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應對年齡焦慮、社交恐懼?陳魯豫這樣回答

作者:東方網
如何應對年齡焦慮、社交恐懼?陳魯豫這樣回答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5月18日報道:5月16日,主持人陳魯豫攜新書《還是要相信》做客西西弗書店·上海華潤時代廣場店,與作家、策展人祝羽捷就年輕人普遍關心的話題展開對談,包括年齡焦慮、職場生存、社交恐懼等。

“生活是不會附帶一本類似冰箱、洗衣機的工具書,隻要照着做,就能運作起來。”陳魯豫表示,書的意義在于鼓勵、支援和溫暖。它不像工具書,讀者看的時候可能會覺得瞬間充滿勇氣,但解決問題的時候還是該怎樣就怎樣,“生活的答案,時間會給你”。

在活動現場,陳魯豫分享了自己寫《還是要相信》這本書的契機。《還是要相信》源于一檔“偶遇魯小胖”的音頻欄目,欄目裡魯豫收到許多年輕人的提問:在大城市壓力太大,要回老家嗎?社恐患者要怎麼社交?女性如何面對年齡帶來的焦慮?不堪父母催婚,要為了穩定和不愛的人結婚嗎?太久沒有開心過了,怎麼辦?……面對提問,她主動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故事、人生閱曆。在衆多提問回複中,她選出最有代表性的55例,反複修改、打磨,結內建這本《還是要相信》。

如何應對年齡焦慮、社交恐懼?陳魯豫這樣回答

陳魯豫表示,在回答提問的時候,能夠看到讀者那一刻的焦慮點。“我發現,不同年代同一年齡段的年輕人,他們的人生的困境有幾類,有情感的,有學業的,還有畢業後的去留等。”她也提到,書裡沒有大道理,都是一些值得玩味的小故事。在與提問者的一問一答中,不僅越來越打開自己,也越來越釋放自己,變得勇敢而率性,從中獲得更多前進的力量。

女性年齡焦慮,是當下社會的熱點話題。不同年齡段的女性都有對年歲漸長的擔憂,關于容貌,關于事業,關于健康,關于死亡。在陳魯豫看來,時間自然流淌,沿途風景當然改變,道理都懂,可是偶爾也會恐慌。症結在于自己還是不夠堅定。二十、三十、四十歲,不同階段的女性各有各的評價體系,到了四十歲,如果不再符合二三十歲的某個标準,天經地義。

如何應對年齡焦慮、社交恐懼?陳魯豫這樣回答

在書中,陳魯豫有提到哪怕自己已經采訪了超過1萬人,但仍然自評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内向者”,還有社交恐懼。陳魯豫認為,每個人都分為工作狀态和生活狀态,自己也将兩種狀态的界限分得很清楚。而作為主持人,工作模式中不太需要調動自己社交這部分的能力。她談到,現在經常會有一個所謂的标簽,來強化某種刻闆印象。“一方面我們會給自己貼這種标簽,同時也要有意識地去思考,其實生活中每個人多少都會在某一個時刻對社交産生某種抗拒和恐懼,但那不意味着我們欠缺這種能力。”

如何應對年齡焦慮、社交恐懼?陳魯豫這樣回答

不論年齡或性别,陳魯豫認為現在人們需要具備兩個特質:一個是經濟獨立,另一個是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我一直覺得,大學畢業之後開始工作,就應該經濟獨立,讓自己能夠有一個相對有尊嚴的、溫飽的生活。因為隻有經濟獨立以後,你才能夠談用自己賺的錢去養活我的夢想。”很多人都說過,我們對于世界的認知是二手的。“越是在一個有着特别豐富的選擇可能性的環境中,你就越需要能夠去看到、去挑選、去分析,有獨立的思考能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