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女人算是良家婦女?《辭海》上解釋為:清白單純人家的婦女。
現在很多人認為良家婦女是指女人從小在家裡受過很好的家庭教育,很有修養,有很好的德行。
還有很多人說,所謂良家婦女還是和以前一樣,萬變不離其宗。
第一、不能給丈夫戴綠帽子。 第二、賢惠,能持家。 第三、相夫教子。
良家婦女要三從四德,要相夫教子,沒有婚姻自由,要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女人想要掙脫命運的枷鎖,那就是不守婦道,正是這種思想在作祟,導緻很多良家婦女的命運悲慘。
其實,不管怎麼說,随着時代的發展,良家婦女這個稱謂已經被淘汰了,這是男權主義下,對女人的道德綁架。
為什麼對男人沒有評判标準呢?以前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就要從一而終,淪為生育機器。說到底就是封建禮教下的男權主義荼毒下的特定稱謂。
有一部電影,叫做《良家婦女》,将封建禮教下,女人的悲哀命運,描寫得淋漓盡緻,不過,電影中的女主最後找到了真愛,她趕上了好時代,新社會,成為了社會主義婦女解放的受益者。
18歲的杏仙長得貌美如花,但她卻被一頂花轎擡到了婆家做童養媳,小丈夫少偉才剛滿8歲,與守寡的母親五娘相依為命。
婆婆五娘也是個苦命的人,她18歲就嫁給了丈夫,新婚當天圓房後,丈夫就離開了家,直到兒子少偉5歲時才回來,之後不久就因病死掉了,五娘一個人含辛茹苦的把少偉拉扯大。
大山裡面的人們靠着種地維持生計,但是五娘和杏仙兩個女人幹起農活很吃力,五娘家的親戚開柄經常來幫忙。
開柄年輕身強力壯,年齡與杏仙相仿,時間一長,看着每天忙碌的開柄,杏仙的臉上總是挂着淡淡的微笑,心裡有着說不出來的高興。
這天夜裡,五娘聽說土匪來了,杏仙摟住少偉害怕地躲在床上,五娘拿出很多木棒把大門頂得牢固一些,才免于這場禍害。
第二天,三嫂來跟五娘說土匪還會再來,于是五娘趕緊喊來開柄,把圍牆加高一些,防止土匪進門。
童養媳的生活雖然辛苦,但是杏仙還覺得很幸福,因為婆家對她不錯,小丈夫年少,也不會為難她,把她當成姐姐,雖然有土匪經常搗亂,但日子還算過得去。
同齡人總是有着共同的語言,杏仙和開柄經常接觸,漸漸地兩人互生情愫,偷偷地好了起來,開柄幹活也特别的賣力氣,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氣。
一天開柄塞給杏仙一個紅布,杏仙把它放到床上,由于着急去給開柄送飯,就忘了把這個紅布包收起來。
少偉看到紅布包,好奇地打開,發現裡邊是一枚戒指,于是偷偷地藏了起來,回到家杏仙找不到戒指顯得心神不甯。
夜裡,少偉以為杏仙睡着了,悄悄地把戒指放回了原處,黑暗中,并沒有睡着的杏仙流下了眼淚。
少偉無意中聽見開柄說要帶杏仙離開這裡,于是擔心疼愛自己的姐姐會不要自己時,傷心地大哭起來。
少偉跟小夥伴們一起去河裡洗澡,并故意把自己的衣服也藏起來,于是被五娘打了一頓。
杏仙哄着挨打的少偉,少偉哭着說不讓杏仙跟開柄哥走,杏仙連忙問他這件事有沒有告訴别人,少偉說隻有三嫂知道。
這件事還是被不懷好意的三嫂拿出來當話柄,在村裡人面前說風涼話,還買來芒果給少偉讓他送給杏仙,因為他知道杏仙和開柄兩人在哪裡。
杏仙得知是三嫂給買的芒果後,察覺三嫂已經知道了自己和開柄的事情,這樣的事在當時的村子裡是要被沉塘的。
善良的五娘看着魂不守舍的杏仙,以為她生病了,就關心的噓寒問暖,這讓杏仙的内心更加的難受。
杏仙和開柄的事情還是被大家知道了,三嫂帶着一幫人來到草棚裡,要大家按照規矩把杏仙和開柄沉塘。
舊社會女人的命運掌握在封建勢力的手中,别人不想看到女人自由戀愛,認為那就是不守婦道,用封建禮教束縛着良家婦女,仿佛自由戀愛,就是壞女人,生活在舊社會的婦女,沒有自由可言,想要突破命運的枷鎖難比登天。
杏仙的命還真是不錯,在這個關鍵時刻,正好趕上土改,村裡的工作隊人員說現在是新社會了,婚姻自由,杏仙可以自己選擇。
此時杏仙的心裡越發的沖突了,她希望和開柄結婚,但是面對善良的婆婆還有依賴自己的少偉,又不忍心丢下他們。
不過,杏仙的婆婆是個善良的人,她從舊社會過來,知道做良家婦女的苦,她成全了杏仙。
杏仙在婆婆五娘和“丈夫”少偉的祝福下,同小丈夫離了婚,與開柄組成新的家庭。
如果沒有婦女解放,如果新社會沒有到來,杏仙的命運該如何改變?說不定就會被沉塘。
沒有新中國,婦女的地位永遠都不會提高,是以,想做良家婦女,實則是對女人命運的桎梏,新社會的良家婦女,應該是有修養,有素質,經濟獨立,生活自由的女人。
這是1985年由黃健中執導的電影《良家婦女》。在舊社會,婚姻一般都是遵循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很少有人能夠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影片中的杏仙,也是在父母的安排下,與比自己小12歲的小丈夫、隻有6歲的少偉結了婚,那時候,這樣的女人被叫做童養媳。嫁過來之後先要幫着家裡幹活,照顧家人及自己的“丈夫”,等到小丈夫長大後在真正的生活在一起。
這部影片,杏仙是可憐的,但又是幸運的。首先她成為了舊社會封建習俗的犧牲品,成為了一個童養媳。
但是她又是幸運的:雖然做了童養媳,但是婆婆善良,“丈夫”喜歡他,還遇到了自己的男人,還趕上了新社會,
善良的五娘本身是一個悲劇人物,但她并沒有因為自己的悲劇,被那種封建思想限制,反而支援杏仙沖破封建枷鎖的束縛,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五娘是封建禮教的受害者,而杏仙則是新時代婚姻自由的受益人。通過兩個人鮮明的對比,把特定的畸形婚姻放到曆史的縱向與橫向的延伸中去考察,既不獵奇媚俗,又不回避人性的深層揭示。
我是甜夢兒,每天分享不一樣的精彩!為了不迷路,歡迎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