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4歲才學梅派藝術的胡文閣,為何能成為北京平劇院的頭牌男旦?

作者:聽戲APP

平劇界似乎有這麼一個約定,在各個流派的三代弟子中,男唱男,女唱女,很少再有一二代那些名家一樣,反串着唱着來。是以平劇梅派藝術家梅葆玖,這一生共收了49個弟子,其中48個都是女的,而胡文閣則是他唯一的男弟子,也就是乾旦。

胡文閣并非是專業平劇演員出身,而是半路出家。在他五歲的時候,就開始學舞蹈,要讀大學的時候,考上了外地的一所舞蹈學院。但是由于他的母親舍不得他離開西安,無奈之下他報了當地的藝術學院,學習秦腔旦角。

但是前面說了,三代弟子的那些時間,學旦角的幾乎都是女演員,在一次排了3個月的劇目中,胡文閣發現節目單和海報上,居然連他的名字都沒有。那時他覺得自己太不受重視了,于是一氣之下離開了秦腔劇團。

離開了劇團的胡文閣,為了生計跟随一個輕音樂團撈金走穴,在一次演出中,他反串女演員唱了幾首歌曲,引起轟動,一時間躍為樂團主唱,并且被冠以藝名"秋海棠"。之後他又在深圳演出,在深圳住了八年,唱一場的報酬能夠抵他一個月的房租。

盡管收益頗豐,但是戲曲出身的胡文閣,覺得那時的生活已經與戲曲偏離太多,于是他下定決心,先賺幾年錢,到了一定的年齡還是要回歸戲曲,因為那是他的根。2001年的時候,時年34歲的胡文閣拜梅葆玖為師,正式成為梅派傳人,學習梅派藝術。

34歲才學梅派藝術的胡文閣,為何能成為北京平劇院的頭牌男旦?

學平劇遠沒有在音樂團駐唱那麼輕松,這裡拼的可是真功夫,作為半路出家的胡文閣,之前學的秦腔旦角基礎,跟梅派藝術相差甚遠,再加上他這些年一直做着與戲曲無關的事情,以前的功底幾乎全沒了,除了有一副好嗓子外,其他的一切都要重頭開始,而且收入相比以前,低了太多。

但是他沒有放棄,他用出别人幾倍的努力,三伏天在大太陽下,穿着厚重的戲服,全副武裝的排練,一場戲下來幾乎全身都濕了。三九天夜晚獨自一個人在院子裡練臉,手凍得抓不住劍。腦子裡想的全都是梅派藝術的程式,甚至在必須睡覺的時候,還需要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

正是經過如此刻苦的訓練,如今的胡文閣經常在梅蘭芳劇團擔任主演,成為北京平劇院的頭牌男旦,成為國家一級演員,這些都是與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圖文來源于頭條号魏青衣,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