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的名字家喻戶曉,他的事迹在青藏高原,在齊魯大地乃至全國廣為傳頌,他“赤誠、擔當、大愛、無我”的崇高精神感動和激勵着無數人。習近平總書記号召黨員上司幹部,要像孔繁森那樣“做一個親民愛民的公仆,做一個忠誠正直的黨員,做一個靠得住、有本事、過得硬、不變質的上司幹部”。榜樣的感召超越時空,新時代赓續孔繁森精神、堅守愛民情懷,是共産黨人永葆初心、傳承使命的重要精神源泉。
孔繁森精神是在改革開放大時代背景下産生的偉大革命精神
孔繁森精神是在改革開放的大時代背景下形成、完善和升華的,是進入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時期産生的偉大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産黨革命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孔繁森的人生字典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一生的執着信仰,他為人民而活着,為人民而奮鬥,為人民而獻身,一言一行無不展現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革命情懷。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堂邑鎮五裡墩村。17歲參軍,在部隊連年被評為“五好戰士”,1966年孔繁森光榮加入中國共産黨。1969年,他從部隊複員後,先當勞工,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1979年,國家要從内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赴藏工作,擔任日喀則地區崗巴縣委副書記,為期三年,這是他第一次入藏。未曾想到,此後孔繁森的一生便與西藏和藏族同胞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1988年,孔繁森二次入藏,期滿後服從黨的決定,留任西藏,主政阿裡。“二離桑梓、獨戀雪域、收養孤兒、幫助孤老……”,茫茫雪域高原到處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在孔繁森的勤奮工作下,阿裡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然而,1994年的11月29日,孔繁森去新疆塔城考察邊貿的途中,因為一場車禍不幸殉職,時年50歲。
從孔繁森1979年入藏到1994年因公殉職,正值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也是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的時期,特别是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後,這個大的時代背景對孔繁森精神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激勵和促進作用。因為改革更需要各級上司幹部發揚知難而進、知難而上的革命精神,更需要弘揚為民服務、為民謀利的公仆情懷,這是改革開放新時期對上司幹部的最本質要求。孔繁森精神正是孔繁森在艱苦環境的淬煉中,在改革開放實踐的磨砺中,在加強自我修養的體悟中逐漸形成、完善和升華的。
孔繁森經常把“咱是黨的人”“咱是公家人”挂在嘴邊,牢記自己共産黨員的身份,不忘初心使命,始終保持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标,為民解憂難、甘為孺子牛。江澤民同志高度贊揚孔繁森是“全黨的楷模”,并題詞号召全黨“向孔繁森同志學習”。他在會見孔繁森家屬和事迹報告團成員時說:“孔繁森同志是我們全黨的楷模。我們要像當年學習焦裕祿、學習雷鋒一樣,大力開展學習孔繁森同志事迹的活動。”胡錦濤同志強調,全黨都來學習孔繁森。他充滿深情地說道:“我在西藏工作時,曾與繁森同志有過接觸,知道他的一些情況,特别是他對黨和人民赤膽忠心,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同志滿腔熱情,對自己嚴格要求,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習近平同志在《執政意識和執政素質至關重要》一文中提出要求:“像上司幹部的好榜樣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等英模人物那樣,做一個親民愛民的公仆,做一個忠誠正直的黨員,做一個靠得住、有本事、過得硬、不變質的上司幹部。”
1994年9月,孔繁森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稱号。其殉職後,中共中央組織部追授他“模範共産黨員”“優秀上司幹部”的稱号;2009年,孔繁森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2018年,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孔繁森“改革先鋒”稱号,頒授改革先鋒獎章;2019年,他被評為“最美奮鬥者”個人。中國共産黨人特有的革命精神在孔繁森身上閃閃發光,孔繁森精神的代代傳承正是中國共産黨革命精神血脈的赓續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