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寒武紀至泥盆紀的古生代海洋珍珠螺化石,經過億萬年極其漫長的時間及苛刻複雜的自然、地理環境變化最終達到結晶矽化,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産。螺化是在矽化過程中礦物質的交換結果,硬度可達到6.5-7.5。有些螺體裡清晰呈現瑪瑙紋;有些螺裡則充滿了水晶體,在日光下閃閃發亮,晶瑩剔透;有些螺則呈現為蛋白石,螺有的白皙通透、有的則具有七彩顔色(紅、黃、藍、綠、紫、黑)。

寶玉石學界一般認為,那些天然形成、有一定硬度、具有美麗、耐久、稀少性和工藝價值的礦物集合體就是寶玉石。古生物形成化石的機率極其低,形成玉的機率更是微乎其微,兼具天然、稀少、堅硬和美麗四大要素的螺化玉實屬珍罕,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
螺化玉為古生代海洋珍珠螺化石後又矽化,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産,加之形成的條件極為苛刻,因而極其稀少。寶玉石學界一般認為,那些天然形成、有一定硬度、具有美麗、耐久、稀少性和工藝價值的礦物集合體就是寶玉石。古生物形成化石的機率極其低,形成玉的機率更是微乎其微,俨然具備天然、稀少、堅硬和美麗四大要素的螺化玉實屬珍罕。螺化玉的硬度可達到6.5-7.5。學術界把它歸為天然有機寶石一類。因而具備了極高的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
有趣的“螺文化”
人類早期,螺作為錢币進行商品交換,同時螺又是古代民間和佛教推崇并常見的吉祥物,同時它還蘊涵了豐富的“螺文化”。由于在宇宙萬物當中,螺形一直被人類确認為是一個宇宙符号,象征着吉祥及和諧,是天體大自然的宇宙密碼,包括遠古的太極圖也來自宇宙螺旋的意念。
連佛祖釋迦牟尼的頭發也被設計成萬世不變的卷曲螺發,代表着佛祖釋迦牟尼至高無上的智慧與權利。佛教中的卍字創意也與螺有關,在佛教“八寶吉祥”中寶螺名列其中,它寓意吉祥平安。是以擁有一塊螺化玉更是擁有極多螺旋訊号的億萬年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