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年畫家陳鶴及作品欣賞

作者:桃源釣叟

陳鶴 ,又署陳賀。字閑雲,号東南隅。1975年生于棗莊山亭,先後就讀于棗莊師範學校、曲阜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山東大學書法研究所學生班。現為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獲獎年表:

·2000年作品入選山東省跨世紀精品展

·2001年作品入選山東省首屆寫生展

·2001年作品獲中國文人畫獨幕喜劇展銀獎

·2003年獲“世紀之星”全國書畫大賽教師組一等獎

·2006年獲山東省美好禮贊美術大展優秀獎

·2009年獲山東省齊魯風韻花鳥畫展入選獎

·2009年獲山東省首屆青年美術大展優秀獎

·2012年獲中青年全國書畫大賽入選獎

·2013年獲“親情中華”世界華人書畫大展優秀獎

·2014年獲“長星杯”全國書畫大賽銀獎

·2015年獲山東省19屆新人新作展入選獎

閑雲随記(筆墨·形神)

·“筆墨”始于元代,它不依附于物,成為獨立欣賞的對象。成為中國繪畫創作和評品的首要标準,這是中國畫史上的一大飛躍。

·縱覽中國繪畫史“筆墨”基本上是以一種漸進的方式發展的,這與中國書法史的發展有密切關系。20世紀初的“美術革命”後,一些具有新興思想的畫家将筆墨進行了革命。一些畫家完全抛棄筆墨,一些畫家堅持改良,幾十年後又慢慢回歸,他們重又取法傳統深入探讨水墨傳承與發展。

·傳統是什麼?林風眠先生這樣說,學習傳統不僅是去臨摹和重複,而是将傳統樣式後面的觀念和造型觀活化。摹寫、觀摩是必要的,更重要的還是日思夜想。不停地在創作中去應用。

·顧恺之提出“以形寫神”說。“神”是目的,“形”是手段。手段可千變萬化,而目的隻有一個。形的範圍是廣泛的。凡在紙上畫布上留下的痕迹都是形。筆觸是形、墨點是形、水迹是形、空白也是形。形是為神服務的,“得之象外”“得意忘形”這些應是畫家對自然的認識和升華。

2017年2月于東南隅

青年畫家陳鶴及作品欣賞
青年畫家陳鶴及作品欣賞
青年畫家陳鶴及作品欣賞
青年畫家陳鶴及作品欣賞
青年畫家陳鶴及作品欣賞
青年畫家陳鶴及作品欣賞
青年畫家陳鶴及作品欣賞
青年畫家陳鶴及作品欣賞
青年畫家陳鶴及作品欣賞
青年畫家陳鶴及作品欣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