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将親生父母告上法庭,世界之大,何以為家?

作者:長風三月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于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麥~

一個年僅12歲的男孩因為持刀傷人被判入獄,在律師的支援下,他将自己的親生父母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在崇尚“百善孝為先”的中國,也許這樣的行為聽起來是那樣“大逆不道”。

但相信很多觀看過今天小麥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的小夥伴,都會覺得這句台詞毫無問題,那就是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

他将親生父母告上法庭,世界之大,何以為家?

《何以為家》海報

小麥一直覺得好的電影終究不會被埋沒,這部《何以為家》就是如此,海報上那個笑着的小男孩,這是他全片唯一一個微笑的鏡頭。

該片于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内地上映,可以說頂着漫威《複仇者聯盟4》“一家獨大”的勢頭,當時少數觀衆觀看完以後國内豆瓣評分高達8.9分,随着關注的人越來越多,評分不降反增,提升到了現在的9.0分。

雖然與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和第71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榈獎失之交臂,但仍不影響它在影迷心目中的地位。

他将親生父母告上法庭,世界之大,何以為家?

《何以為家》劇照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主角的飾演者贊恩·阿爾·拉菲亞,本就是從叙利亞逃亡到黎巴嫩的難民小孩,被導演娜丁·拉巴基發掘的時候,12歲左右的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而随着《何以為家》譽滿全球,如今的贊恩一家受到了救濟,經濟條件得以改善,一家人遷往挪威生活。

不僅如此,《何以為家》的制作時間長達5年之久,光是實際調查就進行了3年時間。

為了讓觀衆意識到這個殘酷的現實以及影片的真實性,導演選擇了一批真實生活在難民區的人出演,要求演員必須親身經曆過這樣的生活,真實還原了黎巴嫩底層社會的狀況。

他将親生父母告上法庭,世界之大,何以為家?

影片最開始的譯名并不是《何以為家》,而是《迦佰侬》。

“迦佰侬”是聖經中的地名,耶稣開始傳教時遷居此地,有不少神迹和重要的事情在這個地方發生。

故事圍繞着一個12歲的小男孩紮因悲慘的生活展開,他們一家為了躲避叙利亞戰争,非法生活在黎巴嫩的貧民窟中,一家人擠在一個空間狹小的房子裡。

因為家庭貧窮,紮因不能像其他同齡人那樣讀書學習,隻能為了家庭的生計四處工作、處理家事,小小年紀的他背負着太過沉重的壓力,而這些壓力,本就不應該由他承擔。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一點沒錯。

他将親生父母告上法庭,世界之大,何以為家?

片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橋段莫過于紮因幫助自己最在乎的妹妹薩哈處理突如其來的生理期,并将偷來的衛生巾交給妹妹,再三叮囑她千萬不要讓父母看到,不然她可能就要“被結婚了”。

不幸的是,父母終究還是決定把這個12歲都不到的女兒嫁給房東,以此來抵扣房租,雖然紮因拼命反抗,試圖救回妹妹,但年幼弱小的他,還是隻能眼睜睜看着妹妹被帶走。

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一些無力撫養,卻又執着于生育的父母,在他們的眼中,生育成為了一種展現自身價值的工具,仿佛孩子成了唯一能夠見證他們的人生有意義的存在。

于是他們不斷創造,不斷證明自己的人生有意義,卻從沒有想過自己有沒有能力撫養那些孩子,這正是可憐人的可悲之處。

他将親生父母告上法庭,世界之大,何以為家?

在這樣的觀念下,男孩子成為了養家的工具,小小年紀便背負着巨大的壓力,而女孩子則成為了生育的工具,年齡尚小便要出嫁、生子,以此來換取錢财和居所,從來沒有人想過這樣對于那些孩子來說公平不公平。

也許你會覺得這樣的家庭觀念聽起來很荒誕,然而在中東地區,這樣的家庭的的确确存在,甚至不在少數。

正是因為紮因親身經曆過這一切,經曆過自己作為一個孩子肩負着養家的重任,經曆過自己最在乎的親人被奪走,是以當他聽說母親再次懷孕的時候才會覺得這是個噩耗,才會決定将親生父母告上法庭,并在法庭上說出那句: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他将親生父母告上法庭,世界之大,何以為家?

那麼影片中紮因的父母應該得到懲罰嗎?我們又該如何幫助這些家庭呢?

關于第一個問題的答案自然是應該,這是毋庸置疑的。

在法庭上,面對着律師的控訴,紮因的母親說出了這樣的話:你有什麼權利批評我,你有我這樣的處境嗎?我經曆的你經曆過嗎?

是的,抛開孩子的因素,他們是可憐人,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窮苦人家,我們應該給予同情和幫助,然而對于他們的孩子來說,父母以可憐為借口将他們帶到人世,又是何等的不公平。

那些孩子本應和同齡人一樣上學讀書、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和人生,最終卻淪為成年人利用的工具,他們沒有身份,沒有權利,連最基本的生活也得不到保障。

世界之大,何以為家?

他将親生父母告上法庭,世界之大,何以為家?

關于第二個問題,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應該都是“盡可能去幫助他們”吧。

沒錯,近些年來在國内那些處在偏遠山區裡像紮因一樣上不起學的孩子備受關注,不少愛心人士紛紛獻上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有很多别有用心的人打着“獻愛心”的旗号去賺取流量,滿足自己的私心和欲望。

當他們大張旗鼓、肆無忌憚地舉着錄影機,将鏡頭對準那些毫無準備的孩子的時候,我看到的是錯愕,而不是驚喜。

是以說,幫助不是打擾,獻愛心不是過度曝光,如果借此滿足自己的私心和欲望,就更加令人發指了。

他将親生父母告上法庭,世界之大,何以為家?

孩子是花朵,是希望,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将來,我都希望他們可以茁壯成長。

沐浴在陽光下,享受他們應有的生活。

(本文由小麥看電影原創,如需借鑒,請務必辨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