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主席訓示:零敲牛皮糖,彭德懷求助周總理:給我調個人來呗引言:一:陳赓到北韓一波三折二:“零敲牛皮糖”怎麼打?三:越軍用效果奇佳,志願軍當然可以用。四:“工兵鼻祖”王耀南五:美軍發動“絞殺戰”攻勢,我軍穩如泰山。尾聲:

1951年6月10日,曆經數次戰役之後,抗美援朝戰役第一階段戰争告一段落。

抗美援朝戰役,随即開始了持續兩年多的戰争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戰略方針是以,“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為主導的陣地戰和積極防禦作戰。

戰略目的則是“以戰促談,邊打邊談,邊談邊打”!

錯綜複雜的形勢,讓主持抗美援朝戰場的彭德懷深感壓力重大!

日思夜想之下,他想起了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以戰略戰術鬼才著稱的陳赓,尋思良久之後的彭德懷開始拉人了。

毛主席訓示:零敲牛皮糖,彭德懷求助周總理:給我調個人來呗引言:一:陳赓到北韓一波三折二:“零敲牛皮糖”怎麼打?三:越軍用效果奇佳,志願軍當然可以用。四:“工兵鼻祖”王耀南五:美軍發動“絞殺戰”攻勢,我軍穩如泰山。尾聲:

(陳赓大将和夫人)

就在彭老總尋思拉人的當口,美軍開始不安分了!

1951年7月26日,美軍發起了夏季和秋季局部攻勢,妄圖用軍事進攻逼迫中朝聯軍在軍事分界線問題上退讓,以便在和談時占據優勢。

戰鬥發起之後,美軍仰賴裝備優勢,不斷發起進攻。

這樣的戰場局勢,讓彭老總在主動進攻和陣地防守之間舉棋不定,急需一個商量的人。

為此彭老總不斷催促周總理,目的就是希望陳赓快點來。

其實陳赓也早有意要來北韓幫助彭德懷,可牛人事多的他,去北韓之路卻一波三折。

那個時候的陳赓,先是在越南支援對抗法國,抽不開身。

好不容易在1951年3月率領第三兵團入朝時,又因為腿傷複發不得不回京治療。

治療過後,為了盡快恢複,又去往大連休養!

如此波折數月之後,才在1951年6月,以志願軍第二副司令身份參戰。

蹉跎數月後,1951年9月2日彭德懷終于在志願軍司令部和陳赓見面了!

經過無數波折後,彭德懷終于見到陳赓,當然欣喜無比,不停地誇他:說他打完日軍打法軍,打完法軍打美軍,打遍歐亞無敵手。

如此猛将助陣,也讓糾結的彭德懷,終于尋到了可以參謀的人。

毛主席訓示:零敲牛皮糖,彭德懷求助周總理:給我調個人來呗引言:一:陳赓到北韓一波三折二:“零敲牛皮糖”怎麼打?三:越軍用效果奇佳,志願軍當然可以用。四:“工兵鼻祖”王耀南五:美軍發動“絞殺戰”攻勢,我軍穩如泰山。尾聲:

(抗美援朝劇照)

彭老總如此急切的原因,是因為那時候的志願軍總部,正為一個決策如何執行難下定論。

當時志願軍第一副司令鄧華,向志願軍總部傳達了毛主席最新提出的戰術思想“零敲牛皮糖”,貌似不複雜,可怎麼落地是一個問題。

同時毛主席也在醞釀發動規模更大的第六次戰役,并且開始調兵遣将。

這不陳赓剛到沒多久的1951年10月份,楊成武帶領的20兵團就進入了北韓,新增生力軍,這明擺着是要加強攻勢的節奏。

那個時候的志願軍,在前線集結了近百個師的兵力!

如果不是為了發動大規模戰役?是為了什麼?

戰略決策時刻,陳赓終于不負彭德懷屢次向周總理求将的所望,在戰役關鍵時刻,弄出了最好的對敵戰略。

這戰略就是:坑道近迫作業。

隻見陳赓在作戰會議上侃侃而談說:

打抗戰的時候,破襲戰、關家垴之戰,土工工程作業讓日本人吃盡了苦頭,打解放戰争的時候,上黨戰役、淮海戰役,中野、華野也用近迫作業全殲了黃維軍團和杜聿明軍團。

這一切,都證明了近迫作業在戰場上的優勢,有這麼個傳統殺手锏,哪能棄之不用咧?

毛主席訓示:零敲牛皮糖,彭德懷求助周總理:給我調個人來呗引言:一:陳赓到北韓一波三折二:“零敲牛皮糖”怎麼打?三:越軍用效果奇佳,志願軍當然可以用。四:“工兵鼻祖”王耀南五:美軍發動“絞殺戰”攻勢,我軍穩如泰山。尾聲:

(毛主席劇照)

彭總聽着陳赓的話語,邊聽邊點頭說:

主席發動第六次戰役的原因就是“以戰促和”,但志願軍受困于各種限制,如何突破敵軍現代化防禦?如何在禮拜攻勢時間内保障戰績?如何建立運動立體防禦體系?

彭德懷的三個問題,劍指三個方向。

聽完彭德懷發問,陳赓又拿支援越南的邊界戰役舉例,诠釋了土工作業的威力!

