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美援助電影《長津湖》中,有幾張美軍遠東總司令、"聯合國軍"麥克阿瑟總司令的鏡頭。

作為北韓戰争中的美國最高指揮官,麥克阿瑟對美軍在長津湖戰役甚至第二次戰役中的重大失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
1950年10月25日-11月5日,第一次針對美朝的戰役中,志願軍前六軍投入北韓戰争,20多萬人向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突發,打死打傷15000多名被俘敵。在這場戰争中,僅美軍就損失了3,518名士兵。美軍被迫撤退到青川河南岸,然後才重新站穩腳跟。
志願軍擅長運動格鬥,沒有他們的迹象。11月6日,即第一次戰役結束後的第二天,200 000多名志願軍士兵不知不覺地從聯合國軍的眼皮底下消失了。
在正常情況下,一支強大部隊的突然出現和突然消失,是任何有經驗的指揮官都不會忽視的可怕事情。
但麥克阿瑟畢業于西點軍校,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在戰場上度過了近半個世紀,他沒有看到這種現象。他堅持認為,中國可能已經派兵參戰,但這是象征性的,總共不超過3萬人。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蜂蜜自信?
軍法說:"知己彼此認識,百戰必勝。"一個明智的指揮官了解自己和他的對手。現在,麥克阿瑟不知道志願服務是什麼感覺,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做出戰略決策。
二
麥克阿瑟甚至自信到傲慢的地步。第一次戰役剛結束,麥克阿瑟就從日本飛到北韓戰争前線,指揮包括美軍第8和第10部隊在内的22萬名聯合國軍,又從南向北發動了一次大規模進攻。
根據麥克阿瑟的作戰計劃,這次大規模襲擊一方面是派空軍摧毀鴨綠江南岸的所有道路、橋梁等交通設施,切斷了志願軍參戰的所有陸路路線,另一方面是美國陸軍第8集團軍, 第10軍由"聯合國軍"士兵分成兩派,在東西線齊頭并進,對中國和北韓軍隊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這次攻勢被稱為"聖誕攻勢",因為麥克阿瑟預計将在聖誕節(12月25日)之前将中國和北韓軍隊趕到鴨綠江。
麥克阿瑟自信地告訴美國陸軍第9任司令:"你告訴士兵,當他們撞上鴨綠江時,他們可以回家。我希望我的話能夠實作,這樣他們就可以回家過聖誕節。"
三
麥克阿瑟的"聖誕攻勢"引發了針對美國和北韓的第二次戰役。
在第二次戰役中,東西線的志願軍采取了引誘敵人深入、圍攻、殲滅的方法。為加強作戰力量,志願軍緊急調動第9軍到東線,安排部署在長津湖地區。最終,志願軍第9軍克服了惡劣的寒冷天氣、後勤短缺、武器落後帶來的巨大困難,取得了長津湖戰役的勝利,殲滅了美軍第7師步兵1強化團,對美軍海軍陸戰隊師進行了殲滅打擊。
同時,西線志願軍也取得了輝煌的戰績,殲滅了南韓陸軍第7師和第8師,殲滅了大部分土耳其旅,給了美軍步兵第2師殲滅打擊,擊中了美國步兵第25師,騎兵第1師。
志願軍在第二次戰役中共打死打傷敵方俘虜36000餘人(其中美軍24000餘人),繳獲并摧毀了1000多支火炮、3000多輛汽車、坦克和裝甲車200多輛汽車,繳獲了6架飛機。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将在撤退中喪生。
四
第二場戰役變成了麥克阿瑟的滑鐵盧。雖然麥克阿瑟指揮了第三次和第四次戰鬥,但他已經失去了美國軍方和政治高層人士的信任。1951年4月11日,在第四次競選結束之前,美國總統杜魯門将麥克阿瑟免職。
麥克阿瑟以令人沮喪的順序回到了美國。但是,令人驚訝的是,當他回家時,他受到了英雄的歡迎。麥克阿瑟去的地方,到處都是空蕩蕩的小巷。他受到了熱烈的歡迎。1951年4月19日,麥克阿瑟來到國會,發表了他的著名演講《榮民不死》。
他在講話中說:"老兵永遠不會死,他們隻是消失了。(榮民不會死,他隻是褪色。)"
為了表彰麥克阿瑟的功績,國會為他破例,為他頒發了一枚特殊的榮譽金質獎章。勳章上刻有他的肖像和一段文字:"澳洲的捍衛者,菲律賓的解放者,日本的征服者,北韓的捍衛者。"
此時此刻,麥克阿瑟,還記得那些在長津湖地區冰雪中蹒跚而行的美國榮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