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宇,在2002年至2011年這九年時間裡,為了金錢,一共向境外間諜機關提供了15萬多份檔案資料。
在這15萬多份的資料當中,有90份是國家絕密級資料,有292份是機密級資料,還有1674份是秘密級資料。同時,黃宇還把他的妻子、姐夫以及他的部分同僚們也拉下了水。
那麼黃宇是何許人也呢?黃宇背叛國家,甘當間諜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最終,黃宇、以及黃宇的妻子、姐夫等其他人又受到了哪些處罰呢?這篇文章就帶您了解一下這起數量之大、範圍之廣、涉密之深的黃宇洩密事件。
黃宇,于1974年7月28日出生,是一名四川自貢市人。
黃宇在大學學的專業是計算機專業。在上個世紀90年代,那個時候,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是非常吃香的。
1997年7月,23歲的黃宇順利地大學畢業,在大學畢業之後,他順利地去了一家涉密科研所工作,這家涉密科研所主要是在研究密碼領域相關的技術。進入這個機關工作,是要簽保密協定的,因為很多東西都是國家的秘密資料,是不允許外露的。當然了,黃宇他也簽了保密協定,但後來,他卻為了金錢,将這份協定抛之了腦後。
黃宇這個人非常善于交際、比較貪玩、而且還愛慕虛榮、不守規矩,這些性格特點,都是後來黃宇的同僚們對他作出的評價。此外,别看黃宇善于交際,但它的業績始終在倒數,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黃宇的專業實力比較一般,而且他的工作态度還不端正,這兩種情況一結合,能幹好本職工作才怪呢。
我們常說,交際能力好的人,更容易成功。這句話本身沒有錯,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基本的專業能力是前提、是基礎。
黃宇在這家科研所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由于能力平平,再加上工作态度不端正,是以,5年中他就換了三個部門,不過他的業績始終靠後,按照當時機關末位淘汰制的規定,黃宇将會被解職。當黃宇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他非常的不滿,慢慢地便産生了報複的心态。黃宇這個人有個習慣,隻要是他經手的科研資料,他都會偷偷地留一份。後來,為了擷取金錢,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黃宇以手中私自留存的保密資料為籌碼,與境外間諜機關搭上了關系,之後,便開始了他的賣國求榮之路。
2002年的一天,黃宇決定開始出賣情報,這天他在網上向之前聯系上的境外間諜機構,發了一段留言。很快,沒過一會兒,黃宇便收到了對方的答複,對方表示到,“請你于2002年6月某日,到東南亞某國酒店大堂,到時候,我們會派人與你接頭。”
在收到對方的回複以後,黃宇非常的開心,但也有點害怕,他開心的是能夠得到金錢了,害怕的是,自己的安全可能會受到威脅。不過,最終經過内心的一番糾結,黃宇還是選擇了赴約而至。
到了約定的地點之後,黃宇戰戰兢兢地坐在了酒店大堂裡等着,沒過一會兒,有兩個打扮成老闆模樣的人,分别坐在了黃宇的兩側、向黃宇表明了身份,緊接着,他們以談生意為假象開始進行交易。黃宇将3份儲存在優盤裡的,有關軍用保密機的電子文檔,拷貝給了對方。
保密櫃
拷貝完之後,這兩名假老闆對黃宇說道:“我們不缺錢,你給我們提供的情報越多、越有價值,我們給你的酬金就會越多。”黃宇一聽,非常的高興,他随即表示到,等第二天還會帶來情報。就這樣,他們約定,第二天仍然在這裡見面交易。
