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皎月挂上彎彎的枝頭,清亮的銀輝灑落書桌,漫過書籍,咖啡,電腦,悄悄的爬上枕邊,窩在眼角,化為心頭淡淡的愁緒,如絲若縷,在光和影交織的幕布之上,一幕幕重制了白日的種種不如意,今日任務尚未完成的憂郁,對明日未知之事的擔憂畏懼。被種種雜緒侵擾的長夜不安穩地墜落。
失重感取代了當代年輕人的快樂,不知何時即将發生的大大小小的焦慮,危機,如同突如其來的狂風,一次又一次沖擊着愈發脆弱的心理長堤。随着年齡的增長,從學習壓力演化而來的容貌焦慮,年齡焦慮,收入焦慮,職位焦慮,甚至于對周圍人對自身認同程度的焦慮,如此種種,全方位擠壓着一個人的身體和靈魂。
半夜是焦慮的高發期,處于前後兩日的交界,昨日任務或尚未結束,或将迎來繁重新任務,對人際交流的疲憊,對職業生涯不如意的惆怅,對未來人生的迷茫……成年人的崩潰或許隻在一瞬間,但那一瞬間是千千萬萬次失望透頂積累而成的。我們并非一無所有,無法放棄所有,認真規劃從頭來過,隻能義無反顧,一腔孤勇按照既定的軌迹走下去。
“不想再過這樣渾渾噩噩的日子了,好想重新開始啊。”
不為人知的深夜憂郁在地平線初露金芒時開始褪去,仿佛潮落,岸邊隻是洋洋灑灑地徒留一地思維碎片,也最終消融在漫漫的一片暖融融的光芒中。對一無所獲的生活假裝微笑,掩飾自己的失望。然後悄悄對自己說“沒關系——明天我們将跑得再快一點,手臂再伸長一些,然後是一個美好的黎明。”這樣自我勉勵然後竭力試圖真的有一天締造想象中美好的黎明的我們所經曆的似乎并不特殊的日常,其實是一個又一個接連發生的奇迹啊。
也是在這樣樸素的日常中發現的,原來我們所苦苦追尋的美好未來或許正是我們如今所經曆的。道路的意義是無限接近而非抵達。“如果你錯過了一天,總有明天,如果你錯過了一年,也沒關系,山不會去哪裡,百裡香和迷疊香照樣回來,太陽照樣升起,灌木照樣結出果實。”是以一切都還好,永遠心懷希望,素履之往,即為所尋之所
文字|盧佳钰
編輯|封欣怡
稽核|張語心
圖檔|王一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