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謀事郭圖是怎樣的人?他是被曹操殺死的嗎

作者:小瑤周遊世界

郭圖,字公則,家鄉在颍川,即如今的河南許昌禹州一帶,是東漢末年袁紹手下的謀士,在官渡一戰中,他圖謀偷襲曹營,結果計謀沒有得逞,郭圖為了逃避責任,将罪因歸咎于率軍的張郃與高覽兩人,結果使得二人投靠了曹操,袁紹死後,郭圖便為其長子袁譚效力,最終一同被曹操所殺。

郭圖早年間在家鄉颍川的太守手下做事,191年,郭圖等一衆人說服韓馥将冀州牧讓位給袁紹,而郭圖也就順理成章被袁紹收入帳下,成為他的謀士。195年,漢獻帝被李傕、郭汜等人逼得四處流離,政局動蕩,社會風氣破敗,各州郡均心懷鬼胎。

沮授勸阻袁紹說:“冀州強大安定,不如接皇上來此,立邺縣為皇宮,挾天子令諸侯,畜養兵馬對不服順的人出兵,如此誰還能夠抵抗呢?”袁紹本欲接受其意見,此時郭圖上前相阻,稱漢室已衰,如今想要振興太難,而且諸侯均各自發展勢力,如今皇帝之位先到先得,又何必屈尊于漢王呢?最終使袁紹沒有采納沮授接漢獻帝的建議。

199年,袁紹滅公孫瓒吞并四個州,手中軍力雄厚,集齊良兵攻打許都。郭圖認為,如今袁紹勢力正旺,應該趁此機會讨伐曹操,一舉将其拿下,而沮授持反對意見,他認為僅憑自己實力雄厚就征讨别的軍隊是不符合道義的行為,且曹操實力非凡,并不是甕中之鼈。

三國謀事郭圖是怎樣的人?他是被曹操殺死的嗎

但最終袁紹采納了郭圖的意見,誰知攻曹失利,袁軍土本瓦解。

許攸與郭圖,同為袁紹賬下的謀士,不過在官渡之戰期間,許攸因家人犯法被捕而轉投曹操,并在此戰中,因為預測到曹營缺糧而設計偷襲袁紹糧倉導緻袁軍大敗,最後兩人都是死于曹操手中,那麼郭圖與許攸二人在曆史上的評價如何,誰更厲害些呢?

三國年間,許攸與郭圖都是袁紹手中比較著名的謀士,然而因為各自觀念與境遇的不同,一個轉投曹操,一個追随舊主。在曆史長河中評價一個人的地位,要審視他對曆史程序所作出的貢獻。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顯然,許攸的目光要更為長遠些。在官渡之戰中,他提出抗曹的戰略性建議未被袁紹采納,再加上因為家人被捕而大怒,甚于是決定轉投曹操得到了熱烈相迎。許攸深知曹操缺糧,且知道袁軍屯糧所在何處,于是獻計偷襲烏巢,促成了袁紹最終兵敗官渡之戰。

藍月傳奇

美女陪玩

熱血傳奇

套裝贈送

而同在官渡之戰中,郭圖主張偷襲曹營未成,還将罪責推卸到領軍的張郃與高覽二人身上,緻使其背袁投曹,是以在謀略與眼光這方面,郭圖是比不上許攸的。

然而說到許攸,對他的評價向來不佳,他在官渡之戰的關鍵時刻臨陣叛變,從人品道義上來看,是不厚道的,且提供舊主屯糧的重要情報獻計偷襲,是以有賣國之稱。此外,許攸摸不清曹操的品性脾氣,過于自恃功高,絲毫不懂收斂,頻頻口出狂言最終惹怒曹操引來殺身之禍,實在是情商堪憂。

而郭圖的口碑也不佳,十分奸險,唯利是圖,善于推卸責任,進讒言害死田豐,是以被冠上“小人”的名号,是以郭圖、許攸二人的人品均不敢恭維,但在謀略上,許攸是要更勝一籌的。

郭圖與郭嘉,縱觀二人的生平,郭圖大郭嘉五歲,兩人同姓又是同鄉,均出生于颍川一地。且最開始的時候郭嘉是随着郭圖一同投于袁紹部下的,隻不過後來郭嘉轉投曹操,兩人看上去淵源匪淺,三國時期姓郭的人并不多,那麼他們之間是否真的有什麼親緣關系呢?

