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業創業者必走的5步路,巨邦郭東20年沉浮心得01 從上遊到終端,立體了解美業 02 建築核心壁壘 03 成為細分市場頭部 04 精準錨定自己的客戶 05 讓服務的鍊條足夠長

作者:中國曆史集

20載春夏秋冬,曾引領巨邦追逐時代的風口,如今的他更加愛護年輕人并尊重他們的夢想。

潘石屹、馮侖、吳曉波、吳聲,是他的朋友,他有無數個行業第一,第一個提出“美業”概念、第一個創造美容會所、第一個創造“套盒”産品,一路見證美業發展20年。

他是巨邦的創始人——郭東,享有無數的光環和榮譽,在衆多企業家中,他是美業一張行走的名片。

20載春夏秋冬,曾引領巨邦追逐時代的風口,如今的郭東愛護年輕人并尊重他們的夢想,為美業培養了衆多專業人才。記者笃定他有一個更适合的标簽:創業導師。于是就有了這篇郭東以自己的經驗給創業者提出的5條忠告。

美業創業者必走的5步路,巨邦郭東20年沉浮心得01 從上遊到終端,立體了解美業 02 建築核心壁壘 03 成為細分市場頭部 04 精準錨定自己的客戶 05 讓服務的鍊條足夠長

美業中的許多創業者曾經都是這個行業的客戶,因為看到了市場大、利潤高轉而進入這個行業想要分一杯羹。由于常年在美業消費,他們自認為對這個行業很熟悉,很好進入,很好生存,但是他的視角僅僅是從消費的一端來看,隻能看到下遊的服務市場,對中遊、上遊一無所知。

是以當你進入美業之前,需要充分、立體的了解這個行業的全局,它的曆史,現在的狀況,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

想摸清楚行業這些最基本的情況,我們可以思考這樣幾個關鍵問題。

這個行業之是以存在,有利可圖,是因為他提供了什麼價值?滿足了什麼需求?

這個行業從源頭到終點都有哪些環節?在整個行業鍊條上,誰是強勢産業端?誰是最有市場前景的一環?

每個環節能夠創造什麼價值?能夠獲得哪些利益?這一環節能夠長存的核心競争力是什麼?

你所切入的環節在行業中處于什麼位置,未來會如何發展,是否會被取代?是否和你的願景契合?

1997年我開始創業,做的是化妝品采購的生意,自己找貨源做供貨商。那時認識一位香港的蔡姐,在深圳開美容會所,我隔三差五就去幫忙,順帶賣賣自己的産品,也會請求她幫我賣一點。以至于後來我成立巨邦,在商标、産品、銷售等很多方面,蔡姐都給過我幫助。

那時的資訊較為閉塞,現在時代不同,想要了解一個行業可以通過網絡等很多管道,但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還是讓自己置身于行業中,才能更好地回答上述問題。

你可以找從事這個行業比較久的人,聽聽他們的建議和忠告,如果有能力和資源,最好找到那些比較龍頭的企業,他們對行業的看法更具有前瞻性。你和多少個上遊廠商聊過、接觸了多少個管道商,去到過多少家門店?都聊了哪些内容?這些直接關乎到你對這個行業的了解是否全面,是否立體。

也可以去到行業比較大的展會,和專業的參展商溝通,了解更多的行業資訊。比如說每年舉辦的美博會,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在展會上,通常都會展示目前最主流的一些光電裝置,最新産品,先進的理念等等。你能看到你的潛在競争對手他們是怎麼玩的,行業的頭部企業是如何做的,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大家都在關心的事情是什麼。

不去走訪,不去調研,不主動融入行業,你永遠都隻是一個門外漢,紙上談兵。

美業創業者必走的5步路,巨邦郭東20年沉浮心得01 從上遊到終端,立體了解美業 02 建築核心壁壘 03 成為細分市場頭部 04 精準錨定自己的客戶 05 讓服務的鍊條足夠長

任何一個行業都一樣,作為創業者,你想要站穩腳跟,就要有核心的市場競争力,在競争激烈的市場中,如果你連最基本的核心競争力都沒有,那麼何談讓你的企業發展壯大,又何談創業成功呢?

