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宓:一生追求的民國交際花嫁作他人婦,晚年在精神崩潰中逝世毛彥文遭未婚夫背叛,吳宓隻身赴杭陪其遊玩一個月吳宓為毛彥文與妻子離婚,遠赴歐洲隻為娶回佳人毛彥文終嫁作他人婦,吳宓仍對其魂牽夢萦,情書轟炸卻換來對方絕交吳宓最終娶20歲學生,婚姻僅維持兩年,最後在精神崩潰中孤獨離世

1921年8月8日,已與好友姐姐訂婚的吳宓在杭州的嶽丈家第一次見到了毛彥文。

隻見毛彥文身穿紅鍛繡花旗袍,一頭烏黑的秀發襯着白裡透紅的鵝蛋臉。她笑盈盈地看着吳宓,大方地說:

“我由江山縣家中來,要到北京上學。心想吳先生回國,不知到了否?誰想到這樣巧啊?”

擅于交際又美麗的毛彥文給了吳宓很好的第一印象,其實為了打探自己的未婚妻陳心一的情況,吳宓早在留學期間就已跟毛彥文有過通信(毛與陳是同學),并被毛的才情打動。

這次見面,毛彥文就像一株嬌豔的玫瑰,在吳宓心中紮下了根,讓其一輩子對她魂牽夢萦。

吳宓:一生追求的民國交際花嫁作他人婦,晚年在精神崩潰中逝世毛彥文遭未婚夫背叛,吳宓隻身赴杭陪其遊玩一個月吳宓為毛彥文與妻子離婚,遠赴歐洲隻為娶回佳人毛彥文終嫁作他人婦,吳宓仍對其魂牽夢萦,情書轟炸卻換來對方絕交吳宓最終娶20歲學生,婚姻僅維持兩年,最後在精神崩潰中孤獨離世

吳宓(左),毛彥文(右)

吳宓是民國時期有名的國學大師,很多朋友對他也許并不熟悉。但如果說出他是錢鐘書最敬愛的老師,是陳寅恪的摯友,應該就知道他的不簡單。

吳宓早年在清華學習,後來留美,師從哈佛大學的新人文主義大師——歐文·白璧德(irving babbitt)。新人文主義提倡道德節制情感,針對的是浪漫主義思想。

回國後的吳宓與未婚妻陳心一匆匆在上海結婚,僅10天後,就奔赴南京國立東南大學任教,将陳心一獨自留在了上海。

吳宓:一生追求的民國交際花嫁作他人婦,晚年在精神崩潰中逝世毛彥文遭未婚夫背叛,吳宓隻身赴杭陪其遊玩一個月吳宓為毛彥文與妻子離婚,遠赴歐洲隻為娶回佳人毛彥文終嫁作他人婦,吳宓仍對其魂牽夢萦,情書轟炸卻換來對方絕交吳宓最終娶20歲學生,婚姻僅維持兩年,最後在精神崩潰中孤獨離世

吳宓與發妻陳心一

當時毛彥文已與自己青梅竹馬的如意郎君朱君毅訂婚。然而之後發生的事情很狗血。

朱君毅某日約談毛彥文,并親手獻上絕交信一封,信中說自己對女性的審美已經改變,不喜歡毛彥文這種瘦削型的女性,是以決定與毛彥文解除婚約。

吳宓:一生追求的民國交際花嫁作他人婦,晚年在精神崩潰中逝世毛彥文遭未婚夫背叛,吳宓隻身赴杭陪其遊玩一個月吳宓為毛彥文與妻子離婚,遠赴歐洲隻為娶回佳人毛彥文終嫁作他人婦,吳宓仍對其魂牽夢萦,情書轟炸卻換來對方絕交吳宓最終娶20歲學生,婚姻僅維持兩年,最後在精神崩潰中孤獨離世

