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橘小實蠅(桔小實蠅)是一種危害熱帶、亞熱帶水果的重要害蟲,号稱是水果的“四大殺手”中的頭号殺手。雄蟲不危害,雌蟲從産卵開始危害,4~11月是橘小實蠅主要為害期。一般一年有2個高峰期,常出現在5月和9月。
橘小實蠅在我國南方地區普遍發生,北至河南南部。該蟲在廣西全境均有發生,近年來呈加重趨勢,為害柑桔、甜橙、酸橙、柚、檸檬、杏、枇杷、柿、黑棗、葡萄、無花果、西瓜、辣椒、番茄、茄子等250餘種栽培果蔬作物,局部區域造成水果嚴重損失。
橘小實蠅雌蟲産卵于果皮與果肉之間,孵化後幼蟲潛居果肉取食為害,造成爛果、落果。産卵初期,産卵處常會有針尖大小的産卵孔,一段時間後常會出現變色、流液現象,即使傷口愈合,表面也會形成疤痕;随水果種類、為害時期等不同,表現症狀也不盡相同。
(桔小實蠅幼蟲)
橘小實蠅對不同植物、同一植物不同品種的選擇性是有差異的,成蟲的産卵和取食對12 種寄主的嗜好程度依次為 芭樂、楊桃、芒果、番荔枝、橄榄、黃皮、枇 杷、人心果、蓮霧、油梨、橙、柑橘。由此可見,廣西果類多是橘小實蠅的為害對象。
橘小實蠅一年可發生 4~11 代,幼蟲孵化後數秒鐘便開始活動,晝夜不停地取食為害。4~11月是橘小實蠅主要為害期。一般一年有2個高峰期,常出現在5月和9月。
現在,正是橘小實蠅的高峰為害期。作為重要檢驗檢疫害蟲,橘小實蠅的防治研究較多,主要有農業、實體、生物和化學防治。
研究表明,當溫度過高或過低時均不利于各 蟲态的發育,尤其是當溫度超過33℃或低于15℃ 時, 幼蟲和蛹的存活率都會下降,不利于發育,成 蟲也會大量死亡。
橘小實蠅喜歡空氣比較濕潤的環境,太幹燥或濕度太大都會抑制成蟲的飛行。旱季成蟲羽化困難、死亡率也高。雨量充沛時雌蟲産卵量多,幹旱時産卵量低。在飽和濕度、微濕、幹燥的條 件下,卵的孵化率分别為83%、50%和3%,當然 在果肉上卵的孵化率與果肉的含水量有關。空氣 濕度對生活在果肉内的幼蟲影響較小,土壤濕度 低于40%或高于80%時,幼蟲入土慢、死亡率高, 也會抑制蛹的羽化。
農業防治:及時清理田園
及時摘除樹上的蟲青果和過熟果實;在落果初期,每隔3天摘除果園内蟲果,撿拾落果、爛果;在為害高峰期 1~2 天 進行 1 次,如超過 3天,則大部分幼蟲已不在落果裡面。
蟲果、落果和爛果要埋入50 cm以上深度的土坑中,并用土覆寫嚴實,或用水浸泡8 d以上,或倒入漚肥的水池中長期浸泡。另外,在冬季清園時應該翻土,破壞蟲蛹越冬,減少蟲源。
深埋蛆柑
套袋技術
主要有果實套袋和防蟲網覆寫,如措施到位,防效可達 100%(但此舉耗工費錢)。套袋前要進行 1 次病蟲害全面防治。
生物防治
寄生性天敵、捕食性天敵、病原線蟲、等對橘小實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如實蠅繭蜂、黃金小蜂、前裂長管繭蜂、隐翅蟲、步甲等。
在果實轉色、橘小實蠅産卵盛期前開始噴藥。柑橘、柚子每隔15天噴1次,注意輪換用藥,嚴格實行安全間隔期,在果實采收前 10天左右停止用藥。
藥劑可試用:
①有機磷類,如敵敵畏、敵百蟲、毒死蜱、馬拉硫磷、辛硫磷;
②拟除蟲菊酯類,如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
③植物源農藥,如苦參堿、魚藤酮;
④阿維菌素、多殺黴素、吡蟲啉等。
【特别聲明】本文廣西植保總站王華生老師,授權釋出
點選“閱讀原文”,正品農資3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