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改革先鋒人物故事21:“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

作者:齊魯壹點

1978年12月18日,中國改革開放邁出了“萬裡長征”第一步,從此開啟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富國強民、民族複興的偉大之路。12月18日也成了中國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節日——改革開放紀念日。

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表彰了100位改革先鋒人物和10位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他們是誰?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和突出貢獻?本壹點号将陸續講述他們的感人故事,為各行各業改革開放的這些擔當者和英雄點贊!

今天講述“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的感人事迹和故事。

改革先鋒人物故事21:“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

孔繁森,男,漢族,中共黨員,1944年7月出生,1994年11月去世,山東聊城人。西藏自治區阿裡地委原書記、政協原主席。1979年開始,他兩次進藏工作,勤政為民,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團結。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援藏工作結束後,被任命為阿裡地委書記。為了摸清情況,探索帶領群衆脫貧緻富的路子,跑遍了全地區106個鄉中的98個,行程8萬多公裡,與藏族群衆結下了深厚友誼,被稱為“新時期的雷鋒”“90年代的焦裕祿”。他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勵和影響着廣大中華兒女投身改革開放事業,自發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困難、最艱苦的地方去幹事創業。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稱号,被追授“模範共産黨員、優秀上司幹部”稱号。

改革先鋒人物故事21:“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

1961年,17歲的孔繁森光榮參軍,在部隊連年被評為“五好戰士”。1966年9月,孔繁森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産黨。1969年,他從部隊複員後,先當勞工,後被提拔為國家幹部。1979年,國家要從内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并寫下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擔任日喀則地區崗巴縣委副書記。在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縣的鄉村、牧區,與藏族群衆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改革先鋒人物故事21:“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

1988年,山東省再次選派進藏幹部,組織上認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經驗,便決定讓他帶隊第二次赴藏工作。進藏後,孔繁森擔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到任僅4個月的時間,他就跑遍了全市8個縣區所有的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村辦國小,為發展少數民族的教育事業奔波操勞;為了結束尼木縣續邁等3個鄉群衆易患大骨節病的曆史,他幾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頂水源處采集水樣,幫助群衆解決飲水問題;了解到農牧區缺醫少藥的情況後,他每次下鄉時都特地帶一個醫療箱,買上數百元的常用藥,工作之餘就給農牧民群衆認真地聽診、把脈、發藥、打針,直到小藥箱空了為止。這表現出孔繁森心甘情願為人民服務。

1992年,拉薩市墨竹工卡等縣發生強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崗鄉的地震廢墟上,還領養了3名藏族孤兒——12歲的曲尼、7歲的曲印和5歲的貢桑。收養孤兒後,孔繁森生活更加拮據,為此他曾3次以“洛珠”的名義捐血900毫升,900毫升的鮮血蘊含着孔繁森對藏族孤兒深深的愛。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調藏工作期滿,西藏自治區黨委決定任命他為阿裡地委書記,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繼續留在西藏工作。面對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選擇,他毫不猶豫地服從了黨的決定、人民的需要。

阿裡地處西藏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這裡地廣人稀,常年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最低溫度達零下40多攝氏度,每年7級至8級大風占140天以上,惡劣的自然環境、艱苦的生活條件使許多人望而卻步。

可是,1993年春天,年近50歲的孔繁森赴任阿裡地委書記後,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全地區106個鄉他跑遍了98個,行程達8萬多公裡,茫茫雪域高原到處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改革先鋒人物故事21:“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

在孔繁森的勤奮工作下,阿裡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1994年,全地區國民生產毛額超過1.8億元,比上年增長37.5%;國民收入超過1.1億元,比上年增長6.7%。他為了制定把阿裡地區的經濟帶上新台階的規劃,準備在最有潛力的邊貿、旅遊等方面下工夫。為此,他曾率領相關機關,親自去新疆西南部的塔城進行邊境貿易考察。

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務傳回阿裡途中,不幸發生車禍,以身殉職,時年50歲。

改革先鋒人物故事21:“90年代的焦裕祿”孔繁森

坐落于山東聊城的孔繁森紀念館

孔繁森作為建國以來重大典型,被譽為“九十年代的雷鋒”“新時期的焦裕祿”“上司幹部的楷模”“民族團結的典範”。他用真摯的愛民之情,赤誠的為民之心,強烈的富民之願,譜寫了具有最樸素的普世價值和人文情懷,閃爍着不朽的文明之光、人性之光和理想之光。今天我們從普世價值的角度認識和傳播孔繁森精神, 大力倡導夫妻、幫人、關心人的人生價值觀,對建構和諧社會,促進世界和平與進步大有裨益。

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1995年7月4日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準許在山東聊城建孔繁森紀念館,1995年9月10日正式開館接待觀衆。

《孔繁森》一文已被蘇教版國文書收錄為課文。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孔繁森同志改革先鋒稱号,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翟恒水 綜合自人民網、新華網,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