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敬佩的杭州人丁丙

關于丁丙,起初我以為他隻是《武林坊巷志》的作者。

清光緒年間,丁丙不辭辛勞、嘔心瀝血編纂了《武林坊巷志》,該書記錄南宋以來直至清末杭州城的坊巷、官府、宮室、寺觀、坊市和名人第宅曆史沿革和有關人文轶事,是1949年前我國編撰體例最巨最全的一部都市坊巷志書。丁丙甘于識小,放棄杭州城外的事物,隻重錢塘、仁和兩縣十八個坊區,北不到臯亭,南不及鳳山,城門以外的西湖不作搜輯。體例模仿康熙年間的《杭州府志》,摘引書目有1600多種。

我敬佩的杭州人丁丙

(《武林坊巷志》,全八卷,丁丙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所屬叢書:杭州掌故叢書。叢書中另外包括《說杭州》《夢梁錄》《武林舊事》《西湖遊覽志》《西湖遊覽志馀》)

在寫作《小風小物逛杭州》的過程中,查找資料是重要的基礎工作,其中包括杭州本地曆年報紙雜志刊登的文章。在查找王馬巷的曆史時看到一句話“王馬庵改建成杭州綢業會館”,于是又查找杭州綢業會館曆史與現狀,不料又找到衆多與丁丙有關的史實,讓我對這個杭州人敬佩有加。

杭州綢業會館的創始者是丁立中。在我最初看到的那篇關于杭州綢業會館的文章中,記者對丁立中隻有一句話介紹:“他是杭州一家大綢莊的老闆”,記者太忙,竟不能至少援引一下丁立中是是何許人也。

丁立中,丁丙的兒子。絲綢商人,又是讀書人、藏書家、報人,自己也有多種著作。光緒十七年(1891)舉人,民國初在上海創辦民社機關報《民聲日報》,出任總幹事。(民社于1912年1月16日成立于上海,由黎元洪、王正廷、藍天蔚、孫武等24人發起,稱“援盧梭人民社會之旨”,提倡軍國民教育、采用保護貿易政策、擴張海陸軍備、主張鐵路國有,反對南京臨時政府,擁護袁世凱政權。口号“反孫倒黃”、“捧黎擁袁”)

我敬佩的杭州人丁丙

【杭州綢業會館】

據說丁立中創辦的杭州綢業會館内部建築富麗堂皇,各大絲綢商人常常赴會。會館旨在為絲綢業“維持增進同業之公共利益及矯正弊害”,統一制定工價(包括勞工工資和加工費用),禁止降價争奪固定客,并建學校、行善舉。其中建築多毀于抗戰炮火。館裡有石碑兩塊,是會館創辦之初所立。文革“破四舊”,有心人在碑石上抹滿石灰,用紅筆寫上“鬥私批修”四個大字,碑得以完存,至今仍立于會館内。2008年該地塊由浙一醫院斥巨資購得,2009年得到修繕。

我敬佩的杭州人丁丙

【杭州綢業會館和小八千卷樓現在屬于浙一醫院】

我去探望時,會館外表修繕一新,大門緊閉。

我敬佩的杭州人丁丙

【小八千卷樓是丁丙、丁立中、丁仁三代遺傳至今的文化遺産】

在杭州綢業會館後,我見到一座華麗精緻的二層小樓,小八千卷樓,這是丁丙建立的藏書樓中的一座。

丁丙是一位了不起的學者、藏書者、文化保護者。家裡世代經營絲綢業,家境富裕,家學淵源,曆代喜歡藏書、讀書、著述。丁丙和哥哥丁申兄弟倆志同道合,終生熱心公益事業,愛好藏書著述。

我敬佩的杭州人丁丙

【丁丙】

1860年(鹹豐十年),杭州文瀾閣《四庫全書》在太平軍戰亂中全部散佚,丁丙與哥哥丁申不避艱險,四方搜尋、收購殘書,并花錢請人在杭州、甯波、北京補抄。“兩丈棄車服之榮,樂琅嬛之業,惡衣惡食”——兄弟倆吃得差,穿得差,奔複于書店和斷垣殘爍之中,曆時七年之久,讓《四庫全書》恢複得十之七八,獲光緒帝頒旨表彰。至光緒十四年,文瀾閣《四庫全書》基本恢複原貌,現藏于浙江圖書館。

丁丙和丁申兄弟倆藏書豐富,有“八千卷樓”、“後八千卷樓”、“善本書室”、“小八千卷樓”等藏書樓,總藏書室名“嘉惠堂”,位列當時四大藏書樓之一。

丁丙兄弟重視地方文獻的整理與印刊。光緒年間,編刊《武林往哲遺著》前編50種,後編10種,共96冊。光緒九年起,兄弟倆編刊《武林掌故叢編》26集、208冊,将存世的杭州掌故典籍多數包羅列入。丁丙本人還著有《庚辛泣杭錄》、《武林坊巷志》、《于公祠墓錄》、《北郭詩帳》、《北偶綴錄》等。

丁丙兄弟熱心公益事業。手頭的一個例子是,他們贊助了知名教育家周士漣創辦的宗文義塾(今杭州第十中學),免費收錄貧寒子弟入學接受教育。

藏書、著述、熱心地方公益事業的同時,丁丙兄弟繼承家族絲綢生意。光緒二十一年(1895)八月,丁丙與龐元濟(浙江吳興南浔人,有“全世界最負盛名”的中國書畫收藏大家之譽)合資30萬兩銀在杭州拱宸橋創辦世經缫絲廠。

丁丙68歲逝世,丁申58歲逝世。他們并不很長壽,卻做了許多熱心公益和保護文化的事情甚至“傻事”,并且藏書萬卷、著作等身,讓人感歎專注和虔誠的力量。

丁立中繼承家學,但不幸光緒三十三年(1907)經商失敗,在兩江總督端方等人關注下,經丁氏好友缪荃孫接洽,以7萬餘元将“八千卷樓”全部藏書售存于南京江南圖書館。丁立中編有《丁氏八千卷書目》20卷10冊,1932年出版;著有《禾廬詩》及《松生府君年譜》等;輯《宜堂類錄要》22冊,《禾廬新百詠》3卷。

現在的小八千卷樓也是浙一醫院地産,辟為院史陳列館。

丁立中的兒子丁仁繼續繼承父親、祖父的遺業,是西冷印社的創辦人之一。1948年年底,重病的丁仁建議把西泠印社全部财産捐給國家,唯一的要求是“西泠印社這個名稱不要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舉保全了西泠印社。

阿倫特推薦

杭州綢業會館與小八千卷樓:浙一醫院院内,慶春路與直大方伯交界處。

(《小風小物逛杭州》将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出版後10%版稅将捐給上海跑者公益組織runner愛心社。

關注《小風小物逛杭州》公号arendtluyan,通過贊賞預訂一本帶作者簽名的新書。建議贊賞金額100元,出版後根據實際定價多退少補。)

我敬佩的杭州人丁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