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時舊事》詩:舒民國貴縣女學溫馨畫卷,展一則跨世紀愛情故事

作者:爾安說史

筆者爺爺沈鐘嶽,号毓卿(1880--1959),曾兩任民國貴縣縣長及廣西陸川、橫縣等縣縣長),曾是廣西近代的風雲人物。爺爺的大女兒沈佩棠(1904--1981),筆者稱為二姑媽,成年後嫁貴縣覃塘陳強桢,育有一雙兒女。可惜陳強桢及其父陳秀屏中途家境沒落,人亦短壽,于1929年左右先後離世。

《兒時舊事》詩:舒民國貴縣女學溫馨畫卷,展一則跨世紀愛情故事

童年時的陳宏才

佩棠二姑媽的長子陳宏才(1924--2011),筆者稱照表哥,是爺爺的嫡長外孫,一生充滿傳奇(人物關系參頭條《晚清民國時期,廣西貴縣沈福兆堂家族關系的基本輪廓》文章)。由于父親早逝,青少年時期的陳宏才,經常傳回沈屋外家,得到外公的教養及愛護。

《兒時舊事》詩:舒民國貴縣女學溫馨畫卷,展一則跨世紀愛情故事

陳宏才(後排左1)1948年初于廣州。前排左起:爾秩、錫璋、林伯均、錫琳(小波)、六公沈鐘嶽(爾菊)等

陳宏才晚年曾寫有《兒時舊事》詩一首,若解讀通透,對貴縣近代辦女學的曆史情景,及一段跨世紀的兒女恩愛故事,均會增加了解。詩體不長,先展現如下。

《兒時舊事》(作者:陳宏才)

出生大海邊,麗日近重陽。①

園中弄花草,入室聞書香。

外祖識時務,慈母上學堂。②

少小不更事,依偎書桌旁。

朗朗讀書聲,清泉潤心房。

一曲木蘭辭,終生竟難忘。

《兒時舊事》詩:舒民國貴縣女學溫馨畫卷,展一則跨世紀愛情故事

下課鐘聲響,嬉笑滿走廊。

同窗一少女,秀麗且端莊。

待我至親密。逗我吃香糖。

教我認紅字,要我喊姨娘。

世事實難料,歲月曆滄桑。

日後成嶽母,笑談緣分長。

注:

①我于1924年秋,生于香港海邊。

②外祖父早年留學日本,後當縣官,力主婦女讀書;慈母攜子上學,成為全縣第一批女師範生。

《兒時舊事》詩:舒民國貴縣女學溫馨畫卷,展一則跨世紀愛情故事

幼童時的陳宏才

這首白話小詩,原作者附有兩條注解,若逐句細讀,并不難察覺原詩的大意。從文史角度來看,該詩涉及的一些特定曆史時代事件,意義大約有三。

《兒時舊事》詩:舒民國貴縣女學溫馨畫卷,展一則跨世紀愛情故事

一是作者身世:“我于1924年秋,生于香港海邊”已簡單闡述了時間、地點、人物。筆者父親另有文字回憶說:“1922年,我随父母、六姐在香港,居住博撫林道……。我們在地下……當時亞照還未出世(是1924出世,繡屏親家住興漢道)”。“四哥自梧州傳回廣州後,讀高師,也常來香港”。這些叙述與《兒時舊事》互相印證,不僅确認了作者的身世自述,更重要的,是為筆者四伯(參頭條《沈錫瑚:一位英年早逝的中共貴港籍地下黨員,其業績将永垂青史》文章)當年的革命活動提供了背景材料。

《兒時舊事》詩:舒民國貴縣女學溫馨畫卷,展一則跨世紀愛情故事

陳宏才筆迹

二是女師辦學情景:貴縣最早的女學校——坤德女校,為縣人陳繼祖于晚清二十二年(1896)創辦,校址在縣城西街陳氏宗祠,學生僅有十多人。民國成立後,貴縣女校仍高小初小并設,至1923年行新學制,改稱縣立女子國小,校址在今縣西國小。

《兒時舊事》詩:舒民國貴縣女學溫馨畫卷,展一則跨世紀愛情故事

陳宏才女兒、女婿及外孫

民國十四年(1925年)秋,貴縣縣立師範講習所成立,除當年招收男生學員外,于次年(1926)招收女子部第一班,學員從高小畢業生中選取。女班讀三年,在今縣西國小校址上課,1929年畢業。随後女班就停辦了。

《兒時舊事》詩:舒民國貴縣女學溫馨畫卷,展一則跨世紀愛情故事

陳宏才(左2)與貴港家鄉親友

據當年就讀女班的林運誼口述回憶(見《貴縣文史資料第八輯》),師範女班畢業生隻有以下18人:葉潔芳、湯少珍、周玉英、關秀祥、陳湘蘭、區坤和、羅勖湍、蔡樹瑚、林伯康、沈佩棠、譚瓊芳、梁妙蘭、沈秀棠、羅愛程、林運誼、黃立葆、況珹,李喬仙。這一班人随後大都成為貴縣早期的女教師和公職人員,算是舊社會的新女性。

