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圖,一個冤枉的背鍋俠

作者:聞道曆史觀

熟悉《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張郃與高覽投降曹操,是因為袁紹的謀士郭圖的誣陷所緻。小說第三十回提到,得知烏巢被襲的消息,張郃提出應派重兵支援烏巢,但郭圖卻認為此時曹操的官渡大營兵力空虛,建議袁紹向官渡發動進攻。等張郃、高覽進攻官渡失利後,郭圖為了逃避責任,誣陷張郃、高覽有降曹之意,令袁紹大怒,欲将二人治罪。張郃、高覽驚恐不已,最終投降了曹操。

郭圖,一個冤枉的背鍋俠

但實際上,張郃當時在進攻曹操的營地,而當淳于瓊戰敗的消息傳到前線時,張郃就已經投降了曹操,他根本沒等到袁紹戰敗,郭圖污蔑他的時候,而是一早看準了行事,是以,張郃絕不是因為郭圖的污蔑而投奔曹操。

郭圖,一個冤枉的背鍋俠

張郃之是以會陣前倒戈,是他權衡利弊下做出的慎重考慮。根據張郃此前向袁紹獻上的計策中可知,一旦烏巢被毀,袁紹軍大勢已去,曹操将是勝利方,而袁紹此人刻薄寡恩,剛愎自用,一旦戰敗而歸,隻怕他将受到懲罰,再加上張郃怨恨袁紹不相信他,不用他的計謀,這才會轉投了曹操的麾下。

郭圖,一個冤枉的背鍋俠

郭圖,字公則,家鄉在颍川,即如今的河南許昌禹州一帶,是東漢末年袁紹手下的謀士,在官渡一戰中,他圖謀偷襲曹營,結果計謀沒有得逞,郭圖為了逃避責任,将罪因歸咎于率軍的張郃與高覽兩人,結果使得二人投靠了曹操,袁紹死後,郭圖便為其長子袁譚效力,最終一同被曹操所殺。

郭圖,一個冤枉的背鍋俠

郭圖出仕為官,要感謝一位東漢時期的超級伯樂:來自南陽的颍川太守陰修。而這位陰修大人家族顯赫,祖上就是春秋時期赫赫有名的管仲,管仲的第七代孫管修,從齊國遷徙到了楚國,被封為陰大夫,以後便以"陰"氏為姓。到了漢代,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就是娶了陰氏豪族的陰麗華為妻,留下了"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經典名句。

郭圖,一個冤枉的背鍋俠

郭圖這個人也許才能不如沮授和田豐,但在揣摩主子心思這一點上,他絕對要勝出一籌。同樣作為帳下謀士,郭圖更了解袁紹的内心,更了解袁紹的"外寬内忌"特點,也更敏銳地察覺出了袁紹在之前連續大勝的威猛形勢下,内心滋生出來的好大喜功和剛愎自用。與其像沮授田豐二人一樣,傻乎乎地堅持己見,和老闆唱反調,還不如順水推舟借坡下驢,和老闆站在統一思想陣線。後來因為張郃投降了,直接導緻了官渡之戰的勝利,是以為了掩蓋這個事實,郭圖成了背鍋俠,被殺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