再次見面的時候,對方表示,黃宇提供的資料非常有價值,希望進一步地長期合作,并且給黃宇承諾到,每個月給黃宇工資5000美元,最後,還當場支付了首次合作的1萬美元的獎金。這個錢,在當時算是非常多了,是以,黃宇在拿到錢之後,高興得合不攏嘴,随即,他還痛快地表示到,願意為對方至少工作五年。
就這樣,在金錢的誘惑之下,黃宇成為了一名間諜,而從這一刻起,叛徒的身份也将永遠伴他一生。
此後,為了掩蓋自己的賣國求榮行為、為了讓自己的間諜行動不被發現,黃宇對外謊稱到,自己目前在一家深圳公司駐四川的辦事所工作,平時呢,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去海外出差。黃宇的這個幌子打得很好,并沒有引起他的親人和原研究所同僚們的注意。
後來,在第一次出賣情報3個月之後,黃宇的錢被他自己揮霍得差不多了,于是,他再次和境外間諜機關聯系了一下,聲稱自己又得到了新的情報(其實是他以前存的老資料)。最終,對方和黃宇約定,在香港進行第二次交易。
這一次,黃宇帶去了更多、更新的涉密資料,同樣地,對方也給了黃宇很多的酬勞,這次交易完成之後,黃宇并沒有急着回來,他拿着這些酬金,在香港潇灑了幾天之後才回家。
回到家之後,他謊稱這次是去開會了,是以,他的妻子也沒有産生太多的懷疑,而這也讓黃宇變得更加肆無忌憚了,他覺得自己隐藏得很好,可以繼續做下去。
第2年年初,也就是2003年1月,黃宇和對方在東南亞進行了第3次會面。
這次會面,對方很重視,一共來了5個人,不過呢,與其說,他們對黃宇非常地重視,倒不如說,他們對黃宇帶來的情報非常重視。在進行了交易之後,這5人還對黃宇進行了全方位的間諜教育訓練,他們想讓黃宇竊取更多的情報,黃宇很痛快地答應了對方的教育訓練,并且,在金錢的驅使之下,黃宇學習得非常快,沒過幾天,便掌握了很多竊取情報的方法和技巧。
在後來的幾年時間裡,黃宇每年幾乎都會打着出差的幌子出國,陸續地将竊取的大量機密情報,出賣給境外的間諜機關。
為了不引起咱們反間諜部門的注意,黃宇一般去國外出差的時候,他會假裝帶着他的親友、同僚們旅遊,但,在每次國外的旅遊當中呢,黃宇都會神神秘秘的單獨行動一兩天,假裝是去開會,其實他是去和間諜機關會面了。
到了2007年的時候,黃宇之前存的秘密資料,已經基本上被他給賣完了,于是,他便把目光,又放在了他的親友和同僚們身上。他的第一個目标,就是他在研究所工作時的老同僚聞某,聞某在聽了黃宇的暗示之後,直接拒絕了,不過黃宇并不甘心,他又連續好幾次接着找聞某,希望聞某能夠透露資料,不過都被聞某給拒絕了,黃宇呢,一看情況不對勁,便立馬對聞某進行了語言威脅,最後呢,很可惜,聞某害怕被連累,是以,他并沒有向上司彙報這件事,而這呢,也給了黃宇繼續進行他賣國行動的機會。
之後,黃宇把目标又轉到了自己的妻子唐某身上,唐某呢,在另一家涉密機關工作,她是這個機關裡的資料管理者,是以,唐某會經常接觸到涉密材料。黃宇由于擔心自己的妻子會阻止自己的行為,是以,他并沒有直接向他妻子要這些資料。他反而假裝以好心的态度,讓她妻子平時整理資料的時候在自己電腦上備份一下,如果資料丢失的話,還有一個保障。聽了黃宇的建議之後,唐某也沒有起疑心,他很高興地按照黃宇給他的建議做了。
後來,有一天,黃宇利用自己妻子不在家的時機呢,便偷偷打開了妻子的電腦,把電腦上的資料複制了下來。在從妻子身上成功得手之後,被金錢迷了心竅的黃宇,并未善罷甘休、就此打住。他很快,便把下一個“獵物”,定在了自己的姐夫譚某身上。
譚某在之前黃宇任職的機關裡,擔任一名總工程師,為了避免資料丢失,譚某也習慣将機關的資料拷貝到筆記本電腦上,備份起來。黃宇也一直知道自己的姐夫電腦裡有秘密資料,但是,他始終找不到機會接觸他姐夫的電腦。後來沒過多久,黃宇終于等來了機會,有一天,譚某家中的電腦壞了,于是便叫黃宇前來幫忙修理,黃宇得到消息之後,很高興地在來到了譚某的家裡,他趁着自己姐夫不注意,用境外機構給他的間諜優盤,偷偷地把譚某電腦裡的資料拷貝了一份,他再次得手了。
