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聲演員常保堃:29歲遭空襲,出殡時為何引80萬人為其送行?少年奇才,拜名師得真傳愛國愛民,遭迫害心不改不幸犧牲,百姓為之含悲

相聲演員常保堃:29歲遭空襲,出殡時為何引80萬人為其送行?少年奇才,拜名師得真傳愛國愛民,遭迫害心不改不幸犧牲,百姓為之含悲

相聲作為一種民間說唱的曲藝形式,始于明清期間而盛行于當代。相聲以來源于生活、略帶諷刺又引人發笑的對話的藝術形式,帶給大家獨特的觀感體驗。

在現代社會,相聲演員一般會在劇場、茶館兒之類的場所進行表演,演員在台上演,觀衆在下面看,并沒有什麼能跟危險沾邊的因素産生。

然而在動蕩的年代,相聲藝人的表演場所卻并不那麼固定和安全,但即使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們仍然堅持用自己創作的優秀作品帶給大家歡樂和笑聲。這其中相聲大家常保堃就是一位讓人敬仰和欽佩的藝術大師,他的英雄事迹至今還被人銘記。

常保堃于1922年的5月5日出生于河北省的張家口,當他僅僅三歲的時候,就開始就跟父親學着變戲法。四歲起就跟随父親一起在街頭賣藝,主要是表演戲法中的“說口”。

由于常保堃聲音幹淨清亮,口齒又非常伶俐,反應非常迅速,而且極會抖包袱逗人笑,是以,雖然年紀小卻頗受當地百姓的喜愛。

相聲演員常保堃:29歲遭空襲,出殡時為何引80萬人為其送行?少年奇才,拜名師得真傳愛國愛民,遭迫害心不改不幸犧牲,百姓為之含悲

1931年,在父親的支援下,時年九歲的常保堃開始改行說相聲。為了友善常保堃學相聲,常家舉家從張家口搬到了天津的和平區長春道,而常保堃也十分幸運的拜入了相聲名師張壽臣的門下,系統專業的學習如何說好相聲。

張壽臣看常保堃如此有靈性,又聽話懂事,是以非常喜愛,待他如自己的兒子一般。有了高人的悉心指點,再加上常保堃聰明又肯鑽研,天賦與勤奮使得他不過四年的時間就成長為了一個小有名氣的相聲演員。許多人都說,他天生就是說相聲的。

的确,常保堃的成名是從打小起就紅,屬于“小孩兒紅”。他很小就跟着父親搭檔一起說相聲,現在還留存有當時他與父親一起說相聲錄下來的唱片。

在那個年代,錄唱片都是頂了不起的事,得是非常紅的人才可以。常保堃在那麼小的年紀就可以得到如此待遇,足以見得他在當時得到了有多少人的喜愛和追捧。

相聲演員常保堃:29歲遭空襲,出殡時為何引80萬人為其送行?少年奇才,拜名師得真傳愛國愛民,遭迫害心不改不幸犧牲,百姓為之含悲

常保堃從15歲開始與另一位優秀的相聲演員趙佩茹搭檔,兩個人默契十足,互相捧逗,經常遊走于北京和天津一帶。

凡是他們搭檔出場表演的場次,都是場場爆滿、座無虛席。憑借着驕人的成績和人氣,他們很快就成為了當時相聲界天津五檔的其中之一。

在之後的十幾年裡,在相聲界不論誰紅了,都會被媒體拿來與他們比較一番。常保堃也依靠着自己的實力成為了當時相聲界的一個标杆性質的存在。

常保堃的大師水準相可以從三個方面得以判斷:第一就是他的相聲得到了當時包括現在許多相聲大師的認同和傳頌。第二就是當時隻要說起相聲就會提起他,足以證明他在相聲界的地位。

第三就是從留下來的錄音裡聽他說相聲,雖然音質并沒有那麼清晰完整,但該有的技巧拿捏的恰到好處,節奏感也非常好,包袱一抖就會引來哄堂大笑。就着以上的三點,常保堃的大師稱号可謂是實至名歸。

相聲演員常保堃:29歲遭空襲,出殡時為何引80萬人為其送行?少年奇才,拜名師得真傳愛國愛民,遭迫害心不改不幸犧牲,百姓為之含悲

常保堃的藝名叫“小蘑菇”,這也是大家對他的愛稱。“小蘑菇”有兩層意思,一個是,因為蘑菇是張家口的當地特産,味道鮮美且營養豐富,是以觀衆稱他“蘑菇”是因為覺得他嘴皮子功夫了得,給他一個最接地氣的肯定。

另一個是因為他從小生的可愛伶俐,從小跟着父親去賣藝,會哄會捧,磨磨咕咕的會跟觀衆要錢,是以得名。

學相聲最重要的就是先學做人,這話一點都不假。常保堃雖然是相聲界難得一見的奇才,但也是由于他人先做得好,才使得當時上上下下都喜歡他、也認可他。

相聲界的人都說他為人慷慨,對同行非常的照顧,看到誰家有難,他當時就會解囊相助,而且從來都不圖回報。作為徒弟,常保堃十分尊敬自己的師傅。

相聲演員常保堃:29歲遭空襲,出殡時為何引80萬人為其送行?少年奇才,拜名師得真傳愛國愛民,遭迫害心不改不幸犧牲,百姓為之含悲

隻要是師傅吩咐下來的,他都會照辦。有一次師傅被關起來了,他還叫人一起把師傅從牢裡解救出來。聽說師娘去世了,他第一個趕來幫助料理後事。雖然年紀輕輕,但由于出道早且已頗具名望,是以也有人慕名而來拜師做了他的徒弟。

