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畫家的畫就如同樹的年輪!“漢柏·江聲”雙個展,藏着兩位“80後”的生命密碼

“漢柏·江聲——趙大鈞、王劼音雙個展”11月4日在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面向公衆開放。

&nbsp>

畫家的畫就如同樹的年輪!“漢柏·江聲”雙個展,藏着兩位“80後”的生命密碼

■展覽現場

趙大鈞、王劼音均為國内美術界享有廣泛聲譽并具有重要影響的藝術家。

年逾八旬的兩位藝術家,從事繪畫創作時間跨度超過半個多世紀,作品融會中西藝術,在具象、意象、抽象等繪畫語言上均有深入的實踐和探索,

同時,他們又都有着長期從事藝術教育工作的經曆,培養和引導了衆多學生,其中不少已成為目前國内美術界的中堅力量。

畫家的畫就如同樹的年輪!“漢柏·江聲”雙個展,藏着兩位“80後”的生命密碼

本次展覽展出兩位藝術家100餘件畫作,涵蓋油畫、版畫、水墨、水彩、水粉、素描等多種繪畫類型,從1960年代的早期作品到2021年的新作,展呈了兩位藝術家創作生涯中不同時期的代表性作品。

畫家的畫就如同樹的年輪!“漢柏·江聲”雙個展,藏着兩位“80後”的生命密碼

■趙大鈞 漢柏系列 布面油畫 185×185cm 2021

趙大鈞長期生活、創作于東北沈陽,王劼音一直生活、創作于江南上海。

南北方的水土與人文,漫長藝術人生所經曆的複雜時代背景的變換,為他們的繪畫藝術奠定了濃重而蒼茫的底色,也形成了彼此迥然相異的繪畫氣質。

而他們在不同方向上對藝術自由的不斷追求、對心靈表達的無限探索,也開辟了彼此繪畫藝術廣袤而深邃的視覺與精神空間。

展覽主題詞“漢柏”與“江聲”,來自于趙大鈞、王劼音兩位藝術家近期作品的名字。

“漢柏”的精神,“江聲”的意韻,互為交融。

畫家的畫就如同樹的年輪!“漢柏·江聲”雙個展,藏着兩位“80後”的生命密碼

■趙大鈞 神山夏諾多吉 布面油畫 151×200cm 2008年

趙大鈞說,“漢柏”不是指某一張畫,而是這一段的精神指向。“漢柏”是“坐忘”,是尋找内心的歸屬。

“白白的畫布,線條不是從手指流出,而是由心傳到遠處,再拉回到潔白的布上。隻在雲霧中作畫,自己處在畫面的包圍之中,一直下去,直至精力耗盡……”

趙大鈞表示,每天步行到畫室的“路途”,在畫面前走動、塗改,與畫相伴,不斷感悟視覺“意”的存在,成為自己最大的樂趣。

畫家的畫就如同樹的年輪!“漢柏·江聲”雙個展,藏着兩位“80後”的生命密碼

■趙大鈞 碎冰川 布面油畫 132×170cm 2009

王劼音形容,畫家的一幅畫如同樹的一個橫斷切片,從這年輪切片上,大緻可以看出這樹的經曆。

在他看來,畫之是以能引起他人的共鳴,就因為其中隐藏着這樣的生命密碼。

畫家的畫就如同樹的年輪!“漢柏·江聲”雙個展,藏着兩位“80後”的生命密碼

■王劼音 紅花,布面油畫,120×160cm,2005

他說,“有的畫家是‘有心栽花’,“而我總是‘無心插柳’,不打草稿才好玩。”

“也許我本來想要畫一幅山水,趁着有靈感立刻動筆,畫着畫着卻發現感覺不對,靈感不靈了,這時我會把畫翻個身再看,也許山水就看起來像花卉了,我便順勢将它畫成了花。”王劼音說。

畫家的畫就如同樹的年輪!“漢柏·江聲”雙個展,藏着兩位“80後”的生命密碼

■王劼音 花卉圖譜249,布面油畫,80×80cm,2005

此次雙個展,以回溯的角度,在同一場館中展開他們的藝術創作之旅,展呈他們藝術生涯中不同時期的代表性繪畫作品。

既達兩相對照、相映生輝之意,也為研究他們的繪畫實踐乃至由此生發對于中國現當代繪畫發展與本土價值建構的研究提供典範和參照。

畫家的畫就如同樹的年輪!“漢柏·江聲”雙個展,藏着兩位“80後”的生命密碼

■王劼音 江聲,布面丙烯,150×95cm,2021

展覽特别邀請滬上知名設計師沈浩鵬擔任視覺設計,在展呈空間上進行了巧妙設計和布局,使展覽中既保有獨立鮮明的個人線索,又展現出兩位藝術家創作上的互相映照和對話。

該展由上海油畫雕塑院主辦、勢象藝術中心協辦。著名藝術家周長江擔任學術顧問,上海油畫雕塑院副院長、該院美術館負責人江梅擔任策展人。

據悉,展覽将持續展出至2021年11月25日。

“漢柏·江聲——趙大鈞、王劼音雙個展”

畫家的畫就如同樹的年輪!“漢柏·江聲”雙個展,藏着兩位“80後”的生命密碼

展覽時間:2021年11月4日至11月25日

展覽地點: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本市金珠路111号)

來源:周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