朱君毅,是吳宓的朋友

那段時間,深受打擊的毛彥文經常寫信給吳宓傾訴心聲,而吳宓就越發地喜歡上了這個用情專一的女子,在他心裡,陳心一隻是一名相夫教子的舊式女子,跟他的理想型相去甚遠。

1928年8月4日,吳宓終于按捺不住,隻身跑到杭州去私會毛彥文,兩人一起遊山玩水快一個月,吳宓才戀戀不舍地回到北京(當時他已轉至清華任教)。

吳宓自認為坦蕩地将此次南遊的日記和詩中有關毛彥文的内容統統拿給陳心一看,并将自己與毛彥文之間暧昧的情況到處說給朋友聽,于是關于“毛彥文第三者”的流言就到處飛了。

毛彥文知道這件事後非常氣憤,于是托朋友轉交了“絕交信”給吳宓,就徹底不與吳宓聯系了。

吳宓:一生追求的民國交際花嫁作他人婦,晚年在精神崩潰中逝世毛彥文遭未婚夫背叛,吳宓隻身赴杭陪其遊玩一個月吳宓為毛彥文與妻子離婚,遠赴歐洲隻為娶回佳人毛彥文終嫁作他人婦,吳宓仍對其魂牽夢萦,情書轟炸卻換來對方絕交吳宓最終娶20歲學生,婚姻僅維持兩年,最後在精神崩潰中孤獨離世

杭州老照片

心急如焚的吳宓做了什麼荒唐事呢?他背負着道德的巨大壓力,于1929年9月與妻子陳心一離婚,并公諸于報。

其實在當時,離婚并不稀奇,魯迅不顧朱安,與學生許廣平在一起;徐志摩也抛棄發妻張幼儀,與陸小曼結婚。

吳宓:一生追求的民國交際花嫁作他人婦,晚年在精神崩潰中逝世毛彥文遭未婚夫背叛,吳宓隻身赴杭陪其遊玩一個月吳宓為毛彥文與妻子離婚,遠赴歐洲隻為娶回佳人毛彥文終嫁作他人婦,吳宓仍對其魂牽夢萦,情書轟炸卻換來對方絕交吳宓最終娶20歲學生,婚姻僅維持兩年,最後在精神崩潰中孤獨離世

吳宓與陳心一

但是到了吳宓這裡,怎麼就不對味了呢?

因為他師從白璧德的新人文主義,回國後主辦了固守傳統禮教、與新文化對峙的《學衡》雜志,裡面宣傳的種種,正與自己所做的相背離,落得了個“言行不符”的标簽,是以受到了一票好友的“圍剿”。

但此時的吳宓已經被愛情沖昏了頭腦,他隻覺得毛彥文是因為被攻擊為“第三者”,才假意與自己斷絕來往的,隻要自己離了婚,毛彥文就會回到自己身邊。

吳宓:一生追求的民國交際花嫁作他人婦,晚年在精神崩潰中逝世毛彥文遭未婚夫背叛,吳宓隻身赴杭陪其遊玩一個月吳宓為毛彥文與妻子離婚,遠赴歐洲隻為娶回佳人毛彥文終嫁作他人婦,吳宓仍對其魂牽夢萦,情書轟炸卻換來對方絕交吳宓最終娶20歲學生,婚姻僅維持兩年,最後在精神崩潰中孤獨離世

而毛彥文呢,自從寫了絕交信後,就到美國讀書去了。

吳宓始終一封接一封地給她寫信,直到1930年的3月22日,毛彥文終于回信了,而且在信中,毛彥文表達了自己對吳宓的愛情。吳宓差點激動得跳起來!

于是他策劃了自己的遊歐計劃,主要目的是想約毛彥文到歐洲與自己談婚論嫁。

但是事情遠沒有吳宓預想得那麼簡單,吳宓給毛彥文寫信,想讓她來英國結婚,而毛彥文也是倔脾氣,要讓吳宓去美國結婚。

後來兩人不斷地寫信進行拉鋸戰,維持了半年多,搞得雙方身心俱疲,最終在回國前一個月,才在法國見面,在那兒呆了一個月後,兩人才懷着愛恨交織的心,一起回國了。

吳宓:一生追求的民國交際花嫁作他人婦,晚年在精神崩潰中逝世毛彥文遭未婚夫背叛,吳宓隻身赴杭陪其遊玩一個月吳宓為毛彥文與妻子離婚,遠赴歐洲隻為娶回佳人毛彥文終嫁作他人婦,吳宓仍對其魂牽夢萦,情書轟炸卻換來對方絕交吳宓最終娶20歲學生,婚姻僅維持兩年,最後在精神崩潰中孤獨離世

