。這是劇集中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場景之一。最初,從業人員試圖用西德、日本和蘇聯的機器人清除放射性碎片,但它們無法應對極端的輻射水準,是以當局決定使用人工作業。清理者一次作業不能超過40秒。

被“消費”的核災難:切爾諾貝利還有多少真相等待還原?
被“消費”的核災難:切爾諾貝利還有多少真相等待還原?

雖然劇集在視覺上做到了高度還原,但它畢竟不是紀錄片,其所渲染的情節受到了事故相關人士的強烈質疑。

美國血液與惡性良性腫瘤疾病權威醫生,也是當年參與治療切爾諾貝利受害者的專家之一蓋爾(robert peter gale)近期發表了系列署名文章,抨擊hbo在科學知識和曆史事實方面存在很多誤導性的“危險錯誤”。

蓋爾稱,在他向蘇聯政府提出願意提供骨髓移植方面的幫助的第二天,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甯(anatoly dobrynin)便向他打來電話,邀請他立刻動身去莫斯科。于是蓋爾便帶領了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的另外兩位同僚和一位以色列的專家前往切爾諾貝利。在接下來的2年裡,他們救治了204名核輻射受害者,其中有175人存活。

蓋爾提出,作為一名醫生,他必須糾正劇集裡有關核輻射受害者的不準确描述。例如,受害者本身并不具有極強的緻命放射性,是以隻是需要正常的隔離,而劇集本身過分誇大了受害者的傳染性。

再比如,輻射對于胎兒的影響也并不如劇中演繹的如此極端。蓋爾說:“據我們的預估,當地醫生對輻射和出生缺陷間的錯誤了解導緻了蘇聯和歐洲100多萬次不必要的堕胎。無知是危險的。”

蓋爾在信中不客氣地批評道:“令我驚訝的是,制片人沒有從實體學家或放射生物學家那裡得到任何技術建議,而僅僅是基于一部小說 (《切爾諾貝利之聲》) 來完成劇本。”

除了科學家之外,迷你劇集中所涉及的重要曆史人物也在近期對這部電視劇做出了回應。指揮切爾諾貝利清理工作的塔拉卡諾夫将軍在接受今日俄羅斯(rt)采訪時表示,雖然演員非常出色,但事實上從未有人指令戰士向牛群掃射,他也沒有見到赤裸工作的礦工們。

時任蘇聯最高上司人戈爾巴喬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還沒看《切爾諾貝利》,但有時間肯定會看的。他還說,他沒有幹涉過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處理委員會主席列加索夫(valery legasov)的職業生涯。

列加索夫是當時蘇聯派駐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首席專家,也是這部劇中最重磅的角色之一。而在現實中,列加索夫确實因為無法說出事實而選擇了自殺。官方調查結論是,列加索夫死于抑郁。

被“消費”的核災難:切爾諾貝利還有多少真相等待還原?

1988年4月27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兩周年紀念日的第二天,也是切爾諾貝利事故調查結果公開的前一天,列加索夫在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上吊自殺。今年6月10日,塔拉卡諾夫将軍在接受今日俄羅斯采訪時從側面印證了這部劇集對列加索夫刻畫的真實性。

他明确表示,蘇聯政府确實曾将列加索夫邊緣化。負責核武器項目的高官斯拉夫斯基(yefim p. slavsky)親自把列加索夫從蘇聯英雄獎的候選人名單上除名。之後,列加索夫帶着一份報告去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總部,回來後他建立了核安全保障研究所。但管理能源和科學方面的上司人韋利霍夫(evgeny pavlovich velikhov)等人竭盡所能地刁難他。沒人敢加入他的隊伍。

塔拉卡諾夫将軍表示,列加索夫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但最終成了權力鬥争的犧牲品。到了關鍵時刻,他甚至得不到足夠的選票來加入科學理事會。列加索夫曾不止一次嘗試過自殺。

界面新聞記者通過查閱資料發現,1993年《原子科學家公報》曾刊發過名為《切爾諾貝利的長期陰影》的文章。文章援引蘇聯情報機構克格勃解密檔案指出,自1970年起包括列加索夫在内的蘇聯科學家們就對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設計缺陷提出了擔憂。他們認為核電站從屋頂上的可燃瀝青到控制棒都有嚴重故障隐患。在1986年爆炸之前,切爾諾貝利也曾有過不穩定的情況。但這些擔憂并未能引起當局的重視和承認。

随着劇集的熱播,其引發的讨論也在不斷發酵。有一點十厘清楚的是,這部劇集的創作者craig mazin從未将這部作品和“真相”混為一談。在接受vox采訪時marzin談了他對“真相”的了解:“所謂真相,就算是最好的版本,也不是一個故事,也不具備傳播效果。你要做的就是通過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将人們吸引到真相本身。老實說,你們看到的一切不過是一定程度上的真相……真相需要你們自己去探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