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粟裕突圍,想回去救劉疇西,方志敏:你職務低,劉不會聽你,我去

作者:兵說

作者:蘇區放牛娃

1934年12月14日,譚家橋戰鬥打響,紅10軍團對決王耀武部,紅10軍團失利,紅10軍團19師師長尋淮洲犧牲。譚家橋戰鬥後,蔣氏大喜過望,他一面通令嘉獎王耀武,一面下令乘勝追擊紅10軍團餘部。

粟裕突圍,想回去救劉疇西,方志敏:你職務低,劉不會聽你,我去

油畫:紅軍時期的粟裕

1935年1月,僅3000餘人的紅10軍團在浙江遂安召開軍團師以上幹部緊急會議。會上,參謀長粟裕認為,部隊要擺脫困境,應該立即分兵,改變大兵團集結狀況,迅速将正規軍轉為遊擊隊,正規戰轉為遊擊戰。他主張由自己和政治部主任劉英率19師到浙西南活動,方志敏率21師到贛東北堅持,軍團長劉疇西、政委樂少華率20師留皖南作戰。然而,粟裕的主張遭到劉疇西等人的激烈反對,他們堅持全軍傳回贛東北,先休整,後分兵。

粟裕突圍,想回去救劉疇西,方志敏:你職務低,劉不會聽你,我去

粟裕

軍令如山,粟裕隻好服從,為擺脫蔣軍30個團的追兵,安全傳回贛東北,他又一次運用了聲東擊西之計,将追兵主力引開後突然掉頭南下贛東北。粟裕帶800餘人在前面開路,主力則由劉疇西率領跟進。粟裕深知形勢險惡,敵人很快就會醒悟過來繼續瘋狂追擊,必須趕在包圍圈合攏之前突破封鎖線,靠攏贛東北蘇區越近越安全。他将800餘人的隊伍編成3個戰鬥連隊,在荒山野嶺中艱難前進。

紅軍指戰員披荊斬棘,饑寒交迫、疲憊不堪,有人請求休息一下,粟裕斷然制止了。直到沖出尚未合攏的封鎖線後,他才下令休息,焦急地等候主力跟上來。

在後面跟進的劉疇西卻疏忽大意,幾次中途下令住宿休息,甚至在離粟裕部隊隻有5裡路時,覺得部隊太疲勞了,決定再次宿營。粟裕得知後大吃一驚,找到跟随自己行動的方志敏說:“情況這樣緊急,決不能再延誤了,部隊今天晚上必須通過封鎖線。”方志敏認為有道理,讓粟裕以他的名義寫信給劉疇西,限令今夜迅速跟進。信送走後,粟裕心裡還是不踏實,向方志敏建議說,還是由他回去協助軍團長連夜通過封鎖線。

粟裕突圍,想回去救劉疇西,方志敏:你職務低,劉不會聽你,我去

方志敏

方志敏想了想,覺得粟裕職務比劉疇西低,恐怕說服不了劉疇西,決定讓粟裕帶着部隊先走,自己前往主力部隊,以紅10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的身份指揮部隊帶出險境。劉英後來回憶:“志敏同志堅持自己随主力行動,要粟裕同志率領先頭部隊進入基本地區。于是粟(裕)、劉(英)、樂(少華)三同志随前衛部隊行動,志敏同志回去随主力行動。”

當天晚上,粟裕奉命帶隊通過封鎖線。方志敏卻沒有能夠說服執拗的劉疇西,再次耽誤了時間,主力很快被包圍在風雪彌漫的懷玉山區,彈盡糧絕後全軍覆沒。方志敏和劉疇西也先後被捕,慘遭殺害。

粟裕突圍,想回去救劉疇西,方志敏:你職務低,劉不會聽你,我去

被俘後的紅軍将領,左起為劉疇西、方志敏、王如癡

焦慮中等待他們到來的粟裕,結果等來一個晴天霹靂般的噩耗,隻能久久地凝望遠山盡頭,悲憤不已。

粟裕帶出來的8oo餘人,成為紅10軍團最後的血脈和火種。突圍後不久,長征途中的紅軍總部訓示,以這800來人為基礎組建紅軍挺進師,粟裕任師長,劉英為政委,任務是到浙江境内打遊擊,建立根據地,從戰略上配合主力紅軍行動。

浙江是蔣氏的老家,防守嚴密,到那裡去活動等于投身虎穴,生死難料。但粟裕回複:“堅決完成任務!”他迅速標明了山高林密的浙西南為第一個開進目标。多年後,時為挺進師3縱戰士、不久擔任粟裕和劉英警衛員的張金發還記得,粟裕在動員大會上慷慨激昂地說:“我們這支部隊,要穿插到敵人的後方去牽制敵人,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我們的任務是打到蔣氏的老家!打到陳誠的老家去!”

粟裕突圍,想回去救劉疇西,方志敏:你職務低,劉不會聽你,我去

陳誠,浙江青田人

從出發地到目的地,不僅要橫跨兩個省,山高路遠,而且沿途關隘重重,重兵圍堵。粟裕率領挺進師闖重圍,攀峭壁,跨江河,躲叛徒,可謂“過五關斬六将”,一路輾轉向前。時為第一大隊大隊長的餘龍貴後來回憶這次行軍時說:“我們翻山越嶺,走的是羊腸小路,天下着雨,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不小心就會滾下山去。粟裕同志走着走着,也滑倒在山溝裡。粟裕同志的腳皮磨破了,腰也跌傷了,痛了好幾天。”

時為3支隊副政委的張文碧則回憶:“行軍時,他跑在最前面。部隊疲勞了,他前後來回奔走鼓勵戰士,還站在路邊喊鼓動口号,比誰先上山頭!”

1935年4月,挺進師終于到達浙西南慶元縣的齋郎地區。作戰中,唯一一部電台被損壞,從此和上級失去了聯系,挺進師猶如斷線的風筝飄蕩天際,隻能獨立自主,絕處求生。粟裕正是在這樣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創造了一片新天地。

【深耕戰争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