法國老照片

狗血的劇情還在發展,吳宓與毛彥文回國後非但沒有結婚,在三年後的1934年,毛彥文嫁給了比自己大四十多歲的原國務院總理熊希齡,此人是毛彥文名義上的“義父”。

失落的吳宓在這時将希望寄托到了毛彥文的“替身”,學生高棣華身上,她和年輕時的毛彥文有些相像。

随着抗戰的爆發,吳宓照顧高棣華,一路逃難到長沙,将她安排到自己上司——北平圖書館主任袁同禮處,沒想到後來兩人談起了“上下屬”的戀愛。

心灰意冷的吳宓這時在《大公報》上看見了毛彥文丈夫熊希齡去世的消息,于是他的愛意又複燃了。

但是毛彥文已經擺明了不再與一切朋友往來的态度,決心專心緻力于慈善教育事業。對于吳宓一封接一封的信,她一律不回。

吳宓:一生追求的民國交際花嫁作他人婦,晚年在精神崩潰中逝世毛彥文遭未婚夫背叛,吳宓隻身赴杭陪其遊玩一個月吳宓為毛彥文與妻子離婚,遠赴歐洲隻為娶回佳人毛彥文終嫁作他人婦,吳宓仍對其魂牽夢萦,情書轟炸卻換來對方絕交吳宓最終娶20歲學生,婚姻僅維持兩年,最後在精神崩潰中孤獨離世

毛彥文與熊希齡

在此期間,吳宓的感情生活倒并非空白。繼高棣華之後,還有才女作家盧葆華、西南聯大助教張爾瓊都先後出現在了吳宓的生活中。

但是吳宓仍對毛彥文抱有幻想,一到夜晚就給她寫長達萬言的情書,且毛彥文還會經常闖入吳宓的夢境,與之相會……

吳宓終于在1940年盼到了毛彥文的回信,然而信中的内容讓吳宓當天就失眠了,信中說:

更讓吳宓悲傷的是,這幾個字沒有一個是毛彥文親筆寫的,都是從吳宓以前的信件中剪取并貼上的,其決絕之意昭然。

吳宓:一生追求的民國交際花嫁作他人婦,晚年在精神崩潰中逝世毛彥文遭未婚夫背叛,吳宓隻身赴杭陪其遊玩一個月吳宓為毛彥文與妻子離婚,遠赴歐洲隻為娶回佳人毛彥文終嫁作他人婦,吳宓仍對其魂牽夢萦,情書轟炸卻換來對方絕交吳宓最終娶20歲學生,婚姻僅維持兩年,最後在精神崩潰中孤獨離世

熊希齡一家

孤獨的吳宓在感情的路上折騰了大半輩子,卻一無所獲。

1953年,60歲的吳宓娶了自己年僅20歲的學生鄒蘭芳。鄒追求名教授吳宓,是有預謀的,最後其終于得逞成為吳妻。

後不顧醫生勸阻,執意拖着肺結核的病軀為吳宓生女,結果女兒早産夭折,鄒蘭芳也是以病重,結婚僅兩年後就離開了人世,吳宓又一個人了……

後來就是解放後那悲慘的十年,吳宓身心都受到了重創——雙腿落下殘疾,目患白内障,無錢無權,精神也崩潰,變成了人人嫌棄的糟老頭,隻能靠妹妹每月20元的資助生活。

後來妹妹将吳宓接回了陝西老家,僅兩年後,他就去世了,彌留之際還在喊着:

那是1978年1月17日。

吳宓:一生追求的民國交際花嫁作他人婦,晚年在精神崩潰中逝世毛彥文遭未婚夫背叛,吳宓隻身赴杭陪其遊玩一個月吳宓為毛彥文與妻子離婚,遠赴歐洲隻為娶回佳人毛彥文終嫁作他人婦,吳宓仍對其魂牽夢萦,情書轟炸卻換來對方絕交吳宓最終娶20歲學生,婚姻僅維持兩年,最後在精神崩潰中孤獨離世

縱觀吳宓坎坷悲劇的一生,與他癡迷的《紅樓夢》似乎有千絲萬縷的照應關系。他在《紅樓夢》中看出了哲學意味,甚至用它來給自己的人生占卦。

他對愛的追求是至真至純的,他總是塑造出一個想象中的對象,然後去孜孜不倦地追求,對于那種愛而不得的體驗,他是近乎癡迷地沉醉其中,以顯得自己苦情與癡情……

陳寅恪先生對他的評價是準确的:

這就是傳奇的國學大師吳宓,好德又好色,充滿沖突,卻是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您的點贊、關注、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期待與您一起交流探讨,非常感謝!

備注:圖檔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删。

繼續閱讀