他收徒弟不僅廢除了之前如“三年學徒、兩年效力”的傳統舊習俗、舊規矩,對徒弟沒有苛刻的限制條件和要求,包吃包住也不用幹活,隻一門心思學好相聲就行。

他溺愛徒弟是出了名的,甚至還允許徒弟用他的名字進行演出。常保堃不僅對相聲界的同行照顧有加,他對鄰居百姓也是能幫就幫、從不吝啬。

常保堃非常愛國,抗戰時期,他與搭檔趙佩茹合作許多諷刺日本侵略者的相聲作品,例如《牙粉袋》、《耍猴》等,由于他的公開挑釁,曾經兩次被關進日本憲兵隊,被捕後慘遭毒打和迫害,但仍然頑強抵抗、從未低頭。建國前夕,他還拒絕了國民黨強迫他表演相聲作品用于諷刺共産黨的邀請。

相聲演員常保堃:29歲遭空襲,出殡時為何引80萬人為其送行?少年奇才,拜名師得真傳愛國愛民,遭迫害心不改不幸犧牲,百姓為之含悲

天津解放的時候,解放軍有紀律,論誰都不能進百姓家,晚上就都睡在大馬路上。當時常保堃看到這樣的景象,深受感動。但當地的老百姓很多人都不明真相,是以也不敢開門。

常保堃帶着幾個解放軍同志敲開了一家水鋪的門,幫助解放軍解決了喝水問題。接着,他又帶着這幾位同志去了雜貨店買到了一些糧食。靠着自己的名氣,常保堃幫助解放軍解了燃眉之急。

1949年的7月,常保堃作為天曲藝界的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中國第一次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會上他還有幸獲得了毛主席、周恩來、朱德等國家上司人的親切接見。

得到了鼓舞的常保堃在回到天津後,更是滿懷熱情地投入到了相聲的創作和表演中,希望把更多更好的相聲作品帶給觀衆。他還買下了陝西路興隆南裡的房子,希望一家人平安、快樂地生活下去。可這個新房子,他隻住了不到一年。

相聲演員常保堃:29歲遭空襲,出殡時為何引80萬人為其送行?少年奇才,拜名師得真傳愛國愛民,遭迫害心不改不幸犧牲,百姓為之含悲

1951年,常保堃聽說侯寶林等相聲名家要去前線慰問演出,他便專程去了一趟北京與父親商量,希望父親可以支援他。能為國家出一份力,他的父親自然是支援他的。

于是他回到天津向市裡說明情況,主動要求參加赴朝慰問團。市長說這事我們做不了主,需要請示中央。中央聽聞此消息,大加贊賞,特地準許天津獨立成立一個中隊,由常保堃擔任隊長一職。

到了前線,常保堃帶領的天津中隊非常賣力的演出,也受到了前線戰士的歡迎和喜愛。有一天在山上演出,天已經黑了,卻突然響起了防空警報。慰問團的表演隻能終止,過了一會兒,聽着外面沒有動靜了,常保堃第一個從防空洞裡跑出來問怎麼回事?

戰士的回答是敵機多半是吓唬為主,飛幾圈兒就跑了。常保堃說,既然你們都不怕,我們也不怕。演出繼續,常保堃還不忘調侃道:“知道天黑了,老美還特地給我們留下了幾顆照明彈”。

4月23日,常寶堃領銜的志願軍慰問團圓滿的結束了演出,準備啟程回國。正在此時敵軍的飛機突然飛來并進行俯沖下來向隊伍掃射出一梭子彈,身為隊長的常保堃立刻站起來大喊:“都蹲下,别暴露!”可他自己卻不幸中彈不治身亡,當時常保堃隻有二十九歲。

相聲演員常保堃:29歲遭空襲,出殡時為何引80萬人為其送行?少年奇才,拜名師得真傳愛國愛民,遭迫害心不改不幸犧牲,百姓為之含悲

常保堃被天津市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以及革命烈士的光榮稱号。他出殡的當天,天津市長親自扶靈,80萬的當地群眾自發來送他最後一程。

送葬的隊伍綿延了半個天津城,沿途的店鋪全部關閉。所有門前都擺着一個桌子,上面放着點心,還有勞工免費喝的綠豆水。滿天都是白色的紙錢,他的師傅張壽臣在念悼詞的時候,險些暈倒在台上。

常保堃走了,但他留給那個時代的那份美好是不會被曆史遺忘的,他用他短暫卻輝煌的一生诠釋着愛國、尊師、夫妻民的大師風範,也正是由于他身上的人格魅力,使得那麼多人都喜愛他。

他是一個有天賦的人,但他從來沒有揮霍過他的天賦,即使紅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每個星期仍然會去市場從别人那兒學“活兒”。

相聲演員常保堃:29歲遭空襲,出殡時為何引80萬人為其送行?少年奇才,拜名師得真傳愛國愛民,遭迫害心不改不幸犧牲,百姓為之含悲

他有一句格言:“隻有你聽觀衆的,觀衆才能聽你的”。常保堃的這句格言也啟發和幫助了後來學相聲的年輕演員如何深入生活、走進百姓身邊,通過傾聽和琢磨,再反複推敲後将來源于生活的優秀作品回饋給觀衆,為大家帶來更多的快樂。

而熱愛相聲的他,應該也在天堂說着相聲給廣大天堂的人們帶來歡樂的笑聲吧!

免責聲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圖檔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内與本号作者聯系,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責任文章。文章隻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