就這樣,在竊取了自己妻子和姐夫電腦裡的資料之後,黃宇,于2007年年底,再次和境外間諜機構見了面,不過這次,黃宇并沒有得到多少的酬金,因為對方宣稱,黃宇這次帶來的資料,不是軍工科密方面的,價值不算太高。
針對酬金的減少,黃宇雖然心生不滿,但他也不敢說什麼。
後來,回國之後,黃宇決定洗手不幹了,他的内心也是很害怕的,因為一旦被發現,輕則坐牢,重則槍斃。
可是,在黃宇回家沒過幾個月之後呢,他又開始動了歪心思,為什麼呢?因為通過出賣情報來賺錢太容易了,他也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是以說,上次賣情報賺的錢,很快便被他給花完了。而這個時候,被金錢腐蝕了内心的黃宇,是不可能再踏踏實實地去找一份工作,穩定地生活着了。
之後,為了賺取高額的酬勞,黃宇把目标放在了另外一個涉密科研所上,他利用原機關的關系,竊取了鄭某電腦上的資料,并且,還讓鄭某等人打探了一下這所科研所的最終研究動态,而且,黃宇還竊取了一些科研所的内部刊物。之後,這些所有的資料都被黃宇打包起來,賣給了境外間諜機構。
不過,盡管黃宇僞裝得很好,但他終究會留下犯罪的蛛絲馬迹。
2011年,國家安全機關掌握了黃宇的犯罪證據,之後,便對黃宇實施了抓捕。
黃宇被抓
在黃宇被抓之後呢,安全機關立刻對他的家裡進行一遍大搜查,結果再次發現了黃宇大量作案的證據。黃宇的護照上,蓋了很多密密麻麻的海關印章,黃宇出境這麼多次,幾乎都是為了向境外間諜組織出賣情報,後來據調查,黃宇通過出賣情報,一共擷取了70多萬美元的酬金。
從酬金的這個數字來說,黃宇出賣的情報的價值,可以說是非常之大的,同時,這也間接地表明,黃宇對咱們國家造成的傷害,也是非常之大的。
對于這些犯罪事實,黃宇供認不諱。
最終,黃宇因“間諜罪”被依法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且,沒收其剩下的全部間諜經費,此外,黃宇的妻子唐某、姐夫譚某也因“過失洩露國家機密罪”被分别判處五年、三年有期徒刑。另外,黃宇原先就職的機關裡29名的涉事人員,也受到了相應的處分。
針對這起黃宇間諜案,我個人有3點看法,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黃宇為了發洩自己的不滿、為了滿足物質上的欲望,選擇出賣自己的國家當間諜,他的這種做法,不僅葬送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還給自己的家人造成了巨大的損害,最嚴重的是,他嚴重損害了國家的利益,甚至涉及到了國家的安全。是以,我覺得,沒有任何理由能夠為黃宇開脫,他也必将會被永遠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第二,黃宇間諜案也折射出了一些我們不得不去重視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涉密機關的保密問題,尤其是軍工和高科技方面的機密情報,絕對要保持高度重視,不能讓間諜竊取走。
第三,其實,在查完黃宇的資料之後,我還有另外一個感觸,黃宇在中途的時候想過回頭是岸,但那時,他的心已經被輕而易舉得來的金錢所腐蝕了,他想回頭是岸,已經很難了。咱們在生活中,也不要太高估自己的自控能力,不該碰的東西盡量别去碰,因為有些東西真的不能碰,一碰就會一發不可收拾,走不了回頭路,到最後坑的是自己。這些不能碰的東西就是指那些能夠讓人非常上瘾、非常損害自己身體、損害自己家庭的東西。這種東西有很多,具體有什麼,我就不多說了。
注:這篇文章是視訊的口稿,未經修改,文學水準不高,如讓您閱讀不舒服,還望包涵!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