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丸子是山東平陰縣的漢族傳統名吃之一,平陰梨丸子為正宗,口感最為純正。梨丸子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曆史。 梨丸子采用本地的大青梨為主要原料,以平陰特産的玫魂花制成的糖餡作輔料,加上青紅絲、核桃仁、芝麻、白糖精制而成。味道純正,香甜可口,備受食者贊譽。制做好的梨丸子,其外形似毛栗子狀,呈金黃色,外皮酥脆,内裡軟嫩,梨味濃郁,并有濃郁的玫魂香味。
梨丸子曾在濟南市魯菜創新大獎賽中獲最佳獎,全國政協副主席錢偉長到平陰考察工作時,品嘗了梨丸子後,揮筆寫了“玫瑰梨丸子,天下第一名”的贊語。

梨丸子 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等,梨丸子制做,一律采用祖傳秘制,制作過程中加入了由二十餘種中藥熬配的湯料浸潤。故經常食用有提氣益神,寬胃下食之功效,加之由梨作配料,還具有止咳化痰、清肺解熱之功效。
近幾年來,在平陰玫瑰節期間,國内外來賓除觀賞玫瑰花和洽談貿易外,都要品嘗一下風味獨特的梨丸子,一飽口福。川蜜牌“梨丸子”這一獨特的風味名吃為繁榮地方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
制作材料
梨1000克(制作10個梨丸子),白糖80克,核桃仁15克,橘餅10克,玫瑰醬、熟面粉各15克,青紅絲10克,綠豆澱粉50克,芝麻油5克,豬闆油50克,花生油1000克(約耗75克)。
特色
色澤金黃,外皮酥脆,内裡軟嫩,梨味濃郁,微有玫瑰香味。
制作方法
1.将梨洗淨削去皮,先切成厚0.2厘米的片,再切成長3厘米左右的細絲,放入盆内與熟面粉拌勻。
2.豬闆油去皮筋,用刀壓抹成闆油泥,再把橘餅、核桃仁剁成細末,放入玫瑰醬、青紅絲、白糖及芝麻油拌勻成餡,捏成10個直徑約2厘米的丸子餡心。
3.拌好的梨絲分成10份,将丸子餡用梨絲包起來,團成直徑4厘米左右的丸子,再滾上一層幹綠豆澱粉。
4.炒鍋内倒入花生油,用中火燒至六七成熱時,把丸了逐個下入油中,炸透後撈出控淨油,放入盤中,擺成塔形即成。
制作要領
1.要選擇水分較少、脆嫩無渣的梨;
2.加入的餡料要适當,味以梨的清香為主,尤其是加入玫瑰醬的量要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