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晚清四大名臣中誰的地位最高?

何為肱股之臣?帝王親近的重臣?辦事得力的重臣?還是,像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這樣的朝臣?最生動的解釋,大抵就是這最後一種了。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晚清四大名臣中誰的地位最高?

晚清四大名臣其實有兩種說法,一說這四人是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和彭玉麟。而另一個流傳更廣的說法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張之洞。我們今天要聊的,就是更有名的曾左李張的生前身後事。

曾國藩這人,祖上可追溯到春秋時儒家宗聖曾子。道光十八年(1838),尚未滿三十的他就考中進士,恰好與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同屆。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晚清四大名臣中誰的地位最高?

後來曾國藩成為當時的權臣郭佳·穆彰阿的門生,并得到穆彰阿的支援。因而曾國藩能很快就成為太子的侍從官左庶子,後來又成為日講起居注官,常侍奉于帝側。

入仕不到十年,曾國藩就有了禮部侍郎的頭銜,從一個庶吉士成為從二品要員。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至次年,他把禮部侍郎、兵部侍郎和工部侍郎當了個遍。

此後倚仗自己手中的湘軍,曾國藩從一個中央的文官轉變為一個在地方有實權的"大将"。他用軍隊和戰功換得了身着黃馬褂的殊榮,也先後換得了湖北巡撫、兵部尚書、兩江總督、兩江總督協辦大學士的官職,并獲得了太子太保的頭銜和世襲一等爵位。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晚清四大名臣中誰的地位最高?

洋務運動開始後,曾國藩先後任體仁閣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同治七年(1868),他又成為直隸總督。四年後,曾國藩因病在南京去世,朝廷追贈其為太傅,谥号"文正"。

而被曾國藩一手培養出來的李鴻章,在中舉入仕後的前幾年做過簡單的文書工作,也在地方組織過團練,但最後還沒憑借戰功步步高升就被诋毀地回家守孝。後來他又回到曾國藩門下,在鹹豐十年(1860)被委以組織淮軍的重任。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晚清四大名臣中誰的地位最高?

在淮軍的支援和曾國藩的推薦下,李鴻章在同治元年(1862)直接成了江蘇巡撫。第二年,他又兼任五口通商大臣,後來還做過北洋通商大臣。而曾國藩曾做過的兩江總督,李鴻章也做過。曾國藩有的一等爵位,李鴻章也有。且他還做過湖廣總督協辦大學士。

光緒十七年(1901),李鴻章在北京病逝,被追贈太傅,進封為一等侯爵,獲得"文忠"的谥号。清廷還在北京為他建立祠堂,這也是唯一一座清代漢族官員的祠堂。是以認為李鴻章"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還是有一定道理。

而李鴻章的死對頭左宗棠,早年也頗為不順。他曾多次參加科舉,但要麼親人去世,學業中斷,要麼名落孫山,不能步入仕途。所幸他有真才實學,得到諸如賀長齡和陶澍等人的賞識。胡林翼、林則徐等也與左宗棠交好。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晚清四大名臣中誰的地位最高?

1852年(鹹豐二年),左宗棠在危難之際應湖南巡撫張亮基之邀成為其幕僚,次年又進入湖廣總督幕府。後來他又應新任湖南巡撫駱秉章之邀為其謀劃,且這一謀劃就是六年。在此期間,中央的禦史就曾注意到這個有才學的有志之士,向朝廷舉薦了左宗棠。鹹豐六年(1856),左宗棠成為兵部郎中。兩年後,他又被授予四品官銜。

鹹豐十年(1860),左宗棠來到曾國藩麾下。第二年,惜才的曾國藩便将左宗棠推薦作了浙江巡撫。同治二年(1863),左宗棠升任閩浙總督,次年又被授以太子太保的頭銜。而他最有名的與新疆有關的功績,則是在他被任命為欽差大臣之後立下的。在西北期間,左宗棠還被授予其都尉的爵位。而這也是他的死對頭李鴻章有過的。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晚清四大名臣中誰的地位最高?

同治十二年(1873)後,左宗棠又先後做過陝甘總督協辦大學士、東閣大學士,還獲得了一等的輕車都尉爵位。光緒七年(1881),在地方工作數十載的左宗棠被調到中央,任軍機大臣,兼在總理衙門行走。但因為他不習慣中央的工作,後又被委任為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剛好又與死對頭李鴻章的北洋通商大臣"對應"。光緒十一年(1885),左宗棠在福建福州病故。随後朝廷追贈其為太傅,并授予"文襄"的谥号。

餘下的一位重臣張之洞,他的功成名就倒是與曾國藩沒有太大關系。張之洞因科舉入仕,後來進入文淵閣工作。光緒五年(1879),因為呈上一封反對清廷與沙俄簽訂《裡瓦幾亞條約》的奏疏,張之洞得到了慈禧的賞識。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晚清四大名臣中誰的地位最高?

在慈禧的認可下,張之洞一路升遷,兩年間做過翰林院侍讀、左庶子、日講起居注官和内閣學士,更被任命為山西巡撫。光緒九年(1883),他又調任兩廣總督。在任期間,張之洞曾因為想要乘勝追擊來犯的法國軍隊而被李鴻章通電斥責。

光緒十五年(1889),因為奏請建設蘆漢鐵路,張之洞被調任為湖廣總督,負責南段鐵路的修建。中日甲午戰争期間,他又任兩廣總督,并支援過戊戌變法。宣統元年(1909),他在北京離世,清廷賜其谥号,曰"文襄",與左宗棠同谥号。

清代的巡撫算是一省的軍政最高長官。總督是區域内的軍政最高長官。而總督管理的區域,一般是兩三個省。四位重臣皆做過巡撫和總督,是以從這個方面來說他們的官職沒有明顯的高低之分。但曾國藩和李鴻章皆是中央重臣,張之洞也曾深得慈禧賞識,是以論在中央的地位,左宗棠是最低的。而在爵位一事上,張之洞是唯一一位沒有爵位的。另外三位,皆有一等爵位。

至于谥号,按照清代禮制,谥号"文正"為最高等,"文忠"排第4位,"文襄"排第23位。是以谥号最尊的便是曾國藩。且清軍入關近270年,有"文正"這一谥号的僅有八位,曾國藩便是這八分之一。

轉自世 界 通 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