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蛏子裡的透明“怪蟲”:晶杆

早上看到一條微網誌:

嗯,又出現吃蛏子吃出晶杆當蟲子的事兒了~

咦,為啥我說又?

之前還有人拍過一個視訊:

搜尋中文網絡,把蛏子的晶杆當成寄生蟲的新聞有很多。别的貝類倒鮮見。

那麼,晶杆到底是個啥?

晶杆是軟體動物中瓣鰓綱(就是雙殼貝類)和腹足綱(就是海螺、蝸牛之類)消化道中的一個正常而且必須的器官,它是個半透明明膠樣棒狀體,上面飽含消化酶。你可以認為這玩意兒就是這兩類軟體動物胃中的一個棍狀的“墨錠”,在消化時它一邊旋轉一邊和胃中間的一個硬質結構(幾丁質胃盾)沖撞、研磨,釋放出消化酶。

一個針對栉孔扇貝的研究顯示,晶杆中含有多糖、粘多糖或粘蛋白、蛋白質,并有糖原酶能消化食物。晶杆本身不是一個分泌消化酶的器官。但它能集合、儲藏消化酶,在消化時在徐徐釋放,并有機械消化的功能。

我們再來看看别的貝類的晶杆:

這個是太平洋泥蛤的晶杆。國外有人以為這玩意兒是太平洋泥蛤的陰莖,但泥馬太平洋泥蛤本體更像是個陰莖(自己搜圖)。圖檔來自:chezshinae.blogspot.jp

這是個什麼海螂蛤(myasp.)的晶杆,是不是很好看?來自www.stripersonline.com發這個圖的哥們兒也以為是寄生蟲。

上面這個文章中,有個回帖的網友提供了一張看起來更雄偉的圖檔:

這是這位網友在巴哈馬拍的。這是一個大型海螺的晶杆。當地人認為這是海螺的陰莖,然後吃了可以壯陽。嗯,他們是這樣吃的:

據說吃起來有點鹹味兒。

至于晶杆能不能吃,嗯看上面你就知道能夠吃了。國内的漁業專業人士都會跟你說可以吃,而國外的烹饪教程裡會說要去掉。這種差別主要在于中國人遇到晶杆主要是在蛏子上,蛏子的晶杆不大也不硬,歪果仁吃的種類不一樣,烹饪方式也不同。

就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