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哪有什麼煩惱?且沒有什麼煩惱是一頓美食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羅漢菜,雜合各種蔬果烹制的一種什錦素菜,也稱羅漢齋。寺院中常食,佛教注重修行,在飲食上勤儉樸素,食羅漢菜表達了信衆敬佛、持齋守戒的清淨之心。
南宋朱彧《萍洲可談》卷二記載:“商人重番僧,雲度海危難禱之,則見于空中,無不獲濟,至廣州飯僧設供,謂之羅漢齋。”羅漢齋原不是指某一特定菜式,比如廣東素菜“鼎湖上素”又稱“鼎湖羅漢齋”,可見,“羅漢齋”應該是對菌菇類、時蔬類混雜烹饪菜式的一個通稱。
元代書法家、詩人鮮于樞雲:“童炒羅漢菜,其名蓋已古矣。”至清代羅漢菜成為宮廷名菜,“羅漢全齋”、“羅漢菜心”、“羅漢豆腐”、“羅漢面筋”均是常見的菜。
清人薛寶辰《素食略說》雲“羅漢菜,菜蔬瓜之類,與豆腐、豆腐皮、面筋、粉條等,俱以香油炸過,加湯一鍋同焖。甚有山家風味。太乙諸寺,恒用此法。”
羅漢菜流傳至市肆素餐館後,其用料因時因地而異。但一般不少于十餘種。制作方法也同中有異,但均具有鹹鮮、清香、淡雅的特色。
-本日食單- 羅漢菜一份
材 料
腐竹、豆腐、木耳、竹筍、香菇、闆栗、金針菜(黃花菜)、四季豆、粉絲(各适量)
生粉、姜、鹽、胡椒粉、醬油
做 法
1、所有幹貨泡軟洗淨。竹筍切絲,木耳撕成小朵,腐竹、四季豆掰成小段,豆腐切成方片,闆栗去皮,姜切末
2、适量的醬油、胡椒粉、生粉,用清水調成生粉水
3、豆腐片、腐竹入油鍋中煎成金黃色後,豆腐瀝油,腐竹泡入冷水待用
4、鍋内留少許油,爆香香菇,下姜末、闆栗、醬油炒勻
5、加入開水、四季豆、木耳、筍絲、黃花菜,将泡水的腐竹帶水一起倒入鍋内,燒開後加入胡椒粉、鹽,調味後焖熟
6、放入粉絲煮2分鐘,倒入調好的生粉水,待湯汁煮至濃稠時,即可出鍋
來源:靈隐寺官方微信公衆号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内容的準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并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将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删除該文,并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