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見過嗎?在石闆上也能烙餅!

(央視财經《是真的嗎》)烙餅是深受大家喜愛的面食之一,它一般以金屬鍋具烙制而成,可是網上有傳言稱,用石闆也能烙餅,在雲南省的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有一種面食,就是用石闆烙制而成的。可是,用石闆真的能夠烙餅嗎?帶着好奇央視财經頻道《是真的嗎》記者踏上了求證之旅。

你見過嗎?在石闆上也能烙餅!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地處滇西北怒江大峽谷北段,西與緬甸聯邦共和國毗鄰。來到當地,正值中午,那麼這一據稱較為常見的美食,會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嗎?

你見過嗎?在石闆上也能烙餅!

記者一番找尋過後,在村中遇到了一位熱情的村民。李大哥斬釘截鐵地告訴記者的确有這種烙餅,它是當地人的主食之一,而他們家中午就會吃。記者跟随李大哥來到家中,隻見李大哥的母親正在火塘旁忙碌,經過仔細觀察,記者卻并沒有發現石頭的影子。

你見過嗎?在石闆上也能烙餅!

李大哥指着面前的一塊黑乎乎的圓闆告訴記者,這就是石闆了。李大哥将石闆搬至光線充足的屋外。記者本想拿起來掂量一下,可這個闆子十分沉重,而且手感光滑細膩,反而像極了一塊鐵闆,正在記者疑惑之時,李大哥拿出了一把小刀在石闆上刮蹭。沒想到随着刀面的移動,黑闆表面出現了一道白色的劃痕,并且粉末四濺。随後記者決定将還冒着熱氣的石闆翻轉過來,記者發現闆子的另一面有所不同,中間呈現出疑似石頭的花紋。

你見過嗎?在石闆上也能烙餅!
你見過嗎?在石闆上也能烙餅!
你見過嗎?在石闆上也能烙餅!

李大哥告訴記者,這塊石闆就是從當地的一座石山上開采獲得的。當地人選取優質的石料并将其從山體上剝離,經過削減、打磨、抛光後獲得成石。

那麼用這石闆究竟如何制作烙餅呢?帶着好奇記者又繼續觀察起來。

你見過嗎?在石闆上也能烙餅!
你見過嗎?在石闆上也能烙餅!
你見過嗎?在石闆上也能烙餅!

張阿姨調好面糊後将石闆放置在了火塘的鐵架上,對其進行加熱。随後在無油的情況下,張阿姨直接将面漿均勻澆蓋在石闆表面。稍加烙制,再将烙餅輕輕翻面。不一會,一張荞麥烙餅就完成了。作為當地日常主食之一,炒上幾個小菜,人們一口辣椒一口烙餅,再配上香濃的酥油茶,一天的疲憊于舌尖的美味裡被悄悄洗刷。

可是我們不禁想問,為什麼當地會形成用石闆來制作烙餅這樣的飲食文化呢?

你見過嗎?在石闆上也能烙餅!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李金明:“第一,主要是當地這種石頭的資源比較豐富;第二是因為這種石頭形狀可以劈成很薄很薄,它不會裂開;第三個是這種石頭在火塘上加溫了以後不會裂炸,老百姓在長期的生活當中發現這種石頭可以使用,是以就用這種石頭來烙餅。”

那麼石闆烙餅所使用的石頭一定是當地出産的這種石頭嗎?能否用其他石材取代呢?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李金明:“别的石闆代替不了,因為别的石頭劈不成薄的那種形狀,并且一般的石頭遇火會炸裂,隻有這種石頭才适合制作烙餅粑粑。”

你見過嗎?在石闆上也能烙餅!
你見過嗎?在石闆上也能烙餅!
你見過嗎?在石闆上也能烙餅!

石闆烙餅當地人也稱其為石闆粑粑,它的制作過程并不複雜,可是由于其獨特的制作用具讓石闆粑粑打上了深深的當地烙印。這不禁讓我們在感歎人類飲食智慧的同時,也深深感恩自然對于我們的無私饋贈。

(本文編輯:魏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