挖坑道配合近迫作業,越軍運用這樣的戰術,在面對擁有先進裝備的法軍時戰果累累,一戰就殲俘敵軍八千多人,将整個法軍防禦體系擊潰。

這場戰鬥絕對有借鑒意義。

既然越南軍隊可以用,打的戰績也很好,比越南軍隊更強的志願軍,當然也可以用,而且戰績必定會更好啊。

于是,在統一意見之後,志願軍選擇了在前線構築防禦體系,用主動防禦為主,伺機反擊為輔的戰略方針。

具體執行過程中,陳赓還建議彭德懷說:

主席講各打各的,他丢原子彈,我們丢手榴彈。 我們的優勢是運動防禦,那就發揮我軍土木作業的特長,在三千裡江山弄一次挖坑比賽,讓坑道保護自己的同時,打擊别人!

彭德懷聽完陳赓建議後非常高興,志願軍于是放棄了發起第六次戰役,轉而專心打起了運動防禦戰。

毛主席訓示:零敲牛皮糖,彭德懷求助周總理:給我調個人來呗引言:一:陳赓到北韓一波三折二:“零敲牛皮糖”怎麼打?三:越軍用效果奇佳,志願軍當然可以用。四:“工兵鼻祖”王耀南五:美軍發動“絞殺戰”攻勢,我軍穩如泰山。尾聲:

(抗美援朝中的坑道戰)

陳赓說了戰略方針,早有準備的彭德懷,也立馬找到了戰略執行者。

這次被彭德懷點将的就是我軍著名的“工兵鼻祖”王耀南。

這王耀南曾在1934年時,為了掩護紅軍主力,帶領兩萬紅軍利用道地戰在蘇區松毛嶺區域堅守七天七夜,讓追擊的國軍中央軍20萬人一個月時間才前進了40公裡。

過往的戰績,可見王耀南之厲害。

王耀南來北韓也是一波三折。

早在1951年4月8日,周總理就專門找來王耀南,言談中說了最近半年的北韓局勢,還闡述了受制于半島狹窄的區域特征,以及高山峻嶺運動穿插不友善的現狀。

分析結果就是,在美韓聯軍擁有裝備優勢的情況下,運動戰已經不是好的選擇。

說完這一切後,周恩來直言讓王耀南去往北韓半島的開城門戶馬良山,實地考察看能不能在哪裡借鑒之前蘇區經驗,展開山區“坑道戰”。

得到周總理指派之後的王耀南,在周總理安排下,用黃瓜、蕃茄、闆栗、核桃等大量中國農産品,從蘇聯哪裡換來了坑道戰所急需的空氣壓縮機和大量風鎬。

準備數月後的1951年9月7日,王耀南随同23兵團入朝,開始了在北韓大展身手的日子。

毛主席訓示:零敲牛皮糖,彭德懷求助周總理:給我調個人來呗引言:一:陳赓到北韓一波三折二:“零敲牛皮糖”怎麼打?三:越軍用效果奇佳,志願軍當然可以用。四:“工兵鼻祖”王耀南五:美軍發動“絞殺戰”攻勢,我軍穩如泰山。尾聲:

(駐守坑道的志願軍将士們)

王耀南随23兵團入朝後僅僅11天後的9月18日,美韓聯軍就發動了“絞殺戰”攻勢,不斷轟炸我方鐵路線。

面對敵方的“絞殺戰”攻勢,我志願軍開始發起反“絞殺”作戰。

在陳赓授意,王耀南配合之下,志願軍在短時間内,就修築了能讓火車穿行的隧道,避免了被敵機攻擊的可能。持續數個月的“絞殺戰”,在志願軍通過坑道防禦戰地工事保證後勤之後,徹底落空。

經過這輪戰術嘗試之後,志願軍終于找到了對峙時候的最佳戰術。

1951年10月,身體不好的陳赓又一次回國養病,養兵五個月後,陳赓在1952年3月回到北韓前線,替換需要回國做手術的彭德懷。

重到北韓之後的陳赓并沒有閑着,而是進一步更新改進了前線防禦體系。

在他指揮之下,駐紮北韓的第3兵團和第20兵團,沿着平康、金華、淮陽一帶構築了長達220公裡,縱深20公裡“蜂巢”防禦體系。

這個防禦體系的建立,讓聯合國軍望之興歎。

毛主席訓示:零敲牛皮糖,彭德懷求助周總理:給我調個人來呗引言:一:陳赓到北韓一波三折二:“零敲牛皮糖”怎麼打?三:越軍用效果奇佳,志願軍當然可以用。四:“工兵鼻祖”王耀南五:美軍發動“絞殺戰”攻勢,我軍穩如泰山。尾聲:

(哈軍工内的陳赓雕像)

構築完防禦體系後,陳赓就被毛主席召回國内,随即被委以重任創辦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

哈軍工,也在陳赓的全力謀劃下,僅僅用時不到兩年就全面籌備完成,并在1953年9月1日舉行了第一期開學典禮。

今日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已然是中國軍事工業人才搖籃,比清華北大對中國更加重要。

抗戰時期,生性幽默豁達的陳赓,曾經不止一次地說過,自己活不過60歲。

這話語在1961年3月16日應驗了,那一天陳赓因為心肌梗塞英年早逝,享年58歲。

他的去世,讓中國失去了一個戰略鬼才,也讓曾經和他有刎頸之交的好友李克農悲憤無比。

聽聞陳赓犧牲,特工之王李克農悲憤地說:

陳赓不在,喝酒都沒味了!

1962年2月,這位傳奇的“特工之王”,随自己好友駕鶴西去。

毛主席訓示:零敲牛皮糖,彭德懷求助周總理:給我調個人來呗引言:一:陳赓到北韓一波三折二:“零敲牛皮糖”怎麼打?三:越軍用效果奇佳,志願軍當然可以用。四:“工兵鼻祖”王耀南五:美軍發動“絞殺戰”攻勢,我軍穩如泰山。尾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