《兒時舊事》詩:舒民國貴縣女學溫馨畫卷,展一則跨世紀愛情故事

在18名畢業生中,沈佩棠的名字赫然在列。沈秀棠為同族姐妹,陳湘蘭為陳壽彜(民國時期廣西電業界風雲人物)胞妹,後與筆者二伯沈錫琳成婚。

《兒時舊事》詩:舒民國貴縣女學溫馨畫卷,展一則跨世紀愛情故事

陳宏才(左1)與貴港家鄉親友

慈母畢業之時,陳宏才已經5歲,有了朦胧的記憶。詩中對校園的生活情景,有着十分細膩的描寫。但這位日後成嶽母、當時喊“姨娘”的女師範學子,姓名卻未見出現在畢業生名單中。

《兒時舊事》詩:舒民國貴縣女學溫馨畫卷,展一則跨世紀愛情故事

陳宏才(右2)、劉玉紅(左3)與兒女家人于1999年

三是婚姻傳奇(補充)結局:陳宏才是1948年初與劉玉紅(1928.8.--2008.12.)成婚的。劉玉紅母親名黃寶珍,嫁貴縣山東石龍的劉姓大戶人家。黃寶珍與沈佩棠,正是當年貴縣女師班的同學。

《兒時舊事》詩:舒民國貴縣女學溫馨畫卷,展一則跨世紀愛情故事

初為人父(母)的陳宏才、劉玉紅

為什麼黃寶珍的名字未出現在畢業生名單中呢?有兩種可能,一是黃立葆即是黃寶珍,是文史資料提供者林運誼口述回憶或筆錄時出現差錯,将黃寶珍記為黃立葆。二是1928年8月,已讀完二年的黃寶珍女兒(劉玉紅)出生後,影響到她無法堅持讀到畢業,隻好中途辍學。當然,以上都屬于推測,最好是能找到較确鑿的新證據,否則兩種可能均不能排除。

《兒時舊事》詩:舒民國貴縣女學溫馨畫卷,展一則跨世紀愛情故事

初當祖父(母)的陳宏才與劉玉紅

但讀過《兒時舊事》後,有一點是可以肯定,在女師班中,無論陳宏才及她日後的嶽母黃寶珍,孩童與少婦的互動,當時已相當和諧溫馨,陳宏才若隐若現的聰敏天性,足以給黃寶珍留下良好的初始印記。

《兒時舊事》詩:舒民國貴縣女學溫馨畫卷,展一則跨世紀愛情故事

陳宏才劉玉紅伉俪

那麼,究竟後來是如何成婚的呢?1944年抗戰後期,貴縣縣城及部分鄉鎮為侵華日軍所占據。在一次上山躲避日寇騷擾的“走難”中,兩位當年相好的學友沈佩棠與黃寶珍不期而遇,大家問起雙方家庭兒女的狀況,均有所心思,情意相合,一門婚事就此定下來了。

《兒時舊事》詩:舒民國貴縣女學溫馨畫卷,展一則跨世紀愛情故事

沈佩棠(前右)、黃寶珍(前左)與兒女家人1955年于賓陽中學

1945年,陳宏才考取了廣州國立中山大學(抗戰廣州淪陷期間,大學曾搬遷至雲南、粵北等地),憑着他聰明的頭腦,學業一直穩居前茅。到了1948年,家人催促他回家成婚,他欣然從命。于是為了抱得美人歸,他大學隻讀到肄業。

這樁甜美的婚姻跨越了一個甲子,二人建國後主要在賓陽中學工作,夫妻共生育有6名兒女。退休前,陳宏才是賓陽中學的進階教師,劉玉紅也是在賓陽中學教務處任職,一直工作至退休,

《兒時舊事》詩:舒民國貴縣女學溫馨畫卷,展一則跨世紀愛情故事

陳宏才的全家福

退休後的陳宏才生活多姿多彩,他愛好廣泛,喜歡讀書、創作、音樂、弈棋等等,撰寫的《趣園沉思》知識獨幕喜劇,在《貴縣報》上連載發表多篇。筆者父親曾委托他與李華一道,以“書香之家”為主題,撰寫沈家史記,惜無果而終。筆者父母親2005年從美國回國,居住廣州時經常與照表哥、玉紅表嫂互通電話,交流資訊。照表哥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感恩得到了沈家的長壽基因”。

《兒時舊事》詩:舒民國貴縣女學溫馨畫卷,展一則跨世紀愛情故事

陳宏才作品之一

2008年12月,玉紅表嫂病逝,享年80春秋。2011年農曆正月初六,照表哥也作古,獲壽87歲。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就《兒時舊事》這首小詩展開叙述,其他趣聞轶事,待另行補充。謝謝閱讀,敬請留言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