核心競争力主要展現在自己的人脈、資源的分布。

比如說,有些人是配方師出身,那麼他做産品研發就比較有優勢;有些人之前是美容院的美容師,那麼她自己獨立去開美容院的時候就有産品、項目資源和帶出來的部分客戶。

對于很多跨行業進來的小白玩家來說,要找準自己的強項,是營銷?是拓客?是短視訊帶貨?還是能夠和廠商低價拿貨?

整合身邊的資源,找到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就有了核心競争力。

早期我在賣化妝品的時候,産品不錯,但是沒有品牌效應,大家都不熟悉。我就結合自己之前在電視購物的工作經曆,去香港申請了一個國際商标,并發明了套盒管理,把最開始美容美發用的大灌裝的産品變為套盒,把産品做得更加系統化,進而提升了品牌定位。

以前的美業資訊高度不透明,科技發展很滞後,是一個典型的酸檸檬市場,一個品牌隻要掌握一款産品、一個門店隻要有一個手法超群的美容師就可以把日子過好。

但現在的美業市場,和20年前完全不同了,這是一個新美業時代,依靠一款産品或儀器起家的時代結束了。

激烈的競争環境告訴我們,一個公司想要長遠發展,不能依靠某一種産品、一個項目、一個儀器、一個人,而是做到多種能力的整合,随着企業的成長,需要在自己能力圈範圍内,反複深入地挖掘,不斷重構自己的核心壁壘。

比如一個美容院從最開始的手法優勢,逐漸擴充到營銷、客情的優勢,開了幾家分店之後,打磨供應鍊,做到供應鍊優勢,然後開始做加盟,或者有了幾十家門店之後引進了資訊化系統,建立了大資料管理的優勢,未來還有可能是人工智能、5g應用方面的優勢。

是以,企業的優勢一定是與時俱進的,這考驗的是創始人的目光是否長遠,能否保持一顆警覺的心,時刻高度關注行業未來可能會發生變革的方向。隻有這樣,才能在變革的浪潮襲來時,準确把握趨勢,重塑自己的核心競争力。

過去有一些品牌或者創業者隻是看着什麼賺錢就做什麼,用現在網際網路的語言來說就是追風口,這樣的企業難以形成自己的沉澱,最終隻能被風口吞噬。

想想看,大部分人小的時候,看到别人象棋下得好,你也學,後來看到同齡人都開始打籃球,你也覺得下象棋沒意思就跑去操場練球……到了最後,棋藝不精,籃球也隻是替補隊員。

是以,與其掌握千招萬招,不如把一招或者幾招練習到極緻。你可以博學,但你也一定要有絕學,企業也是一樣。

現在都在講細分市場,比如皮膚管理是美容院的一個細分領域,但是做皮膚管理的門店還有專門做男士皮膚管理、專門做皮膚清潔的、專門做皮膚補水的。

是以這是一個細分市場中還存在更加細分的專業領域的時代,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與其廣撒網,不如找準自己的定位,在細分領域中挖掘、深耕,培養自己的核心競争力,既能填補市場空白在細窄的空間中阻隔他人進入,又避免了與行業内大佬的正面交鋒。

如果無法在已有的細分市場中去突破,那麼可以嘗試着去創造細分市場,這樣可以最先做到龍頭位置。

20年前的美業是美容、美發、美體的時代,巨邦當時選擇從女性胸部保養切入,逐漸奠定在這個細分領域的上司地位,當人們提到胸部保養時,就想到巨邦。如今各種高科技儀器、項目、醫美沖擊着這個市場,但巨邦還是會維持老本行,繼續深耕美胸行業,做好,做紮實。

因為最好的資源、最多的客戶都被有獨特價值的頭部品牌所占領,其他的獨幕喜劇牌或者新進入者都要受到不對稱競争。

巨邦經過20年的努力在胸部市場中已經充分擁有頭部效應,占據最多的市場佔有率,全球最廣泛的管道商,最強的品牌影響力。是以,在這個領域的任何一個新進入者,想要打開管道,開拓市場都免不了要和巨邦打交道,要在巨邦建立的圈子裡遵循我們制定的遊戲規則。