三國謀事郭圖是怎樣的人?他是被曹操殺死的嗎

當時袁紹手中兵力充足,勢力極大,郭嘉在這樣情況下棄袁投曹的原因,想必定是未能受到重用。确實,衆所周知郭嘉是曆史上評價極高的一位謀士,史書上甚至稱贊他為“世之奇才”,然而他21歲時去見袁紹,覺得袁紹不懂得用人的道理,而曹操則提出過“唯才是用”之說,用人極其不拘一格,是以郭嘉離開了袁紹。

在當時的年代背景下,袁紹用人十分看重門第,郭圖是名門望族,是以在袁紹賬下很受重用,袁紹看不上郭嘉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郭嘉出生于比較标準的寒門,是以郭嘉、郭圖兩人肯定不是同個家庭出生的,也就不存在什麼兄弟關系了。

然而,三國年間的郭姓在颍川是一個比較大的士族階層,兩人既然一同來投袁,想必兩人關系定然不錯了。當時在郭嘉離開袁紹時,他警誡郭圖說:“袁紹為人隻懂效仿禮賢下士的品德,卻不懂不用人之計,且做事情拿主意不夠果斷,與他共事是很難建立稱王霸業的。”而當時郭嘉敢這樣相告不怕郭圖打小報告,可見兩人之間關系非同小可。

是以,綜上所述,郭圖與郭嘉并不是親緣兄弟,頂多也就是同族的關系,五百年前可能是一家,然而曆史上并沒有明确記載,但兩人關系不錯,至少也是至交好友。

郭圖作為袁紹手中的謀士,他極力主張袁紹應該在實力鼎盛之時,把握時機興兵讨曹,并強烈相勸袁紹發檄文羅列曹操罪狀。當時袁軍之勢如日中天,有一種說法認為,袁紹兵敗罪在于郭圖,那麼袁紹于官渡之戰大敗曹操後,郭圖下場如何,他又是怎麼死的呢?當時袁紹聽取郭圖的建議,決意進攻曹操,官渡之戰爆發時,袁紹手中的兵力是曹操軍隊的十倍,誰知袁軍遭到曹軍的突襲,主将被斬,全軍戰敗。兩軍對峙時期,郭圖不聽意見執意要求張郃進攻曹營,結果久攻不下,郭圖内心慚愧遂誣告張郃等人,導緻其投靠曹操,袁軍土本瓦解。

202年,袁紹憤恨而死,袁紹本欲立自己疼愛的後妻之子為繼承人,但生前沒來得及表态,于是衆人打算立袁紹長子袁譚為繼承人,此時袁紹本來的部下分為兩派,郭圖等人支援袁譚,而審配等人與之不合,審配唯恐袁譚即位後加害于他們,于是私改袁紹遺囑,立袁尚繼位。

三國謀事郭圖是怎樣的人?他是被曹操殺死的嗎

而袁譚沒能得以繼位,于是其一衆人駐紮在黎陽,袁譚自稱車騎将軍。203年,曹操攻打黎陽,袁譚向袁尚求援未成,袁譚大怒,在郭圖等人的煽風點火下,袁譚起兵進攻袁尚。兩兄弟交戰于城門外,最終袁譚兵敗而退,遂聯合曹操攻打袁尚,但是不久後袁譚便叛變了。

204年十二月,曹操領軍将袁譚重重圍困于南皮,次年一月,曹操猛軍急攻,南皮淪陷,袁譚在逃亡中被曹操部下最精銳的虎豹騎部隊殺害,曹軍進城後,将郭圖等人也一并殺害。

免責聲明:以上内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将盡快删除相關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