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一条微博:
嗯,又出现吃蛏子吃出晶杆当虫子的事儿了~
咦,为啥我说又?
之前还有人拍过一个视频:
搜索中文网络,把蛏子的晶杆当成寄生虫的新闻有很多。别的贝类倒鲜见。
那么,晶杆到底是个啥?
晶杆是软体动物中瓣鳃纲(就是双壳贝类)和腹足纲(就是海螺、蜗牛之类)消化道中的一个正常而且必须的器官,它是个半透明明胶样棒状体,上面饱含消化酶。你可以认为这玩意儿就是这两类软体动物胃中的一个棍状的“墨锭”,在消化时它一边旋转一边和胃中间的一个硬质结构(几丁质胃盾)冲撞、研磨,释放出消化酶。
一个针对栉孔扇贝的研究显示,晶杆中含有多糖、粘多糖或粘蛋白、蛋白质,并有糖原酶能消化食物。晶杆本身不是一个分泌消化酶的器官。但它能集合、储藏消化酶,在消化时在徐徐释放,并有机械消化的功能。
我们再来看看别的贝类的晶杆:
这个是太平洋泥蛤的晶杆。国外有人以为这玩意儿是太平洋泥蛤的阴茎,但泥马太平洋泥蛤本体更像是个阴茎(自己搜图)。图片来自:chezshinae.blogspot.jp
这是个什么海螂蛤(myasp.)的晶杆,是不是很好看?来自www.stripersonline.com发这个图的哥们儿也以为是寄生虫。
上面这个帖子中,有个回帖的网友提供了一张看起来更雄伟的图片:
这是这位网友在巴哈马拍的。这是一个大型海螺的晶杆。当地人认为这是海螺的阴茎,然后吃了可以壮阳。嗯,他们是这样吃的:
据说吃起来有点咸味儿。
至于晶杆能不能吃,嗯看上面你就知道能够吃了。国内的渔业专业人士都会跟你说可以吃,而国外的烹饪教程里会说要去掉。这种区别主要在于中国人遇到晶杆主要是在蛏子上,蛏子的晶杆不大也不硬,歪果仁吃的种类不一样,烹饪方式也不同。
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