美業創業者必走的5步路,巨邦郭東20年沉浮心得01 從上遊到終端,立體了解美業 02 建築核心壁壘 03 成為細分市場頭部 04 精準錨定自己的客戶 05 讓服務的鍊條足夠長

很多人認為美業的客戶就是女性。這句話沒錯,但是不夠精準。

你的客戶是20歲的小姑娘還是50的姐姐?是需要解決皮膚問題的人群,還是需要做營養補充的人?是喜歡團購霸王餐的人還是能夠接受2萬辦一張會員卡的人?

此外,你還需要知道你的客戶在哪兒,從哪兒來,她們為什麼會來,還會不會再來,有沒有可能帶新客戶來等等。

是以創業者要精準定位自己的客戶群體,并時刻保持對客戶的敏銳洞察力以及消費心理的把握。

巨邦發展了20年,經曆過客戶代際的變遷,我們最初服務的那些顧客現在已經步入中年,以前她們願意花幾萬塊錢辦一張會員卡保養自己的身體,願意和美容師聊聊感情,現在她們有了家庭,有了子孫,是否還願意花同樣的價格去辦卡?她們有了更多的宣洩管道是否還願意來巨邦和美容師傾訴?

時代在變化,我們的客群也在變化,這樣的變化遠比我們想象的速度要快。如今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成長起來的90後、00後成為了我們的消費主力,成為商家最想滿足的那類人群。

以前的客戶喜歡手法好的美容師,現在的客戶喜歡儀器按摩,選擇更富有科技感的産品,是以我們就需要研發生産專業的裝置,去迎合這部分人的口味。現在年輕人不喜歡一次性大額的消費,是以我們的商家就需要在電商平台上做團購、拼購,建流量池。

隻有掌握了目标客群的需求和喜好,才能夠通過科學、精準的營銷活動搶占他她們的心智。

比如去年開始,新零售的概念在美業火起來了,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新零售,就開始一味的鼓吹自己是新零售。

舉個例子,以前人們主動去商場買自己中意的口紅,現在年輕人通過刷快手、抖音、小紅書,看過李家琦推薦的口紅後就會直接下單購買,你可能并沒有要買一隻口紅的需求,但是這款口紅找到了你,新的營銷方式影響了你,讓你不自覺掏了腰包。

現在我們的客戶就是這樣的一群年輕人,她們被網際網路、被移動支付包圍着,很多事情,你不去做,不去嘗試,就會給其他人機會。

美業的本質是服務,服務做的就是客情,而如何讓客情更好,那就是讓服務的鍊條足夠長。換句話說,除了本質的服務以外,你還能給客戶提供哪些高附加值的服務。

當你為客戶提供越來越多的高附加值服務時候,你們的交易關系便逐漸轉變為情感聯系。

是以,做好客情,維護住與客戶之間的情感自然是第一步。

客戶對你印象好,才會很願意和你交流,你也可以從與她的一些深度交流中,判斷出她的潛在需求。最常見的例子就是美容院向上延展,做輕醫美、醫美,或者是吸引年輕客群,在門店裡面引入奶茶、咖啡,甚至是輕食。

但這些服務的延伸非常有限,客戶的需求顯然不止于此。

一個年輕女性,可能有交友、求職、旅遊、繼續教育的需求,而一個有家庭的女性,可能更側重醫療保健、子女教育、父母養老等方面的需求。

要根據自己客戶群體的特性,挖掘更深層次的需求,适當的延展服務鍊條。

巨邦的客戶群體大多為高淨值女性,是以就在客戶的子女教育、海外留學、出國遊等方面做了大量前瞻工作,比如馬術、沖浪、滑雪、海外旅。最初我也沒有想到去做這些,而是在為女兒考慮出國、考察項目的同時,把體驗好、成本效益高的項目也推薦給同樣需求的客戶,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隻有探索到客戶最深層次的需求,并且滿足他,才會讓客情更加緊密,讓客戶産生更多的心裡依賴,企業方有更大的市場空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